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中如何收集歸納癥狀》 師父常告誡大家,辨證先辨寒熱。也就是說區別疾病陰陽屬性。 附: 陰陽特點: -------根據面色、眼神、舌脈先作大致區分。 ------三陽?。盒盁岷膫l氣、津液,而致熱盛津虧,輕者出現煩、燥、口干、皮膚干,便難、脈數、機體孔竅失養等證;重者傷及營血,出現吐血、衄血、大小便血等熱性出血證。熱結中焦則大便堅,熱結下焦則淋閉不通而尿血。 ------三陰病:陽虛營血瘀滯或不通,或陽虛飲盛不化津液而津虧,二者易致肌肉四肢藏腑無所養而酸痛麻或機能減退,同時飲邪不化而沉脹悶、上逆而眩悸嘔咳喘、下趨而尿頻便溏等等;若再加寒邪束表,更是經脈不通,就要發痙(或剛痙,或柔痙)。水盛則血虛,進而影響營血,輕者血虛血瘀,重者出現各種寒性出血證(少陰營分下血多見暴下而鮮紅;太陰血分下血多見纏綿而紫黑)。 遲數和虛實 【遲數和虛實脈結合,并結合舌苔一起看,判斷病機寒熱 < + 舌象 上面兩段話講述疾病的一般規律和辨證的基本方法。 病人敘述的癥狀一般比較雜亂。作為醫生,我們如何去有條理地收集癥狀,并用來指導辯證論治,這個問題值得每一位醫生去認真研究。我將就這一課題,跟大家一起來探討。 一般來說,中醫醫師憑四診----望、聞、問、切收集癥狀。臨床經驗豐富的中醫師往往伸手先進行切診(這也切合中國病患的心理特點),第二步一般望診----重點是看舌象,然后就有了問診切入點,根據切診、望診的初步印象,擊中要害地展開問診,病人即能很配合地細說癥狀。四診中,問診是第一重要的手段,聞診穿插其中。 問診怎么問,這里這個技巧。即上文說的“根據切診、望診的初步印象,擊中要害地展開問診”,把病人的敘述引導到醫生的思路上來。而醫生的問診思路除了突出重點之外,一般應該按“從上到下、從外到內(反之亦可)”進行。下面,我將按漢傳中醫六綱來分析每一綱常見癥狀的收集。 一、太陽綱: 太陽病,是個表證,它的基本病機是風寒束表。 太陽病的特定脈象:浮脈。 再細分,可以分為太陽傷寒的浮緊脈、太陽中風的浮緩脈兩類。 并且,單一的太陽病,脈象應該不見虛象。 太陽病沒有特定的舌象,也就是說,還是正常舌象“淡紅舌、薄白苔”。原因應該是太陽病得病時間短,病位在表淺的肌膚腠理,尚未影響到舌色、舌苔。 見到這樣的舌、脈,我們可以按表證常見癥狀來問診。 有無惡風寒,有無發熱,有汗無汗。并了解惡寒發熱的規律。 有無頭腦頸項疼痛,有無肢體疼痛。 有無鼻塞流涕。有流涕的,還需了解涕的稀薄、稠厚,與顏色,以區別寒熱多寡。 有無咳喘,有無吐痰。有痰時,需要了解痰的稀薄、稠厚,與顏色。 飲食情況、二便情況 再結合望診觀察病人的精神狀態(單一太陽病,病人應該不會呈現明顯的虛弱之象)。 假如病人飲食、二便無明顯異常,精神狀態也不顯得虛弱,我們就可以根據“脈浮、頭項強痛、惡寒發熱”判斷為表證中的陽性的太陽病,再根據脈緊與脈緩、有汗與無汗來細分為傷寒證或者中風證。 也許有人會心想:病哪有這么簡單的讓你來判斷。 首先我們不能否認單一太陽病出現的概率。 其次,所謂知常達變。明白了單一的太陽病,而后才能進一步明白與其合并系屬的更為復雜的病情。 單一太陽病的基礎方,是太陽傷寒的麻黃湯,和太陽中風的桂枝湯。 太陽病,它的病機是體表被風寒所束,用藥上以辛溫發散為主,治療法則上采用汗法。 汗法祛除體表風寒,勢必要耗損機體津液,因此還要佐以甘滋養津液的藥來幫助機體恢復正氣。 