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宅選址標準(一) 陰宅選址,力求發(fā)富發(fā)貴,必須是”龍真穴的”。“龍要開張起伏,忽大忽小,穿帳過峽,曲曲活潑,中心出脈,到頭一節(jié),尖園方正,穴星特起,龍砂虎砂,重重環(huán)抱,外山外水,層層護衛(wèi),前案眠弓彎抱,水如玉帶金城,禽星塞水口,來去之水有情,前后左右,無反背之砂水,遠若千里來龍,則千里結(jié)作,近若十里來龍,側(cè)十里結(jié)作,喝形取象, 辯方正位,無一錯訛, 則富貴吉祥” 。. 第一節(jié) 選龍的標準 風水學中所指的龍脈,就是山脈的一個總稱。其中還有分出多種名稱如:始祖山,遠祖山,宗祖,太祖,高祖,少祖,父母,自祖宗開始一代接一代,連綿不斷。 我們在風水尋龍點穴實踐中所關(guān)注的是,龍分三大節(jié),祖山,少祖山,父母山。一般情況下地理師為人選擇一個風水宅基地時,通常從少祖山開始到父母山察看山脈的走向吉兇。父母山,是少祖山之后架接起的一個中間山峰,父母山一般不高,父母山實際上就是結(jié)穴的主山。祖山,少祖山,父母山的關(guān)系如下圖:
![]() 龍脈到了結(jié)穴之際,忽然起高山,這座山叫”入首”之山,入首之山就是父母山。父母山的后一節(jié),也就是少祖山。少祖山與父母山聯(lián)接之處,就是龍的入首之處。我們平常做風水時所說的如乾龍入首或子龍入首,就是用羅盤在父母山與少祖山之間過峽處定出某龍的入首。龍的入首,對陰宅風水非常重要,風水師可以根據(jù)這個地方判斷穴的落脈處和吉兇。二者關(guān)系如下圖示: ![]() 下面我們介紹選龍的一些具體標準: 一、龍的貴賤 貴龍的祖山必秀麗巍峨,軒昂俊偉,祖山整體外形如金殿龍樓,金彎綺閣,侵入云霄,延袤極廣,出身行走,精神卓絕,氣象尊嚴,行度之間,重重開帳,經(jīng)云:“貴龍重重出入帳,賤龍無帳空雄強。”所謂出入帳,是指龍脈起伏之間,所經(jīng)過山谷都是正中而過,不偏不斜,雖有透迤活動,但無不是自穿貫串。如下圖(1)示:
![]() 賤龍自離祖出身以來,星峰不見,起伏不明,面貌破碎而丑惡,過脈偏斜而受風,巒頭帶石而露巖,枝腳尖又反逆,四勢不交散漫無收,腰長直硬,風吹水劫,無迎無送。護從不隨或托送不衛(wèi),象一條死鰍鱔一樣長直沒有活動性,又如餓馬瘦牛一樣萎靡,沒半點精坤,站在穴場放望出,砂飛水走,明堂傾斜,下手無力,水口空曠,一般不會融結(jié)。但也有可能為另外貴龍護送,或朝迎以作護衛(wèi),關(guān)峽水口等。如下圖(2)示:
![]() 二、龍的老嫩 “老是大山毛骨粗,嫩是換皮膚” 。凡粗大而綿亙者為老,巧小而退卸者為嫩,老龍大抵山巒蠻蠢,星體混濁,枝腳短縮,絕無脫卸剝換,徑直不活變,臃腫不發(fā)揚,猶如老婦形容枯槁,顏色憔悴,永無生育之望。嫩龍有高下大小,有起伏,有頓跌,左右閃,走東走西,活潑萬狀,奇巧百端,自粗變細,自兇變吉,猶如春樹枝葉條暢,開花結(jié)果,生氣不息。嫩龍亦由老龍脫卸剝換而出。楊公曰:“剝換如同換好衣,如蠶退蛾脫筐,脫卸剝換變租變細,兇星變吉氣”,龍只要有剝換,合乎 “九星剝變”之規(guī)則,則必為真龍。(所謂“九星剝變”是以體勢端正,頭面光彩,尖端清秀,園則肥滿,方則平正的“貪狼星,巨門星,武曲星,文曲星”四星山為吉山。