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刺梨的十大功效
刺梨果實營養豐富,譽為“營養庫”。早在公元1640年,由田雯所撰的《黔書》中就有記載:“實如安石榴而較小,味甘而微酸,食之可以解悶,可消滯;漬汁煎之以蜜,可作膏,正不減于梨楂也”。公元1870年劉善述《本草便方二亭集》進一步論述:“刺梨甘酸澀止痢,根治牙痛崩帶易,紅花甘平泄痢止,葉療疥金瘡痢。由此可知,貴州人民把刺梨用作醫療的歷史已久。本世紀40年代初營養學家進一步證實刺利的營養價值。80年代科學家們對刺梨進行了較全面系統的研究,進一步探明刺梨的藥用價值。 (一)增強機體對傳染的抵抗力 據研究,Vc可促進抗體的形成,發揮抗炎、抗過敏作用。目前臨床將Vc作急慢性傳染病和感染性休克的輔助藥物、特別是長期發熱的慢性傳染病(如結核病)患者,需量比常人高一倍以上。每日服維生素C1克可防感冒,服維生素C6克,則對感冒有治療效果。 (二)防癌抗癌 據刺梨專家謝惠民等研究,維生素C與亞硝酸胺類等具有烷化劑物質相互作用,使亞硝酸失去致癌作用。食物中缺乏維生素C時,血清中存在的一種生理性透明質酸酶抑制劑(P.H.I)的含量下降,從而透明質酸酶釋放,使細胞質解聚,引起組織破壞性病擴散,癌細胞增質。故維生素C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抑制多種細胞增殖性疾病(包括癌腫)的藥物。腫癌病毒能使正常細胞內環一磷腺甙(CAMP)含量下降,使細胞發生惡性病變。維生素C通過抑制磷酸二脂酶而增高組織細胞中的CAMP,使腫癌細胞轉為正常。 據1995年貴州農學院吳立夫和北京醫科大學宋圃菊等專家試驗、發現刺梨汁能有效地阻斷體內源性合成的致癌物質N-亞硝脯氨酸的形成,可防止肝癌、神經系統腫癌及肺、腎腫癌發生。 (三)治療壞血病 當維生素C缺乏時,膠原蛋白等細胞間質的合成即會發生障礙,細胞間質增大,對快速增長的膠原組織(如傷口愈合時)的影響更大,就會出創口愈合不良:骨骼、牙齒容易斷脫落:毛細血管增大,引起皮下、粘膜、肌肉出血等壞血病。攝入豐富的維生素C可使壞血病得以治療,故維生素C稱抗血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