走紅毯非官方指南老羊 一年一度的戛納國際電影節5月15日已經再次開幕。時隔三年,終于又有華語片入圍主競賽單元,賈樟柯導演,趙濤、姜武、張嘉譯、王寶強主演《天注定》入圍。新人劉韻文導演,陳坤、劉嘉玲主演的《過界》入圍“一種關注”單元,杜琪峰導演,劉德華、鄭秀文主演《盲探》入圍“午夜展映”單元。由于信息不對稱,普通網友對戛納電影節紅地毯,以及華語女明星扎堆亮相紅毯并不太了解。事實上戛納走紅毯還是有很多學問,今天就為大家講講這里面的門道。 已有66年歷史的戛納電影節秉承歐洲人的優雅風格,除了開幕式紅毯,在每日夜場(19點半之后)電影放映前都會有紅地毯儀式,本屆暫時有20部競賽片、15部入圍“一種關注”,加上開閉幕片、各種展映片一共有60多部電影,至少要舉行30場以上的紅地毯儀式,電影節一共12天,每天有大約有2場。 早期電影節的紅地毯,主要是供上映作品展現演員本身的風采,對于一個電影的首映而言,還是以電影放映為主。近幾年電影節紅毯有變化,很多藝人都會精心打扮,并且穿上贊助提供的新款物品。加上紅毯邀請函發放渠道較多,沒有影片亮相戛納的藝人也可以借著參賽、參展電影的紅地毯場地“踩場”,網友則戲稱為“蹭紅毯”。 (圖注:第66屆戛納電影節上,范爺又來了。身為官方贊助商代言人,范爺不上片子也能走紅毯。編輯配圖,圖片來自網絡。) 廣義上的走紅毯,每個在戛納的人都可參與。每個記者進盧米埃爾廳看電影都會經過紅毯,白天路人經過電影宮也可以上前踩兩腳,叫人幫你拍張照也算走紅毯了。今天只談狹義上的“走紅毯”,明星穿正裝、手持首映式邀請函、通過組委會提供的汽車來到現場,并走過Photocall區域(全世界攝影記者指定聚集地),緩緩走入盧米埃爾廳。能完成這個過程的一般有劇組主創、贊助商邀請的藝人、劇組主創的親友、法國當地名流。 看到沒,明星走紅毯有三大基本條件:1.許持有某場電影放映的邀請函2.坐上組委會的車3.穿上符合組委會規定的正裝。最后一條最簡單,女性要穿禮服和高跟皮鞋,平底皮鞋都會被拒絕入場。男性則需要黑色西裝、皮鞋、白色襯衫和領結,請注意其他顏色西裝和襯衫是不會讓你進去的。 這里重點談談前兩條:按照戛納組委會要求,每個劇組主要演員和導演一人一張棕色邀請函,每個主創最多帶一名隨從。除劇組從組委會處領取邀請函外,電影節贊助商、評委、影評人、影片發行宣傳、公關公司手里都有邀請函,因此沒有影片參展、參賽的明星可從這些渠道拿邀請函。今年開幕式上,范冰冰和張雨綺兩女星并無影片參與官方的競賽和展映,她們就可能從這些渠道拿到邀請函。 參加報道的媒體也可以拿到夜場電影邀請函,但該邀請函為藍色必須搭配記者證使用。和電影圈一點關系都沒有的普通影迷可在新聞中心門口或盧米埃爾廳門口“求邀請函”,但求到棕色邀請函可能性相當低,求到藍色你有沒記者證,一樣進不去。舉行電影首映式的盧米埃爾和德彪西兩個廳分別容納2300人和1068人,每場紅毯邀請函的數量都是根據影廳座位數來確定。 拿到棕色邀請函只是有了觀看夜場電影的資格,并不代表你能或你敢于大搖大擺走過Photocall區域,完成血統純正的“走紅毯”。你還要大牌到可以坐上組委會的禮賓車,才有資格走過Photocall區域。在這個區域明星逗留時間也是有限制的,畢竟一場紅毯總有十幾位明星要走,一直盤踞著不走會耽誤電影放映。戛納的黑衣保安一般會在5分鐘之后,催促明星離開該區域,不懂得這個規則的女星,可能會碰到“被驅趕”的待遇。 事實上,多數持有棕色邀請函的普通人即使穿著再好,都是自己走到現場并有意避開攝影記者的,這叫自知之明。所以說,弄一張紅毯邀請函很容易,比紅毯函難得是禮賓車,但比禮賓車更難的是現場主持人認識你,假如他能脫口而出,且發音準確的喊出你的名字,才基本算混到國際明星。 總之華語女星走紅毯一事,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自視過高,有作品參賽、參展,就可以走得大大方方,畢竟這是電影節的文化。沒有參賽卻被邀請的人,說明有分量,但也無必要長時間“逗留”求拍照。紅毯很商業很娛樂,也要注意分寸,要有重在參與精神。如果中國的電影作品頻頻得到電影節肯定,作為參與的演員慢慢會積累人氣,到時現場主持人肯定會重視你,攝影大哥們也會嚷嚷著不讓你走,可謂水到渠成也。 (責任編輯:王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