山體勢奇斜,頭面臃腫,兇險,惡平壘嚴的 “祿存星,廉貞星,破軍星,左輔星,右弼星” 五星山,為兇山,來考察龍脈,從遠視高峰,一節(jié)節(jié)剝換到入首一節(jié)的吉兇變化過程來斷驗,“所結(jié)穴星”與后代子孫禍福關(guān)系的規(guī)則) 。蓋“龍無剝換,無脫卸,氣不清,脈不真,徒有殺氣兇惡,乃花假之地,不可用也” 。 三、龍的真假, 龍之真假,掌握原理,非常易辯。凡真龍,出身活動,行度之間,開帳穿心,有橈枝腳,有起伏頓跌,有剝換傳變,有過峽束脈,有屈曲奔走可愛之勢,及其入首,穴情明白,下手有力,明堂平正,前案恃連四獸,龍虎獅象水口有情合法。龍之假者,雖有祖宗,發(fā)之太祖少脈宗山,出脈不美,不是強硬突露,定是帶殺,雖有開帳,而脈不穿心,或有穿心而無迎送,雖有秀麗峰巒,而孤削無枝葉,或偏斜無從,雖有橈卓枝腳,而兩臂不均,或逆帶殺而尖利,或臃舯粗惡,拖拽不顧本身,雖有起伏,而過脈無綿,雖有過峽,而水劫風吹無遮護,或斜出偏落,或長腰硬直,雖有剝變見后而愈剝愈粗,或先強而剝后反弱,屈曲奔走之勢,而護從不周,及其入首大抵穴情模糊,或無穴可下,或有乳而直硬臃腫,或有窟而深曠空亡,或肓突而孤露嫩散,雖有下手,而直嫩無情,雖有明堂,而傾直,雖有水城,何牽鼻割腳,或反跳翻身,雖有龍虎或反走無情,或曲腰折臂,雖有朝山或頭尖圓而可愛,而腳卻走而可憎,間或真龍虎案對,堂局合法,文筆插天,秀水特朝者,亦屬虛生而無益,此皆為假龍。總之,辯龍之真假,只要在入首近穴數(shù)節(jié)內(nèi)察之,遠龍雖尋常入穴,數(shù)節(jié)合格者,決為真龍,遠龍雖美入穴,數(shù)節(jié)內(nèi)不吉者,決為假龍。 四、龍的吉兇, 龍在行程時因情勢閫,變化萬端。總體上將龍分為12格, 即“生、死、強、弱、順、逆、進、退、福、劫、病、殺。以“生、強、順、進、福” 為吉格 。“死、弱、退、逆、病、劫、殺、” 為兇格。 (一)選擇吉龍: (1) 生龍表象,星峰磊落,枝腳活動,行度擺拽,左右軒昴,枝腳活潑向前皆有生氣。這種來龍最吉,結(jié)穴必然端正,生龍自祖山發(fā)足以來,大頓小伏,如生蛇渡水,一直飛到將結(jié)穴之地,降勢出身,左右有腳,入穴端正,應案分明,一般多是融結(jié)富貴大地。如下圖(3)示:
![]() (2)強龍表象,星峰獨異,體格雄偉,行度軒昂,力量盛大,有如萬馬奔騰,猛虎出林,渴龍奔海,鱗甲豎立而強盛,這種龍融成穴,驟富驟貴,威名天下,耶業(yè)宏盛,永垂不朽。如下圖(4)示:
![]() (3)順龍表象,星峰順出,行度團聚。詩日:”順是開張向前往。”又尊丈卑有序,送從何前,上下照應,左右環(huán)抱,皆有眷戀之情而不忘。這種龍最貴,主富貴綿遠,百子千孫,孝順和睦,多福多壽,世代康寧。如下圖(5)示:
![]() (4)進龍表象,進龍行走有序,枝腳均勻,龍自離祖以來精神俊異,后龍形勢節(jié)節(jié)増高,倫序不亂,由粗剝細,由老換嫩,此種龍最吉,必主富貴雙全,朱紫滿門,發(fā)福悠長,勢力最長。如下圖(6)示:
![]() (5)福龍表象,龍身圓潤敦厚,行走悠閑,自少祖到父母山,均圓凈無臃腫瘦削之態(tài)也無急劇懶散之情,四周之山團團輳聚,不見怪巖聳削的峰巒,也無窮山坃泄惡水。這種龍主發(fā)福悠遠,富貴康寧。如下圖(7)示:
![]() (二)識破兇龍: (1)死龍表象,峰巒模糊,手腳不朋,星體直硬,不見起伏。勢如毪水缺靈活,姆無根缺生氣,如順氷隨流,象這種龍脈不熊融結(jié),縱有形穴,必是虛假之穴,如作神壇廟寺,亦不濕靈。如下圖(8)示:
![]() (2) 弱龍表象,星峰瘦弱,枝腳衰短,本體軟弱無力 。此種來龍必受風吹水劫,如誤插此兇地,又立向收水不當,必主孤貧伶丁疾苦困弱,無依至敗絕,不可用也。如下圖(9)示:
![]() (3) 退龍表象,所起星峰無倫次,枝腳不倫,龍勢退后,行度勉強,始忄而終大,來龍?zhí)幍?/FONT>,而穴星高,高低失序,此種龍最兇,不可用也。如下圖(10)示:
![]() (4)逆龍表象,星峰側(cè)立,枝腳逆趨,行度乘戾,伺離祖以來,高下不倫,入穴處龍虎不衛(wèi),縱有形穴,也是不吉,冒然插穴,恐出盜冠發(fā)配之人,至兇忤逆,身陷獄牢之苦。如下圖(11)示: ![]()
(5) 病龍表象,星體雖美而有瑕疵,病龍自離祖山以來,稟氣偏駁,出身行度起伏頓跌活動雖可觀,而枝腳邊無,也生邊死,邊美邊惡,一節(jié)活動,一節(jié)起硬,四迎送不周,凡此之類,都屬病龍。病龍雖有結(jié)作,禍福相隨,未必全吉,未必全兇。如下圖(12)示:
![]() (6) 劫龍表象,龍身及穴場廣大,旁正難分,穴場上方多是刧風穿穴,下方傾斜無勢,或偏左右,同時嫌后不能乘氣度脈,前不能朝山拱穴,東牽西拽,模糊不清,且朝山粗大高聳壓穴,又有直斜之水沖城割腳之害,還有風煞射穴。如下圖(13)示:
![]() (7) 殺龍來脈帶殺,洗經(jīng)剝換脫殺,離祖以來峻峭險壁,丑惡粗雄,露骨帶石,枝腳尖利,破碎欯斜,硬直臃腫,全無跌斷過峽。凡這種儉惡的山脈,稱為殺龍,其殺氣兇露,最為兇惡,如誤插此地,主兇狠強寇,為出兇殺之人,必有牢獄慘滅之災。如下圖(14)示:
![]() 五、山龍的護送 張云微詩曰: 王侯簇衛(wèi)須隨從,出入坐起多迎送. 。 萬卒影隨成禁衛(wèi),千官環(huán)列是朝延 。. 用來比喻真龍與眾山護送關(guān)系,就是說真龍落處融結(jié)必有很多護送之山,環(huán)抱主龍。經(jīng)云:“護從多愛到穴前,三重五重福綿延,一重護衛(wèi)一代貴,護衛(wèi)十重宰相地,兩重亦主曲專城,一重只出丞簿尉。” “尋龍千里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guān),門戶若有十重鎖,定有王侯居此間。” 真龍落脈融結(jié)護從之山越多越貴。護圍之砂有一重兩重三重在穴場中可以看見的稱為龍虎之山 。 在龍虎山之外, 在穴場中看不見的檔稱為護砂。這種護砂多是兩三重至八九重,多是本龍伸出的手腳,倘若有其它旁龍同主龍一起同來, 此龍多是護送主龍, 一般有開帳, 若有開帳也是斜開側(cè)走, 此龍多數(shù)比主龍長, 纏龍虎山前去起主峰作為主龍的案山或朝山 。如下圖(15)(16):
![]() 六、寶主要分明, “寶”,就是朝迎之山。“主”,就是受穴之山。寶主要形勢相稱,情意相孚,忌強寶凌主,性情背馳。寶主不分,則附陽無捌,叫爭主,為兇。辯寶主,只把兩邊水消祥,南山是主,水城必抱歸南邊,北山是主,水城必抱歸北邊。 “此處如何辯寶主,只憑水抱便為真,水城反處便為客” ,空山最難分辯的是 “朝山龍”,朝山龍雖與主山相似,但其自有不足,如無穿落傳變,無過峽度脈,無挾夾護送等,又或星孤峰露,星面頑硬,不是枝腳全無,就是枝腳短少,及其到了入首處,必手足斂伏,戓雖有明堂水城,亦然反背,割腳,射協(xié),沖心 。
(原創(chuàng)作者wsy33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