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段的定義及劃分
上回折騰了下分型和筆現在來說下它們的上一級走勢元素 線段 (注意不要從漢字的角度去理解線段和筆,他們在形式上可以說是一樣都是一條有盡頭的直線,各位可以只把他們理解成2個特定的名詞,而各自有其不同的定義,否則很容易暈)。依舊參考纏論和遂意纏學
首先給出線段的定義:線段是由至少三筆組成的走勢元素(三筆必須有重合部分)。線段是筆的更高級別走勢劃分,兩者間的區別只是級別的關系,比如上下上三條由重疊部分的連續1分鐘級別筆就會構成向上線段而這線段在5分鐘級別上來看只是一條5分級別的筆,之所以定義這些元素完全是為了迎合纏論的要義-遞歸分解。就如同級別劃分:1分鐘走勢、5分鐘走勢、30分鐘走勢、日線走勢、周線……層與層之間逐級放大
下面給出線段的幾個基本形式(以向下為例向上則相反)

線段的走法分為延續和破壞,延續就如圖2所示筆和線段同向不斷延伸,且回拉(向上線段向下回拉)的筆的高點不觸及之前回拉筆的低點如圖2中g3
<
d1,而破壞分為筆破壞和線段破壞,線段破壞就意味著線段的走勢逆轉了,而筆破壞并不能說明線段被破壞證明之后給出。
首先給出線段破壞的定義:對于任何一段線段,用di代表第i個底分型的底,gi代表第i個頂分型的頂。那么,對于從向上一筆開始的,其中的分型構成這樣的序列:d1g1d2g2d3g3…dngn。如果找到i和j,j>=i 2,使得dj<=gi,那么稱向上線段被筆破壞。對于從向下一筆開始的,其中的分型構成這樣的序列:g1d1g2d2…gndn。如果找到i和j,j>=i 2,使得gj>=di,那么稱向下線段被筆破壞。接下來說明為什么筆破壞不等于線段破壞。

如圖假設當下走勢剛好完成了[d2 g3]這向上的一筆其中g3>d1
那么根據定義,這個向上筆構成了對藍色向下線段的筆破壞,那是否就能說明之后的線段就會向上呢?那么接下來分析,向上筆完成后自然是向下一筆,從d2點做橫軸那么該向下一筆結束的底分型將會出現在該軸的上方或者下方,如果出現在上方(圖中為d3'),向下筆之后必然是向上筆,圖中很明顯[d2
g3] [g3 d3'] [d3' g4]三筆產生了重疊區間根據線段定義即形成了向上的一段,于是乎在該種走勢組合下[d2
g3]的筆破壞擴張成了線段破壞。形成了紅色虛線的向上線段。
再看,如果從g3開始的向下筆結束的底分型如果出現在橫軸下方(圖中為d3),同樣之后必然是向上一筆,而這向上一筆的結束位置也有2種分類(在橫軸之上和之下)若出現在橫軸上(圖中為g4')同理將會形成黃色向上線段,同樣發生了線段破壞。而如果向上筆的結束位置在橫軸下那么它與之前2筆將不會有重疊部分無法構成一條線段,因此并未產生線段破壞,向下線段繼續延伸。
綜上,給出線段分解定理:線段被破壞,當且僅當至少被有重疊部分的連續三筆中的一筆破壞,而只要構成有重疊部分的前三筆,那么必然會形成一線段,也就是說線段破壞的充要條件是被另一個線段所破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