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向上,煥發正能量 最近,利用業余時間,閱讀了理查德·懷斯曼的《正能量》一書,感觸頗深、獲益非淺,主要心得如下: 能量,原是物理學名詞。按物理學定義,真空狀態為零,大于零為正,小于零為負。延伸到社會學定義,能量一詞,則已遠遠超出了它的物理學含義,廣泛地存在于人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能量有正負之分。書中所說正能量,就屬于社會學范疇,作者明確指出,正能量就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斷追求、讓生活變得圓滿幸福的動力和感情”。既然有正能量,自然就有負能量,因此,能量是有正負之分的。就個人而言,勤奮、積極、勇敢、創造、謙讓、包容等等是正能量,而懶惰、消極、畏難、浪費、傲慢、嫉恨等等是負能量。就社會而言,平等、公正、和諧、發展是正能量,而不平、不公、摩擦、倒退就是負能量。 能量是可以傳遞的。人是社會一分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量,你發出什么樣的能量,對方就會接收到什么樣的能量。無數個人的正能量匯集,就會成為一片光明。而只有越來越多的人,不斷激發和積累正能量,才能像催化劑一樣,使整個社會都變得健康、光明、和諧,讓社會充滿正能量! 能量可以相互轉化。正能量是上升的、繁榮的、光明的力量,負能量則是下降的、消亡的、灰暗的力量,正負能量在特定的個體、環境和條件下,是會相互轉化的。只有正能量大于負能量,個人才能進步,工作才能有進展,事業才能蒸蒸日上。而負能量占上風的,無論個人或團體,結果則相反,無法發展,更不可能興旺。 讀書是為知理。閱讀《正能量》一書,使我們明白了堅持正能量,有利于個人成長與進步,有利于工作與事業的發展,有利于社會的正義與和諧的道理,懂得了這個道理,就會自覺審視自己的言行情操、生活態度、工作方式等,主動激發自身的正能量,讓生活充滿自信和活力、讓工作變得更加積極、更有意義。 行動勝于言表。中國有句老話,叫做“行勝于言”,懂得正能量的道理不難,真正做到卻是不容易的。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困難、挫折和背負,尤其是在社會浮躁狀態下,許多事情讓我們身陷困惑、爭執和消極能量之中,生活消極、工作倦怠,還會波及身邊人、身邊工作,生命質量不高,工作效率平平。這就要求我們,摒棄負面的思想,樹立積極的心態,堅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實際工作做起,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堅持正向能量,消除負面能量,在有限的人生里,創造健康美好生活、享受工作的愉悅和快樂,為社會發展進步作出自己應盡的責任和貢獻。 2013.5.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