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證治療脂肪瘤
—— 中醫辨證治療脂肪瘤
仲景健康網
皮下脂肪瘤在中醫稱為“痰核”“肉瘤”,認為它的發病與脾臟有關。中醫辨證治療脂肪瘤以健脾益氣、理氣化痰為主,再配合一定的食療、保健措施,能取得很好的療效。 中醫指出脂肪瘤多因郁滯傷睥,痰氣凝結所致。以皮下肉中生腫塊,大如桃、拳,按之稍軟,皮色不變,無痛為主要表現的瘤病類疾病。本病常見于西醫學所指的脂肪瘤。脂肪瘤中醫不主張手術。因其只能治其標,不能治其本。因人是一個不可分割而相生相克的有機統一的整體,只有在臟腑機能正常的狀態下才能維持著人體的生理正常功能。一旦某一臟腑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到其它臟腑。不論病因何來,都是如此。就中醫來講,任何脂肪瘤都不可怕,均是由氣血壅滯瘀阻不通壞死所致。即或因寒濕陰邪凝滯,或陽熱溫毒積聚等引起的機體氣、血、津、液、經(脈)絡等阻滯不通,所造成的瘀滯。為中醫外科癥型。如病因可分氣、血、寒、熱、痰、濕、陰毒凝滯瘀阻、陽毒熾盛等瘀久敗腐而致。整體調治,不失為余。痰生百病,“痰氣”無處不到,無處不行,無論滯留何處即成痰核(此痰氣非指咳吐之痰)。其痰核為瘤多發,形壯大小不一,分部在全身各個位置。有的遍身起筋塊如瘤如粟、皮色不變,或痛或不疼等。 一、氣虛型宜健脾益氣,化痰散結。 藥用:黃芪30克,人參、當歸各15克,茯苓、白術、遠志各12克,烏藥、香附、木香、貝母、陳皮、川芎各10克,甘草6克,大棗7枚。 二、氣滯型宜疏肝解郁,化痰散結。 1、藥用:當歸15克,陳皮、赤芍、白芍各12克,烏藥、川芎、香附、青皮、 木香各10克,甘草6克,大棗5枚,生姜3片。 2、成藥可用:(1)二陳丸,每次3克,日2次。(2)小金片,每次4片,日3次。外敷可用消瘤膏(硼砂、阿魏各等分,麝香少許,研細后,用大蒜搗爛成膏),醋或姜汁調敷。亦可以生南星、貝母共研細末,雞蛋清和米醋調敷。尚應注意避免過勞,心情愉快,睡眠充足;生活規律,飲食清淡,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嚴格限制肥甘厚味,戒煙酒。 三、健脾,化痰,活血化瘀 1、白術10 云苓15 浙貝12 桔梗12 夏枯草18 昆布15 2、陳皮6 枇杷葉12 當歸10 黃芪18 黨參15 淮山18 薏苡仁18 [加減]: 1、全身浮腫者,加豬苓15 澤瀉12 2、腫瘤堅硬,加山慈菇18 莪術12 山甲12 3、大便溏泄者,加肉豆蔻12 神曲15 廣藿香10 以上匯總為中醫辨證治療脂肪瘤的方法,脂肪瘤患者可以咨詢相關醫師,采取合適的治療手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