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只出生在長江中下游平原的貓,本來信心滿滿地認為所謂粽葉,就是箬竹葉無誤,再怎么著也應該是大型禾本科植物吧,可是@Greeny 給出的魯東南解決方案使我震驚了,他們用的竟然是殼斗科的槲樹葉!
信心全喪失的某貓不得不去做功課,研究了一下常用的粽子葉材,發現即便是wiki,介紹的也是用竹子或者蘆葦的葉子……
當然也不是什么葉子都能包粽子的。作為粽葉,首先要無毒,否則……而且如果能有些清新的香味就更好了!其次要柔軟結實有韌性,不結實容易杯具,不柔軟,你用劍蘭的葉子試試?最后,但是也非常重要的,這些葉子肯定是得有一定的大小,否則,想象一下用仙人掌刺來包粽子吧少年!
目前所知道的主要粽葉包括如下幾種(極度歡迎補充):
1. 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us)葉

反正怎么看都是一樹的粽葉啦
禾本科箬竹屬植物,同屬植物中應該有不少種可以充當粽葉這一角色的,但是禾本科植物的分類難度有些高,很多時候只看葉子真的很難區分。
葉子是這樣的:

做出來的粽子通常是這樣:

口味求吃貨點評……
因為沒有吃過別的,而且不是吃貨,所以只能形容成有一種特殊的清香味……
2. 蘆葦(Phragmites australis)葉

這是蘆葦,在北方的應用也很廣泛
禾本科蘆葦屬植物,葉子比箬竹小一些。
葉子是這樣的:

做出來的粽子是這樣的:

木有吃過,求口味……
3. 槲樹(Quercus dentata)葉

槲樹是大喬木,比之前的那些陽剛很多啊有木有
殼斗科植物槲樹有很大的葉子,雖然外形有些崎嶇,但是也是很好的材料呢。
葉子是這樣的:

做出來的粽子普遍是這樣的:

據@Greeny 說,它有一種香味,略微有點兒苦味。
4. 荷葉(蓮Nelumbo nucifera的葉子)

嗯嗯,就是它啦
荷葉作為包裹食物的材料很常見,但是好像的確沒有見過荷葉粽子,只有文字記載。不過,荷葉糯米雞,真的不就是大粽子么?

荷葉有一種很贊的清香味!【你能有點兒新的形容詞嗎?!
5. 芭蕉(Musa basjoo)葉

吐槽:總算找到一張沒有干露露的芭蕉照片了!
說到葉子大,荷葉還是沒有芭蕉科的芭蕉給力。
這個是葉子:

圖片中的人只是尺寸參照物,不代表個人審美情趣
這個是粽子:

6. 玉米(Zea mays)葉

看形狀,就知道玉米的葉子也可以哦
禾本科的玉米因為有著巨大的葉子,所以包粽子也毫無壓力。但是平時被用來包裹食物的貌似更多的是玉米皮,或許是取材更方便吧。

類似的東西因為產地不一可以叫做苞谷粑或者丹棱凍粑之類的名字,反正就是粑,四川的做法。用的就是玉米皮哦,雖然沒有糯米,但是已經很接近了啦。非常喜歡它們黃白色的外表。據@五月的尾巴 說:它們有很細膩的口感,一股玉米葉子清香
7. 柊葉(Phrynium capitatum)

嗯,看著就想拿來包東西呢
竹芋科的柊葉也是重要的粽葉類似物,廣東肇慶的裹蒸用的就是它。是海芋科的,平時木有什么毒。

求吃貨評價> <
8. 美人蕉(Canna indica)葉

在南方是常見的觀賞植物呢,北方好像見得就少了
美人蕉科的美人蕉,也有大葉子哦。只是覺得好像有那么一些不結實,尤其是在平行于葉脈的方向。也沒有找到合適的成品圖,找到了再更新。
9. 竹筍皮、竹筒……
這個只是見過成品,所以不好定種,竹筍可能是禾本科竹亞科很多種大型竹子的筍……
食用竹筍最常見最大的是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的筍,它們是長成這樣的:

做成的成品大概是這樣的,寧波、重慶都有這種做法呢。

竹子們的樹干也沒有被放過,竹筒也有被用作包裹粽子的材料。不過這種粽子剝起來略難吧……

10. 露兜樹(Pandanus utilis)葉

露兜樹長得很威武哦,至于它的氣生根嘛,我還是不發了,大家移步這里研究吧……
露兜樹科的露兜樹其實有很多種,不過它們都有長而結實的葉片,而且據說有特殊的香味呢喵。
做出來的中山蘆兜粽,是這樣的:

雖然圖片上看上去不過爾爾,但實際上粗如手臂哦,一個就一大盤,很過癮的樣子。另,求中山的朋友評價口味。
11. 椰子(Cocos nucifera)葉

椰子樹肯定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用來包粽子,可能就有那么一點兒陌生了吧?
棕櫚科的椰子,30米高的落葉喬木,你顫抖了嗎?不過雖然椰子的葉子看上去很大一片,但是它是羽狀復葉,單片的葉子細長細長的,一般都截成段使用。
葉子是這樣的:

粽子是這樣的:

應該是海南的做法,據說又是有些清香味。【我為什么要說又?
12. 砂仁(Amomum villosum)葉

看上去像是一片生姜,但其實是砂仁哦~
千萬不要被自己的眼睛欺騙了,姜科植物砂仁的葉子可不小,這樣的一叢可能有1.5米到3米高,而單片葉子的寬度介于3 cm到7 cm之間,包尺寸小一些的粽子也是無壓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