附:太陽綱 脈浮、頭項強痛、惡寒發熱、嘔逆——風寒束表 發熱惡風寒、頭身痛腰痛骨節疼痛、無汗而喘逆,脈浮緊 發熱惡寒或惡風、頭痛項強、有汗、鼻鳴干嘔,脈浮弱 二、少陰綱: 少陰病,它的基本病機是真陽不足。 少陰病的特定脈象:微細脈(心跳無力)。 少陰病分少陰表證、和少陰本證兩大類。 少陰表證的脈象,可以細分為少陰傷寒的微細浮緊脈,少陰中風的微細浮緩脈兩類。 少陰本證的脈象,是微細沉弱脈。 少陰病往往真陽不足,從而影響到營血的運行,它的特定舌象,是舌質青黯或者紫黯,或者 見到這樣的舌象、脈象,就應該注意觀察病人的精神狀態。 少陰病,多會出現精神萎靡,全身疲累,雙眼無神。面色青白或者晦暗無華,口唇紫紺。 問診方面, 詢問有無惡寒發熱,區別是惡寒,還是畏寒,以及發熱輕重。少陰病畏寒重且四肢發涼,無熱,或者微發熱。 有汗無汗, 少陰傷寒和少陰本證無汗,少陰中風有汗伴畏寒肢冷。 睡眠情況。少陰病有個“但欲寐”,就是疲累想睡覺,但又睡不著,睡眠淺,容易醒。 有無咽痛。少陰病有個特定癥狀,就是咽痛,但咽部顏色不會很紅,就是說,有些郁熱,但熱不很重。 有無口渴,是否需水。少陰有個“津虧而飲水自救”,喝水多,并且喜溫熱。 有無頸項胸背部位、腰腹部位、四肢部位冷痛,少陰的這個冷痛,得熱能緩解。 二便情況,少陰病,大便溏瀉不爽,尿頻色白(清長),夜尿次數多。 女病人還要詢問月經情況,包括月經周期、經期,月經量和顏色質地;帶下情況。 假如病人只出現畏寒無汗,或者汗多惡風,頭項痛,肢體骨節冷痛等體表癥狀,而沒有尿頻色白、大便溏薄、胸背部位冷痛等嚴重真陽不足的,可以判斷為少陰表證 出現以上羅列的這些癥狀的,基本是少陰本證。 無論少陰表證還是本證,都要具備脈微細、但欲寐這兩點要求,少陰病才能成立。 少陰為什么不象陽明和太陰這兩個病的里證那樣,有明顯的三焦分別呢? 下焦是先天真陽之位,上焦是后天陽氣之位。 少陰病,是真陽不足了。真陽藏于下焦,發用于上焦。師父比喻說,“下焦象電源,上焦,尤其是心臟,象電燈?!?/FONT> 因此,少陰本證上下焦癥狀都具備,不必像太陰那樣去區分上中下三焦病位。 少陰病的治療,屬于治療六法中的“不可汗、不可吐、不可下”法,即溫法,表證也是溫加微似汗。 少陰表證的基礎方,傷寒的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甘草湯,中風的桂枝加附子湯 少陰本證的基礎方,當歸四逆湯。 附:少陰綱 脈微細,但欲寐——真陽不足、水飲盛、營虛、津虧 失眠、想睡而難入眠,心煩,精神萎靡,全身疲累,雙眼無神,面色,青白或者晦暗無華。 無汗或冷汗淋漓四肢逆冷,無熱或微熱,畏寒重, 口渴喜熱飲,咽痛。 項背緊張酸痛,或心前區刺痛。 四肢逆冷疼痛、蜷臥,腰腹冷痛如冰涼, 大便溏瀉不爽、 婦人月經期長,經水暗黑,帶下清稀, 尿頻色白,夜尿頻多、 舌質青黯或者紫黯、口唇紫紺, 脈象微細,或浮或沉,遲而無力。 按語: 太陽病與少陰表證按病位來分,統屬于表位。因此要注意鑒別。 太陽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發熱)。 少陰病表證——脈微細,但欲寐。無熱惡寒。 兩者的區別在于: 1. 少陰病無熱惡寒(畏寒,或有微熱)。 2. 少陰病脈微細。 有些許低熱,說明機體有反抗,只是力度小而已 那么除了發熱惡寒的區別以及脈的區別,其余癥狀,基本差不多。 