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眼睛是用來看東西的,那么攝影鏡頭就是在做怎么看的工作。 眼睛看東西是“騙人”的過程。我指的是平時用眼睛看東西實際搜集到的是眼睛特定焦距時一定景深范圍內的全部東西,而被我們大腦偷偷地做了篩選即屏蔽了視覺中心外的其他景物,只留意視覺中心所需東西。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做了只注重核心的再構圖,截留所需忽略繁雜。而這一切也正是在教我們利用攝影鏡頭完成大腦所需映像要學的。即攝影鏡頭是有選擇、有目標的、有重點、有取舍的。也就是說攝影的過程是用鏡頭怎么看的過程。這更多地體現在攝影前輩總結的攝影構圖中:攝影構圖是一個思維的過程,它從自然存在的胡亂事物中找到秩序,它也是一個組織過程是把大量散亂的構圖要素組成一個可以理解的整體,它還是一個構思的過程,不是單純的技術,而是服從于總體構思的具體處理表現方法。 這樣就要求拍片的前提是不要被自己的眼睛欺騙,要更多的用攝影技巧,攝影語言結合鏡頭真實記錄(這不代表記錄的就是真實的,我們只記錄為表達主題時我們所需的,如一個被大光圈虛化的背景在現實中是清晰的我們為表達某種主題而使其虛化這是我們需要的真實而非現實的真實,但是我們都愿意認為她是真實的在現),下符合圖片具體要求得到所需的照片,簡言之攝影是一個“怎么看”的過程而非將全部視線里的景物毫無選擇一起復制的過程。 既然攝影是“怎么看”的過程,那么我們“怎么辦”才能實現一張通過用“怎么看”的方法得來的所需的攝影圖片呢?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此不打算同還一直糾結在到底怎樣利用光圈快門進行曝光的影友們,(不是說正確的EV不重要,而是說非本文的重點而已。)忘掉劍譜也許才是步入高手之列的第一步。 有句話我覺得對于醉心于某種愛好的了解了當不無裨益:跟著一流攝影家學境界,跟著二流攝影家學技術,跟著三流攝影家學攝影。道理很明顯學習該學的學習能學的,凡事循序漸進不寄希望與偶然。 那么到底怎樣才能拍到一副優秀的照片呢?或者說怎樣拍到一副達到個人比較滿意的照片呢?個人之見可從以下步驟慢慢實現。 一、學透大師:學會分析欣賞名家名作,弄清楚整明白作品為何好,好在哪里?研究大師為何選擇那樣的構圖、他是采用了怎樣的攝影手段表現圖片主題的。明白什么樣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一般而言賞心悅目的畫面,扣人心弦的視覺沖擊力,極強的社會影響,難能可貴的拍攝時機,新穎獨特視覺體現,精湛的攝影技藝運用等等都是一副好畫面的要件。 二、養成習慣:練習用鏡頭選取所需影像,學會放棄自己的常態視覺,給眼睛加一個框框,養成用鏡頭視覺看世界的習慣。 三、重塑視覺:明確是哪一點吸引了你的視覺,是哪個部分曾震顫了你的小心臟,隨后慢慢放寬視線移動關注點,留意一下有多少東西同樣也呆在取景框中,繼續思考當時被趣味中心吸引時,這些旁邊的東西都起了什么作用?對主體而言提供正能量的留下重用,對表達中心不利的東西采取構圖或者虛化等攝影手段予以刪減清除,從而是主體表達更突出更有力。 四、醞釀圖片:在每一次按快門前要知道自己想要表現什么?或者說想要得到一張怎樣的照片,是想表現色彩展示線條,還是利用其獨特的條塊形狀完美影調,或者是更高層次的某種思想寄托精神表達等等。當一切都整明白了還要稍等一下。 五、選擇方法:挑選一種你自己認為最理想的方法、技巧、設備來服務你的創作。當這一切是你所需要的東西都配合的恰到好處的時候,記得在此聆聽你那寶貝相機的咔嚓聲。 當然,合理后期的錦上添花之功一定會讓您的作品逃不掉優秀的圈套!! |
|
來自: cctvlaoqiu > 《待分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