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時辰之戌時養生 文:菩提源 戌時(19∶00~21∶00)靜心神 戌時,是晚上7~9點這段時間,由心包“主時”,此時,“陰氣正盛,陽氣將盡”。陰主靜陽主動,人體順應天地之陰陽變化應靜以養身。
心臟病,最先表現在心包上,心包經之病叫“心中澹澹大動”,患者感覺心慌。心臟不好的人,最好在戌時循按心包經,不要進行劇烈運動,以散步最好,否則容易失眠;晚餐不要過于肥膩,否則易生亢熱而致胸中煩悶、惡心。更主要的是“戌時”是“喜樂出焉”的時間段。我們可以靜坐、聽音樂、或與朋友或家人一起聊聊天,以舒暢自己的心情。 生活當中,我們常會做一個動作,那就是雙手合十。從中醫的角度講,雙手合十就是收斂心包。然后把這個動作停在膻中這個位置,那么掌根處正好是對著膻中穴。這樣做,人的心神就會收住,一合十,眼睛自然會閉上,因為心收斂了,神就收斂了。眼睛就是神的外散,所以心收斂了,眼睛自然也會收斂。 ![]() 《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薄半小本褪切陌?,它包裹并護衛著心臟,好像君主的“內臣”,能夠傳達君主的旨意。所以說,它能代心行事,故又稱為“心主”,心臟產生的喜樂情緒便是從這里發出來的。 心包能讓人高興 心情郁悶時,試一個簡單的動作——鼓掌,兩手對擊,啪啪作響。手掌中央有心包經通過,大陵穴位于手腕內側橫紋中央,勞宮穴位于握拳時中指尖點按位置,中指尖是心包經井穴中沖穴。小指側有心經通過,大魚際還有肺經的魚際穴,兩大拇指橈側還有肺經井穴少商穴。所以鼓掌動作可以振奮心包經、肺經、心經。不要吝惜您的掌聲,給別人以贊許和鼓勵,也給自己以歡樂和健康。 左手大魚際就是隨身攜帶的救心丸!
調節心包經的方法 心包經的井穴(即中沖穴),位于中指尖端的中央,用拇指對接中沖穴如掐訣狀即可。身體姿勢隨意,或坐或臥,如果想加意念,可以選擇存神意守膻中穴區(注意:不要僅想皮下某一點,可以想胸中,要“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線,平第四肋間隙,兩乳頭連線中點。
主治:咳嗽,氣喘,胸痛,心悸,乳少,嘔吐,噎膈。其是心包的募穴,還是八會穴之一,氣會膻中),口中津液滿口時可以鼓漱吞津。結束時,雙手握拳,中指尖(中沖)點按掌心勞宮穴片刻。兩手搓熱后干洗臉、搓耳、五指干梳頭,再順勢而下,用雙手勞宮穴溫暖腎區片刻即可。 內關穴是心包經絡穴,它自古就是中醫用來治療心臟疾病的核心要穴。幾乎所有與心臟異常有關的癥狀均可使用此穴,如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炎、冠心病心絞痛、心律不齊等,都可通過按摩以改善癥狀。 心臟的毛病其實沒有那么可怕,修得自在安心就是最好的救心丸! 以上養生保健法,僅供參考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