太陽傷寒有什么癥狀,少陰就有什么,太陽中風與少陰中風也是一樣。 精神狀態上少陰病要差點 少陰病還有個特有癥狀:咽痛。這個咽痛,是痛的很厲害的,甚至咽口水都疼得難受。 三、陽明綱: 陽明病,它的基本病機是熱、實。熱擾心神而煩,熱盛津虧結實,甚則熱傷營血以致妄行。 陽明病,分為陽明外證和陽明里證。陽明里證會同時出現陽明外證的癥狀,而陽明外證可以沒有陽明里證的癥狀。 陽明病的特定脈象:洪滑數有力(外熱),或者沉實數有力(里熱里實。里熱里實會同時包含外熱) 陽明病的特定舌象:舌質紅或紅絳、或舌尖紅,舌苔黃膩或黃燥,甚則舌面裂紋(熱燥津虧)。 望診來看,陽明病常臉色紅,口唇紅,皮膚上的斑疹呈紅色。精神上呈現亢盛狀態(也有時方說的“大實有羸狀”) 見到上述舌象、脈象,和望診情況,展開問診: 有無發熱,平素是否怕熱。有無出汗。陽明病出汗多,而且是不斷的發熱汗出。 陽明里實或者上焦里熱,有一個頭汗出的典型表現。陽明熱還會出現手足心出汗現象。 有無心煩易怒,有無失眠。熱擾心神容易令人煩躁不安。 有無胸脅滿悶。陽明熱導致氣機上逆,會出現胸脅滿悶,甚至咳喘。 有無口干口苦,飲水量,冷熱喜宜。陽明熱病人多數是口燥渴引飲喜冷的(體內有瘀血存在者除外) 食欲,以及冷熱喜宜。陽明病大多能食易饑,喜涼。噯氣泛酸并遇熱加重(泛酸水類似于嘔),口味重。 飲水,以及冷熱喜宜。陽明病會燥渴引飲,喜冷。 有無腹痛腹脹,腹部拒按喜按。陽明里實的腹脹痛應該是拒按的(腹滿不減,減不足言)。 大便情況。是溏是結。便秘,首先考慮陽明病,然后參考舌象脈象來排除太陰寒積。若溏便,著重詢問排便感覺,重點觀察舌象。陽明的熱利,排便會有灼熱感,舌象是舌紅苔黃厚膩。陽明熱利的病機是,陽明里熱而多寒食冷飲,水熱互結下趨所成。假如上逆了,就會嘔吐。 小便情況。排尿感覺,排尿時間長短,顏色。陽明水熱互結下焦的,會出現尿急、尿痛等,嚴重了甚至會出現尿血。 女病人還要詢問月經情況,包括月經周期、經期,月經量和顏色質地。陽明有熱,經水顏色紅,量會多;帶下情況。陽明有熱,帶下往往質稠色黃,氣味重。 陽明外證,癥狀少。發熱惡熱不惡寒,出汗多,心煩,口燥渴能消水喜冷飲,舌紅,脈洪滑數有力。 陽明里證,應該是上面所說癥狀的集合。 陽明病治療法則:下法、或者不可汗吐下的清法(針對陽明外證的治法) 陽明外證的基礎方:白虎湯類(清法)。 陽明病里證基礎方:承氣湯類(下法) 附:陽明綱: 胃家實。熱、煩、實、胃中干、大便難。——實熱傷津。其里證可分為:氣分證和血分證 身熱惡熱,或潮熱或時烘熱汗出,頭汗、掌心熱,手足心出汗, 熱盛傷津而懊惱、心煩,失眠,或煩躁譫語; 里熱上涌作喘或胸中窒塞或頭暈目眩,或陽明熱結,嗓子發癢頑咳 食欲旺盛,或能食易饑而泛酸,或氣機阻滯不能食,口干口苦,燥渴引飲喜冷。 腹脹痛不通、拒按, 大便秘結數日不解,或干硬難解,或排便不凈肛門灼熱,或里熱下利而舌紅苔黃膩 尿頻數色黃赤,或尿短不利色黃赤,或尿道灼熱痛感, 婦人經水色紅質稠,帶下色黃, 皮膚斑丘疹高突色鮮紅,或局部紅腫熱痛 舌質紅、或紅絳、苔黃膩或黃燥,口唇干紅, 脈象浮洪或沉實,滑數有力 四、太陰綱: 太陰病,它的基本病機是體內虛寒水飲。虛寒不太嚴重時,身體出現機能減退,并伴水飲上逆下趨的各種癥狀。虛寒嚴重時會出現血虛血瘀,甚至出現寒性出血證。 太陰病,分為太陰外證和太陰里證。太陰里證會同時出現太陰外證的癥狀,而太陰外證可以沒有太陰里證。太陰外證也就是太陰中風證。 太陰病的特定脈象:沉散弱無力而遲(太陰里證),或者浮散弱無力而遲(太陰外證)。 