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疼痛(誤診者居多),各位愛友在臨床上肯定遇到許多膝關節疼痛的患者,大多數都被診斷為:退行性膝關節炎,臏下脂肪墊增厚,骨刺,膝關節損傷,等等。但是治療效果不怎么理想,以前我也是按照很傳統的治療方法,但是效果甚微,而且長期效果不理想。其實大家可以換位思考,不要被西醫診斷所誤導,近八年來我一直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研究膝關節疾病,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一般不需要針灸,小針刀,封閉等,我一向不喜歡破壞性療法,致力追求于綠色無痛苦療法。我現在把我的經驗給大家談談:第一點:大家可以先從膝關節正位X光片診斷,大多表現為膝關節內側間隙明顯小于外側(這一點最為重要,哪怕有一點間隙不平衡病人都可能出現疼痛癥狀)。第二點:膝關節內側有明顯壓痛點(一般位于內側脛骨與股骨連接處)。診斷就這兩點,一般采用正骨法,5天一次,基本4——5次治愈。就此而言:我就可以從骨移位上考慮此病,而且不需要用藥,針灸,封閉,理療,針刀等方法,而且方便易學,如果大家有興趣學習,今后我會把具體治療手法教給大家。因為馬上要參加全科醫師培訓,所以每天上網時間有所減少,但是感覺從愛醫上學了不少知識,所以我盡量把我的一些特效的醫療經驗轉告大家,來作以回報。還有就是我希望來愛醫的愛友都要報有一個奉獻的心態,不要以愛醫做平臺收學員,收費用,我們的門診收入已經很客觀了,沒有必要辦學習班,再收費用。希望大家能夠在愛醫上學到有用的知識,到現在我都認為你花錢不一定就能學到真東西,不花錢學到的才是真東西,其實愛醫上有很多真東西,也許你把它忽視了,但是有很多愛友的經驗很好,很值得學習。 (你說應該是內側副韌帶損傷吧,另外鄭重聲明針刀不是破壞性治療。 你說的這些癥狀,一般針刀把內側副韌帶橫切少許,就緩解了 ---其中一個人的思路) (---另一個人的見解:呵呵,我講講我的經驗. 一般我覺得膝關節疼應當會為功能失衡型和器質型兩種.一是功能失衡型又可分為多種. 1、樓主講得膝關節內側疼我覺得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A、臏骨軟化癥。根據臏骨滑行和受力的規律。一般臏骨磨損是從臏骨內側開始的。所以疼痛也從內側開始。該癥有一部份疼痛的原因是由于磨損導至臏骨滑行軌道改變。所以適當的給于矯正,可使疼痛緩解。 B、由于股四頭肌的股內側肌弱化,股直肌和股外側肌孿縮導至臏骨滑行軌道改變而導至膝關節內側疼痛。股四頭肌肌腱通過臏骨。臏骨受其牽拉。而股內側肌趨向于肌力減弱,外側肌趨向于加強縮短。從而改變了臏骨滑行軌道。因而引起臏骨疼痛。碰到這種情況,對相應的肌肉調整即可達到立桿見影的效果。 C、內側韌帶損傷。分急性和慢性。這個一般教科書上都有。我用輕手法外加膏藥治療。 2、由于寬關節內外偏移,使膝部受力不勻導至。這要根據情況看是由肌肉緊張引起的還是由關節偏歪引起的,來適當的調整。有的人光調關節不松懈肌肉,結果當下調了好,過一會又回來了。 3、由于上位神經卡壓所至。這又分為肌肉緊張和椎體壓迫兩種情況。一般椎體壓迫為L1到L3。肌肉就多了,一般有股內側肌、股直肌、股外側肌等等,慢慢細心找,細心松懈。完后再松懈膝關節效果很不錯。 