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秘訣在于一種心智結構、看待事物的方法。這是一段艱難的旅程,你應該吸取成功者的經驗和教訓,避免親自經歷虧損。
本書探索全球頂尖交易員的操作哲學、行為和戰術,找出在市場中成功的策略及制勝的方法。本書把所有的操作策略都擺在心智架構中討論,通過頂尖交易員的經驗展現出來,并進入這些交易員的內心深處,探究他們如何執行獲勝的策略,以及究竟是什么不尋常的心智結構,使得這些交易員能夠穩定獲利。
目錄
1 伯納德·奧佩蒂特 (巴黎巴銀行全球股票衍生**易主管)“我們非常穩定賺了不少錢” 討論主題:從上至下的分析、動態分析、其他人想些什么?采用瑞士方法對待未平倉部位:客觀而中性、頂尖交易員通常厭惡風險、頂尖交易員的特質、停損出場。
2 比爾·利普舒茨 (哈瑟塞奇資本管理公司董事,曾經是所羅門兄弟公司外匯交易主管)“一切向錢看” 討論主題:個人交易者的優勢、瘋狂的專注熱忱、運氣的信徒、恐懼與憂慮、資訊的效益、運用你本身不采用的分析方法、交易架構等。
3 帕特·阿伯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主席)“你必須邁前一步,采取某些行動,必須咬緊牙關,承擔風險。” 討論主題:為什么要承擔風險?從小到大:循序漸進、斷然認賠、是否希望成為交易員?
4 喬恩·納賈里安(默丘里交易公司創始人,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行銷委員會共同主席)“我們來到這里,目的是為了賺錢。” 討論主題:致命的吸引力、追求夢想的毅力、是否需要可供模仿的良師?優秀交易員的素質、認知交易風險、出場:扣動扳機,正中目標、創造自己的運氣、耐心等待與出場勇氣,了解其中的差別。
5 戴維·凱特 (凱特集團董事長,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董事)“我到這里不是為了謀取生計,而是為了賺錢。 討論主題:充分發揮運氣,掌握獲利機會、頂尖交易員的特質、與生俱來還是后天學習?如何處理失敗,請教贏家。
6 菲爾·弗林 (阿拉隆交易公司副總裁)“我或許見過客戶犯下的每種可能錯誤;什么因素讓他們虧損,什么因素讓他們成功” 討論主題:處理虧損的制勝心態、沒有不能錯過的機會。
7 馬丁·伯頓 (蒙略門衍生**易公司總經理,曾經擔任花旗銀行總經理與康蒂·納特·韋斯特證券公司董事)“交易中的每種發展,你都必須接受測試” 討論主題:內在協調才能創造優秀交易員、按照個性進行交易、成功發生在決策過程中、關鍵是方法,不是追價、對待虧損達到的方法、自主與自信。
8 保羅·約翰遜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董事,國際證券、期貨和選擇權公司資深副總裁,LSU交易公司總裁)“我享受交易,尤其是賺錢的時候” 討論主題:留意冷清的市場、叛逆個性不適合交易場所、改善交易能力的關鍵在哪里?
9 布萊恩·溫特弗勒德 (溫特弗勒德證券公司總經理,曾經擔任康蒂·納特·韋斯特證券公司董事)“我是你見過的最幸運的家伙。” 討論主題:具備信心,接受打擊、自行承擔交易的責任、絕對不可偏愛某個部位、虧損:最好及早認賠、一切以市場為準。
10 尼爾·溫特勞布(場內交易員,電腦化交易高級研究中心創辦人)“除非你能夠掌握自己,否則不可能掌握市場。” 討論主題:適當運用停止單、動機的重要性、目標、交易日志、全方位交易者、交易者的類型、最后的一些建議。
讀完本書,下面是我摘錄的經典交易精華
不要把差勁的交易變化成災難的交易,要把豐碩的交易變成最棒的交易; 迅速認賠,讓獲利持續發展;
有時候,最棒的交易不是把錢放在口袋里,而是在正確的時機結束部位;
學習喜愛小額損失;
面對損失的部位,提醒自己: 虧損如呼吸一樣自然--為了獲得成功,虧損必然發生;完美無缺不存在; 為了避免更加重大的損失,最好現在就接受損失。獲利不僅來自于你賺多少錢,也來自于你少賠多少錢; 如果你遵從系統的指示,就是具備自律精神的交易者,將來可以得到數千倍的回報; 獲勝的關鍵在于你的交易系統方法,而不是某一次的輸贏。如果你能夠及時認賠,代表你的方法正確。
由于今天追逐行情,結果明天沒有資金可供交易,這是你唯一可能錯失的機會;
當你通過交易方法--而不是交易結果--來界定成敗,就比較能控制自己的交易表現與交易生涯。你越覺得自己處于控制地位,操作績效就越理想;
技術分析與價格圖形都是心理學的反映;
如果你分析一份價格走勢圖,不妨想像市場參與者在何種情緒狀態下造成這些價格形態;
歷史固然不會重演,但人性始終相同。價格走勢圖就是如此--反映人性;
最早認賠的損失,即是最佳的損失;(按:此項建議正確之極,500029一役學到甚多)
如果預期中的事件沒有發生,就出場,至于出場是獲利還是虧損,不重要;(形態的止損,強勢股剛開始的收陰)
在潛意識里,很多人不希望獲勝;
務必了解場外觀望的效益,如果沒有適當的行情,如果沒有勝算高的機會,就不要勉強進場。整個交易游戲的關鍵就是持續掌握優勢。賭注必須押在勝算高的機會上。
如果交易員能夠減少50%的交易次數,通常都可以賺更多;
如果交易的動機在于金錢,方向顯然錯了。一位真正成功的交易員必須融入交易之中,金錢只是附帶的議題;
結束虧損部位的理由有兩種:第一:如果預期之中應該發生的情節或情節演變,顯然不可能發生了;第二:價位到達預定的停損標準;
最初的損失往往是最小的損失;
必須愿意停留在場外,不進行交易是一種自律精神--非常重要的規范;
迅速認賠至少有六個理由: 最后的結果可能是更大的損失; 忙著“救火”讓你錯失其他的交易機會; 基于彌補的心理,可能結束一些不應結束的獲利部位; 為了照料一個無可救藥的部位,可能導致其他部位的損失; 套牢資金而不能運用于報酬率更高的機會; 平掉虧損部位利于緩和壓力,讓情緒平靜下來,提高控制能力。
寧可一次把錯誤處理完畢,不會重復處理相同的錯誤,拋卻痛苦,認賠出場;
交易員必須果斷,反應靈敏,而且還必須保持開放的心胸,隨時愿意重新評估倉位。就如同領袖需要勇氣一樣,交易員也需要勇氣持有龐大的倉位;
一套理想的交易計劃應該釋放心理壓力,沒有必要過度執著于不確定性。結果,交易變得更自然,讓你覺得放松,甚至可以享受交易;
潛意識里,一些交易者對成功感到內疚:“這么多錢,這么容易”,務必留意潛意識里“賺錢太容易”的念頭;(可不容易哦)
不理會明顯的信號而按兵不動,這可能是面對虧損的最容易處理方法,期待本身絕對不能感動市場,虧損的部位也不會自動好轉。(犯下錯誤,不能再延誤了)
永遠不希望對于任何事情覺得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