太陰病特定舌象:舌質淡胖有齒痕,苔水滑。 從望診看,太陰病面色會顯得蒼白,即西醫所謂的貧血貌。精神狀態也會顯得虛弱。 見到上述舌象、脈象,和望診情況,展開問診: 有無惡風寒,有無發熱,有無汗出。太陰外證會有明顯的惡風出汗,多噴嚏,流清涕。 有無身體疲憊,飯后犯困。太陰里虛常常會飯后更乏力欲睡。 有無頭暈頭痛。太陰病水飲盛,多見水飲上逆而頭暈頭痛癥狀。 有無四肢部位、腰部的沉重,煩疼。太陰外證水濕重者往往出現這組癥狀。 有無胸悶氣短,心悸,胸下堅滿,心下痞塞脹滿、冷痛,噫氣,嘔惡。這些都是水飲寒邪不化的癥狀,遇冷則加重。 食欲和飲水情況。太陰病,常常胃部涼,噯氣泛酸并遇冷加重(泛酸水類似于嘔),食欲不振,口淡,口中黏,口不干或口干飲水不多,食和飲都喜溫熱。 大便情況。便溏或腹瀉,首先考慮太陰病,然后參考舌象脈象來鑒別排除陽明水熱下利的可能性。腹瀉常伴腹部涼,腹脹矢氣而后緩解,復如故;腸鳴如水在流動。腹痛腹瀉腸鳴等癥狀往往食油膩及生冷之物加重。 女性病人還需要詢問月經和帶下。太陰病月經會纏綿難凈,或痛經,或下瘀血塊。帶下常質稀色白量多。 太陰外證常見癥狀:四肢煩疼,惡風重而汗出,身重。或微發熱,喜欠,流清涕,善嚏。 或欲嚏不能,脈浮弱 太陰里證常見癥狀,即上述內容。 太陰外證基礎方:桂枝湯 太陰里證的治法:溫法。 太陰里證基礎方:理中湯、四逆湯 附:太陰綱: 病在里,胸下結堅,嘔吐,食不下,腹滿自利,時腹自痛,下之益甚,抑郁寡歡,身重疼難以轉側如痹狀,無熱或微熱,惡風寒汗出,清涕善嚏,風水溢飲,脈沉弱而遲——虛寒水飲 無熱或微發熱,惡風嚴重并出汗。 善嚏,流清涕。 頭暈頭痛,吃飯后犯困,想睡覺。身體疲憊乏力。 胸下結堅,胸悶短氣,心悸 心下痞塞脹滿、冷痛,噫氣,嘔惡, 胃中涼,食欲不振,口中黏,口不干或口干飲水不多,喜溫, 腹中涼,腹脹,矢氣得舒,腸鳴如走水。 四肢煩疼,身體沉重,肌膚麻痹,肌肉瞤動。 大便溏瀉不爽舌淡齒痕苔水滑,食油膩及生冷之物加重。 婦人帶下清稀 舌質淡胖有齒痕,苔水滑 脈象沉弱或浮弱,遲而無力。 按語: 相對而言,陽明病與太陰病同屬于里證。 以陰陽來區分,太陰屬于三陰綱;陽明屬于三陽綱。 陽明病總綱: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 太陰病總綱:太陰之為病,胃家虛是也。腹滿而吐,食不下,腹時自痛,自利,胸下結堅。 陽明胃家實,指的就是里實熱。 太陰胃家虛,指的就是里虛寒。 陽明病,一派實熱傷津 太陰病,一派虛寒水飲 陽明病,大便硬(或水熱下利) 太陰病,便溏腹瀉(或寒積便秘) 陽明病,食欲旺盛 太陰病,食谷欲嘔 陽明病,神昏譫語 太陰病,頭痛眩暈——抑郁鄭聲 陽明病外證,發熱汗出 太陰病外證,惡寒汗出 陽明病,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有力 太陰病,舌淡苔水滑、脈遲弱無力 陽明病,熱、煩、實、大便難,口干欲飲冷 太陰病,寒、虛弱、腹瀉或便溏,口干或不干、不欲飲 五、少陽綱: 少陽病,它的病位在半表半里,偏于表的陽位,又偏于上焦這個部位。 少陽病,它的基本病機是:熱燥津虧,表里不通。 病理屬性是陽性。 少陽除了溝通太陽和陽明之外,又同時和三陰中的厥陰相溝通。因此會帶有細微陰的屬性,癥狀上兼帶一些水飲。 孔竅是氣機往來出入的通道。因此可以把少陽界定為上焦氣機出入的通道,也是營衛交換出入的通道。 