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 疫情減弱仍需謹慎連日來,我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呈下降趨勢,而且,每天都有病例康復出院。新病例為什么開始減少?H7N9疫情正在減弱嗎?這是否意味著這場H7N9禽流感已接近尾聲了?就此,記者采訪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應急中心主任馮子健。 減少源于政府防控與群眾自發 “新增病例之所以開始減少,根本原因在于人暴露于禽類或被H7N9病毒污染環境的機會在減少。”馮子健指出,自從發現H7N9病例后,政府及時采取了強有力的防控措施,如暫停或關閉活禽市場,停止跨地區的活禽交易和運輸,有效地減少了人禽接觸的機會,自然也就減少了感染病毒的機會。 他的看法得到了美國同行的贊同。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也注意到了我國H7N9病例的下降趨勢,他們認為,“這可能是因為中國政府采取的防控措施有效,比如關閉活禽市場,因為人在活禽市場感染H7N9病毒的風險很高。” 但是,并非所有地區都關閉了活禽市場。“群眾自發地減少了活禽消費,這是人禽接觸機會減少的直接原因。”馮子健說。 他認為,自從H7N9病毒被廣大群眾了解后,老百姓對其有了防范意識,盡管當地或許沒有關閉活禽市場,但出于怕感染病毒的擔憂,老百姓自發地減少了暴露于活禽市場的機會。 氣溫上升不一定致疫情緩解 病例的下降與氣溫的升高仿佛是同時進行的。這很讓人懷疑H7N9病毒的擴散是否與氣溫有直接關系。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認為,夏季的到來使疫情擴散放緩。因為禽流感疫情具有季節性特征,人們對H5N1禽流感病毒的觀察顯示,該病毒冬季在禽類中的活躍程度增加,而夏季來臨后則會減弱。與此相對,人感染禽流感病例數量也是冬天增多,夏天減少。“H7N9病毒有可能也是這樣。” “但這只是據一般情況、從常識判斷出發而得出的結論,”馮子健謹慎地表示,“自發現H7N9以來,我們對它的認識還不到兩個月,很難完全了解和掌握它的變化情況。因此,并不能確定H7N9病例會隨著氣溫上升而減少。” 他解釋,所有的禽流感病毒一般都怕高溫,夏季到來、氣溫上升不利于其在環境中存活。 盡管如此,防患于未然仍是必需的。國家衛計委在日前公布的新版H7N9疫情防控方案中強調,要在尚未發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地區提高監測強度,南方省份每家流感監測哨點醫院,每周采集流感樣病例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相關病例樣本20份,北方省份在4月到9月每月采集20份,10月到次年3月每周采集20份。 “這是在常規的季節性流感監測基礎上,為了監控H7N9禽流感病毒活動采取的強化監測措施。”馮子健說,“我國北方冬季是季節性流感的高峰期,新版防控方案不但增加了冬季的采樣檢測量,同時還要求在夏秋季進行采樣檢測。南方地區季節性流感需常年采樣檢測,這次增加了每周的檢測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