以上可以看作失衡型。 二為器質型,這種情況是客觀存在的。膝關節是承受力量和運動最多的關節。勞損病變是客觀存在的。一般可以通過局部按摩,拉伸等手法來緩解。我一般都帖膏藥通過外用藥物來調理補養。效果總得來說還不錯。 這是我的一些經驗和粗淺看法,不知劉永老弟有什么高招。期侍中。) 我說的并不一定是完全對的,膝關節的疾病很多,我說的只是我提到的,就是符合我說的那兩種現象。就是第一點:大家可以先從膝關節正位X光片診斷,大多表現為膝關節內側間隙明顯小于外側(這一點最為重要,哪怕有一點間隙不平衡病人都可能出現疼痛癥狀)。第二點:膝關節內側有明顯壓痛點(一般位于內側脛骨與股骨連接處)。只要符合我這個診斷就可以運用我這個方法,并且效果也很好,任何辦法都不能包治百病,問題是要診斷正確,請大家不要誤會我的意思,并不是說正骨可以把所有膝關節疾病都治療好。
大家可以從力學原理了解一下,為什么X光片為什么會出現這種間隙不對稱的現象,為什么會出現內側壓痛?在現實生活中引起以上原因應該從人的活動姿勢來理解,凡是一個人在起蹲時基本都是單側腿用力站起來,所以往往這就成為一個誘因,并且有很多病人都能回想起來,所以突然發病的膝關節疼痛大家可以向這方面考慮。出現間隙不對稱,就是因為這個扭傷導致脛骨外旋式移位相應出現內側的半月板損傷,所以臨床上我也常診斷為內側半月板損傷,內側壓痛就是因為脛骨移位后引起的繼發性韌帶損傷,我希望大家對我這個理論了解以后具體方法我再發上來,這樣大家就會接受我這個理論
讓患者充分放松,采用常規推拿松懈肌肉粘連。讓患者做在適中高度的硬板床邊上,雙手按在床面上,身體稍向后傾(以右側膝關節損傷為例)醫者以右手握住患側腳踝處,將小腿外展25度斜面,以左手魚際處緊扣在脛骨粗隆內側緣以2KG力量的剪刀力瞬間向下用力,這時基本可聽到“咯噔”的彈響聲,表示可能復位成功,然后用拇指檢查脛骨粗隆內側緣與股骨內側緣,上下是否平整,若平整則表示復位成功。反之重復上述操作。希望大家有不懂的地方告訴我(我也發一個和樓主差不多的:體位同上,以右膝為例,右手握小腿中下段,在一定的拔伸下做小腿的外旋內翻,左手拇指按在痛點(脛骨粗隆內側緣與股骨內側緣之間),右手扳直小腿,在膝關節到達過伸位時左手順勢下壓,左拇指下可有移動感既手法成功。強調手法必須輕快。) 不知你為什么不用針,我用針刺治療這類病癥效果就很好呀!我采用阿是穴斜刺,一般一次就好,患者無痛苦,療效還穩定!
(一般針刀把內側副韌帶橫切少許,就緩解了) (我的手法和劉永的差不多,只是多了一個伸拔力. 具體方法如下,以左腿為例.將患者足髁部夾在右腋下,夾緊.右手掌扶患者小腿腿肚處.左手放在患膝關節內側.掌心向右.身略后傾向后伸拔.然后左手推患膝處向右發力.身體和右手在伸拔的同時向左發力.發剪切勁. 在伸拔力的作用下,錯位矯正應當收到比較好的效果.) (膝關節軟組織引起的疼痛80%都能治愈,骨性改變的80%治不好,只能緩解,什么方法都行啊! ) (樓主所說的這類疾病,對于輕癥,完全可以用手法正骨解決!我也有體會; 但對于重癥,也就是臨床上常常診斷為“骨性關節炎”的,即使有效,大多數也可能只是近期療效了! ) 對了,還有一個經驗,如果腳內翻影響到膝關節疼,用其他方法矯正不過來.可以試著放松一下髂腰肌.有時候效果會很好.很快就矯正了.原因為何學解剖的應當都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