少陽病除了“口,咽,目”的癥狀以外,還會有“耳。鼻”的一些情況。會出現耳鳴耳聾,鼻子發干,鼻孔生瘡等癥狀。把這些內容列為問診項目。 病邪阻塞了這個通道,機體就會出現不和的表現。 營衛不和則寒熱往來。 上述理論問題要理解透徹,有利于我們理解少陽病的病機。 少陽病,分為少陽中風證和少陽本證 少陽病,它的特定脈象:脈弦細 望診方面,病人會顯得悶悶不樂。 問診,主要詢問: 有無惡風寒發熱,有無出汗。少陽是往來寒熱,就是熱一陣冷一陣。出汗只在發熱階段才有。這和陽明的出汗特點截然不同。 有無頭痛項強。這些是表證的常見癥狀。 有無頭暈目眩。熱邪阻在半表半里偏上焦這里,上焦和中焦氣機不通,上焦之氣不得下而聚在上焦,頭暈目眩就出來了。 有無心煩,胸悶氣短,心悸,睡眠不實。這一組癥狀就是熱擾心神和氣逆不降的問題。 有無口苦咽干,耳鳴耳聾,目赤,鼻子發干,鼻孔生瘡。這是津虧和熱造成的。因受邪阻,下焦氣化不能上達,無法生成津液,就口干,上焦這個心火,不能下達就炎上 有無胸脅脹滿。邪熱阻在這個部位,會出現脹滿不適,甚至胃痛,悶悶不樂。 飲食情況。少陽熱燥津液虧,胃氣也會虛,出現饑而不欲食。 有無腹痛下利。少陽病,上焦不通,也會有下利現象。 上焦不通,下焦的水液蒸化上達受阻,不能在上焦化成津液,就會反入下焦,水谷不分而瀉下。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病理機制。 水液上達受阻,除了有可能出現下利,也可能出現多尿。 少陽中風證的癥狀群:口苦、咽干、目眩,頭痛、身熱、惡風、出汗頸項強、兩耳無所聞、目赤、胸脅脹滿,心煩?;驀I,或脅下滿。 少陽本病癥狀群: 1、提綱三癥:口苦、咽干、目眩。 2、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 3、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 4、舌苔薄白、脈弦。 少陽病的治療法則:和法(和解少陽)。因為它的病位病位偏表,偏熱,偏上,要以表解為主,里解為輔。微微的向外發一點,輕輕地清一下熱,再補一下津液,陰陽就調和了。 少陽病,外證和本證,它們的基礎方同是小柴胡湯。 這個方的主要藥物是柴胡,量最大。它專入上焦,和解表里,可解表,可清里。能夠疏導內外,去寒熱往來的少陽邪氣,還有生姜來輔助它解表。 附:少陽綱: 口苦,咽干,目眩——熱燥津虧,表里不通(陽性) 頭暈目眩,項強頭痛, 往來寒熱,熱時汗出, 心煩胸悶氣短,心悸,睡眠不實。 口苦咽干,默默不欲飲食,嘔惡。 耳鳴耳聾,目赤。 鼻子發干,鼻孔生瘡。 胃痛胸脅脹滿。 嘿嘿不欲飲食。 腹痛下利。 舌質紅,舌苔薄白。 脈弦或弦細,偏數不虛。 六、厥陰綱: 厥陰病居于半上半下的陰位。陰位,在三焦指的是偏于中下焦,在表里,指的是偏于里。 厥陰病的基本病機:三陰虛寒水飲,營血虧虛瘀滯為主,夾帶一些陽明熱。上熱下寒,以寒為主,病理屬性是陰性。 厥陰除了溝通少陰和太陰之外,又同時和三陽中的少陽相溝通。因此會帶有一些熱象。 機體下部孔竅,如肛門、尿道、女性生殖道,是厥陰管轄范圍。 厥陰病,分為厥陰中風證和厥陰本證。還有一種就是屬厥陰病。理論上把上下陰陽營血不通定為厥陰病本證。把寒熱錯雜,陰陽格拒,以寒為主的都可以定性為“屬厥陰”, 涵蓋的病證很廣。屬厥陰病必須是陰陽兩綱以上病情夾雜者。對于“屬厥陰病”這個名稱,初學者有些難以理解。