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腎氣不足,中醫又分為:腎氣不固和腎不納氣。 腎氣不足證 - 腎氣不固臨床表現是:腎虛中重在下元不固。面白神疲,聽力減退,腰膝酸軟,小便頻數而清,或尿后余瀝不盡,或遺尿等。男子滑精早泄,女子帶下清稀,或胎動不安。舌淡苔白,脈沉弱。其證候分析為:腎氣不固乃腎氣虧虛所致。腎藏元陰元陽,為人體生長發育之根,臟腑機能活動之本,腎氣虛則機能活動減退,故見聽力減退諸癥。腎虛精關不固,故滑精早泄;帶脈失固,而見胎動不安等癥。舌淡苔白,脈沉弱乃為腎氣虛衰之象。 腎氣不足證 - 腎不納氣臨床表現是:腎虛尤見呼多吸少,動則尤甚,為本證特點,兼有肺氣不足表現。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弱。其證候分析為:腎虛攝納無權,氣不得歸元,故見咳喘,呼多吸少,氣不得續,動則尤甚;腎虛骨骼失養,故見腰膝酸軟;肺腎氣虛,衛外不固則自汗,機能活動減退,或神疲聲音低怯。舌淡苔白,脈沉溺,均為肺腎氣虛之證。 主證:腰膝酸痛,眩暈耳鳴,失眠多夢,男子陽強易舉,遺精,婦女經少經閉,或見崩漏,形體消瘦,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咽干顴紅,溲黃便干,舌紅少津,脈細數。 辯證:腎陽虛證,是腎臟陰液不足表現的證候.多由久病傷腎,或稟賦不足,房事過度或過服燥濕劫陰之品所臻。腎陰不足,髓減骨弱,骨骼失養,故腰膝酸痛;腦海失充則頭暈、耳鳴。心腎為水火相濟之臟;腎水虧虛,水火失濟則心火偏亢,致心神不寧,而見失眠多夢;相火妄動,則陽強易舉,心火不寧,擾動精室,而致遺精;婦女以血為用,陰虧則經血來源不足,所以經量減少,甚至閉經;陰虛則陽亢,虛熱迫血可致崩漏。腎陰虧虛,虛熱內生,故見形體消瘦,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咽干顴紅,溲黃便干,舌紅少津,脈細數等癥。 治法:滋補腎陰 方藥:六味地黃湯加味 生地,山藥,山萸肉,澤瀉,云苓,丹皮,知母,龜板等。 (二)腎陽虛 主證:面色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神疲乏力,自汗,陽萎,不孕,舌質淡,苔白,脈沉遲而尺弱。 辯證:此證多由素體虛弱,或年老久病或房勞過度損傷腎陽所致。腎陽虛衰,氣血運行無力,不能上榮于面,故面色晄白,陽氣不足,心神無力振奮,故神疲乏力。腎陽虛衰,不能溫養腰府及骨骼,則腰膝酸軟疼痛;不能溫煦肌膚則畏寒肢冷,自汗;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故陽萎,不孕。舌質淡,苔白,脈沉遲而尺弱均屬腎陽虛之象。 治法:溫補腎陽 方藥:金匱腎氣丸加味 附子,肉桂,山萸肉,山藥,熟地,云苓,丹皮,仙靈脾,仙茅等。 [中醫釋方] 六味地黃丸由熟地黃、山茱萸、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組成。 主證:腰膝酸痛,眩暈耳鳴,失眠多夢,男子陽強易舉,遺精,婦女經少經閉,或見崩漏,形體消瘦,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咽干顴紅,溲黃便干,舌紅少津,脈細數。 辯證:腎陽虛證,是腎臟陰液不足表現的證候.多由久病傷腎,或稟賦不足,房事過度或過服燥濕劫陰之品所臻。腎陰不足,髓減骨弱,骨骼失養,故腰膝酸痛;腦海失充則頭暈、耳鳴。心腎為水火相濟之臟;腎水虧虛,水火失濟則心火偏亢,致心神不寧,而見失眠多夢;相火妄動,則陽強易舉,心火不寧,擾動精室,而致遺精;婦女以血為用,陰虧則經血來源不足,所以經量減少,甚至閉經;陰虛則陽亢,虛熱迫血可致崩漏。腎陰虧虛,虛熱內生,故見形體消瘦,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咽干顴紅,溲黃便干,舌紅少津,脈細數等癥。 治法:滋補腎陰 方藥:六味地黃湯加味 生地,山藥,山萸肉,澤瀉,云苓,丹皮,知母,龜板等。 (二)腎陽虛 主證:面色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神疲乏力,自汗,陽萎,不孕,舌質淡,苔白,脈沉遲而尺弱。 辯證:此證多由素體虛弱,或年老久病或房勞過度損傷腎陽所致。腎陽虛衰,氣血運行無力,不能上榮于面,故面色晄白,陽氣不足,心神無力振奮,故神疲乏力。腎陽虛衰,不能溫養腰府及骨骼,則腰膝酸軟疼痛;不能溫煦肌膚則畏寒肢冷,自汗;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故陽萎,不孕。舌質淡,苔白,脈沉遲而尺弱均屬腎陽虛之象。 治法:溫補腎陽 方藥:金匱腎氣丸加味 附子,肉桂,山萸肉,山藥,熟地,云苓,丹皮,仙靈脾,仙茅等。 [中醫釋方] 六味地黃丸由熟地黃、山茱萸、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組成。 |
|
來自: 神醫圖書館318 > 《腎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