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過端午不僅僅是吃粽子、咸蛋的時候,也是一年里鱔魚長得圓肥豐滿,肉最嫩、最有滋補營養的時候,所以有“端午黃鱔賽人參”的俗諺。中醫認為,鱔魚性溫、味甘,有補氣養血、滋補肝腎等功效,是一種很適合夏秋季節食用的滋補食品。需要注意的是,虛熱者不宜食。
鱔魚搭配豬肉更能補氣血
中醫認為黃鱔性溫、味甘,歸肝、脾、腎三經,有補益氣血、溫陽益脾、滋補肝腎、祛風通絡等功效。豬肉味甘、咸、性微寒,歸脾、胃、腎經,有補腎滋陰、養血潤燥、益氣消腫等功效。兩者搭配在一起,可以說是健脾和胃雙劍合壁,效果更好。
此菜還適宜于血氣虧損,或大手術及大病后,體質受損而五臟虛衰所引起的氣少乏力、動則喘息、面色蒼白、多汗心悸、腰膝酸軟等癥。
鱔魚蒸豬肉 做法:黃鱔肉300克,豬肉100克,生姜、香蔥、食鹽、陳米醋各適量。先將黃鱔剖腹后去凈內雜,洗凈后切成小段;再將豬肉洗凈后切成片狀;將鱔魚和豬肉連同生姜、香蔥、食鹽、米醋等佐料浸泡半個小時;將拌好的鱔魚和豬肉同調料放入鍋中,蒸煮約半個小時后即可吃。此菜健脾和胃、補氣血,還可降血糖。
另外,再推薦幾款鱔魚補氣血健脾胃的食療方。
黃芪黃鱔湯 做法:黃鱔肉500克,黃芪30克。將黃鱔切成肉絲,黃芪洗凈放入紗布袋內,共加水煮熟,以生姜、食鹽調味服食。此湯對氣血兩虛、體倦無力、心悸氣短者有效。
黃鱔粥 做法:黃鱔適量、大米50克。黃鱔處理干凈后用調味料腌好,淘米煮粥,粥好后下黃鱔滾熟再煮5分鐘即可,下姜絲、蔥花、鹽和白胡椒粉調味,鮮香可口。此粥可益氣補血,健脾養胃。
黃鱔煲飯 做法:黃鱔適量、大米100克。黃鱔洗凈,放入已燒開的水中煮至能撕開肉般熟,用冷水洗后,鱔肉切絲備用;再將米洗凈,煮飯,煮至米飯半熟時,將蒜茸、姜絲爆炒放入鱔肉中翻炒,放入調味料炒勻放入飯面,用慢火將飯燜透,煲飯期間,從瓦煲邊放入少許生油,上飯時在飯面上放少許蔥花。此飯具有補血健胃作用。
鱔魚可助降糖
值得一提的是,黃鱔對糖尿病也有良好的治療作用。黃鱔體內含有兩種能顯著降低血糖的黃鱔素(即黃鱔素A和黃鱔素B)。另外,從黃鱔中可提取出一種含有天然蛋白質成分,對靜脈注射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有明顯降低作用,而且可持續1~4小時,較大劑量或連續應用并不導致低血糖,并對胰島素所致的低血糖有拮抗(即抗衡)作用。
因此,對糖尿病患者來說,經常適量食用用黃鱔制作的菜肴及其藥膳,有助于降血糖和改善其它臨床癥狀。
鱔魚降糖食療方 做法:取鱔魚肉250克,豆腐1塊,調料適量。分別將鱔魚肉和豆腐切成小塊,然后加水一起燉熟即可食。此方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綜 合)來源: 2013-06-12 廣東老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