有必要反復體會。 厥陰病,它的特定脈象:脈弦細而遲。厥陰本證脈象偏沉。 根據舌象、脈象,展開問診: 有無厥熱往復,周身畏寒。厥陰病的惡寒是厥逆而寒,寒冷徹骨,一陣(或幾天、幾個小時)厥寒后一陣發熱。陰陽不和所致。 有無口苦口干,以及飲水多寡。厥陰病津虧嚴重者常常消渴多飲,水飲盛時常常口干不欲飲。一般都喜溫。 有無口腔潰瘍,咽喉潰瘍,或者下部孔竅潰瘍。潰瘍病多由于熱與水結所致。 有無心煩。厥陰病夾帶陽明熱,熱擾心神則煩。 有無胸脅脹滿。厥陰病常見心下痞硬、按壓痛、脹滿,連及兩脅,氣上沖逆,。 飲食情況。厥陰病也會出現饑而不欲食?;蛭父估渫?/FONT>, 大便情況。厥陰病常見下利,厥利熱止。也有寒積。 小便情況。有小便過多或小便不利等不同情況出現。要觀察小便顏色。 厥陰中風證癥狀群:汗出惡風,或但頭汗出、但寒不熱或微發熱,或寒多熱少往來,咽痛、頭痛、或耳鳴目眩。身痛,手足冷,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心煩,脈弦。 厥陰本證癥狀群:四逆,厥熱往復,厥利熱止,心下微結,口苦,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脈沉弦。 屬厥陰病的癥狀群就不寫了??傊痪湓挘哄e雜紛繁。 厥陰病治療法則:和法 厥陰中風證基礎方:柴胡桂枝干姜湯。 厥陰本證基礎方:烏梅丸。 屬厥陰病的方很多。代表性的有瀉心湯類、續命湯類。 附:厥陰綱: 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嘔吐,下之利不止——三陰虛寒水飲,營血虧虛瘀滯為主,夾帶陽明熱。上下陰陽營血不通為本質,寒熱錯雜屬厥陰,上熱下寒,以寒為主(陰性) 厥熱往復(陰陽不和),周身畏寒。 口苦,口干口渴多飲或不欲飲。 口腔潰瘍,咽喉潰瘍疼痛。 心中煩熱,饑而不欲食。 心下痞硬、壓痛、脹滿,連及兩脅,呃逆,氣上沖逆。 胃腹冷痛。 四肢逆冷,甚則厥逆冷痛徹骨。 下利,厥利熱止,或便秘數日一行。 脈弦短而遲,或沉細而遲,或革。 按語: 少陽和厥陰互為陰陽 少陽居于半表半里的陽位。陽位,在三焦指的是中上焦,在表里,指的是偏于表。 厥陰居于半上半下的陰位。陰位,在三焦指的是中下焦,在表里,指的是偏于里。 少陽病,多為在肌表的往來寒熱。 少陽病有水飲參與。 厥陰病有燥熱參與。 少陽主上竅。包括“口,咽,目,耳,鼻”。 厥陰主下竅。包括肛門、尿道、女性生殖道。 上下孔竅管轄問題,只是相對而言,不能截然分割。少陽對下竅也有管轄作用,厥陰對上竅也有關心作用。舉例說,狐惑病中的口腔咽喉潰爛,用的就是厥陰方甘草瀉心湯。因為少陽和厥陰都是屬于半表里,都主管通道。辨證時主要還是看熱多,還是水飲和寒多。 臨床中如何收集歸納癥狀總結按語: 【真熱假寒——脈象沉弦緊而有力。舌絳紅,苔黃膩垢濁而干,口干口渴煩躁,飲冷水而不止渴,大便雖也有可能溏瀉如水,但是里面夾雜著燥屎,小便發黃。承氣湯類 【真寒假熱——脈象浮大無根,重按虛弱無力。舌淡胖有齒痕,苔水滑??诟蔁┰?,飲熱水,不是真正的口渴欲飲水,只是喝幾口潤潤嗓子。給冷水,就會拒絕。大便以稀溏為主,有時也會出現便秘。四逆湯類 疾病:即在表在里、屬熱屬寒、屬實屬虛等各種病理因素綜合的結果。 治療:即正確辨析病機,正確選方用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