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交車的歷史變遷一、五十年代 (圖1)解放初期廣州的公共汽車 這是一張解放初期廣州公共汽車的照片,車身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木炭”的字樣。是的,當時因為汽油短缺,公共汽車只能使用木炭作為燃料提供動力。 (圖2)解放初期廣州東山1路車、2路車使用的道奇公共汽車 (圖3)解放初期上海27路公共汽車 同一時期在上海,公共汽車行業發展已經有了雛形??梢钥吹剑虾.敃r的無軌電車應該是全國最好的大型客車了。 (圖4)50年代廣州生產的木鐵結構華南牌木車廂客車 50年代的中國,初歷和平,百廢待興。人民的勞動生產熱情也是空前高漲。圖4攝于50年代廣州某汽車維修廠,這是中國自主生產出的木鐵混合結構客車。當然,由于當時美國的“禁運”,國內汽油供應短缺,此時的公共汽車動力還是木炭提供。到木炭都緊缺時,還燒過白煤。木炭車一直延續到60年代中期,有了大慶油田,才逐漸為汽油車所取代。 (圖5)50年代廣州中山五路 從上圖可以看出,50年代廣州人力車還在運營。這也表示當時公共汽車的運力還是遠遠不夠。有意思的是,在圖5的右邊我們可以清楚看到,50年代我國最早的交通紅綠燈控制亭,一名控制人員正在手動控制紅綠燈。 (圖6)50年代昆明景象 (圖7)50年代沈陽公共汽車 (圖8)50年代上海無軌電車 50年代首都北京的景象也差不多,在下面這張攝于1950年長安街的照片里,我們根本找不到任何汽車的影子。路面上全是人力車和自行車。50年代初,北京才有了第一批“大道奇”T234客車。 (圖9)1950年6月長安街街景 (圖10)北京五七型第一代公共汽車 (圖11)大道奇T234客車 (圖12)50年代北京公交車 (圖12-1)50年代北京公交車 北京建國初期公共交通的主力是始建于1924年的有軌電車。但在解放的時候,只有49輛電車勉強能走,將近100輛電車停在車場里,無法動彈。為了迎接新中國的誕生,經過半年的搶修,所有的電車終于又奔跑在了長安街上。 (圖13)50年代北京東長安街,北京飯店門前的有軌電車 (圖14)50年代北京有軌電車 (圖15)50年代行駛在北京科學路上的公共汽車 (圖16)50年代停在北京電子管廠門前的公共汽車 1956年7月15日,新中國第一輛解放牌卡車在長春開下生產線。1956年10月,第一批40輛解放卡車就運到北京,由北京客車廠改裝成了公共汽車。
![]() (圖17)50年代中期北京解放客車
二、六十年代 60年代廣州開始有了真正的柴油發動機結構大客車。這批車型是由匈牙利依卡路斯汽車廠制造、國家統一進口的,當時分配到了北京、廣州和上海等城市解決公共交通問題。下面這張圖是后來的車迷制造的經典依卡路斯車的模型。
![]() (圖18)60年代匈牙利產依卡路斯車型模型
![]() (圖19)60年代廣州無軌電車
除了依卡路斯和無軌電車之外,廣州60年代已經能自主生產鋼架客車了。
而在同一時期的上海,1963年8月,第一輛663型無軌電車駛上上海南京路街頭。
![]() (圖21)1963年第一輛663型無軌電車亮相南京路
![]() (圖22)60年代上海公共汽車廣泛采用煤氣做燃料
北京60年代公共汽車是以解放客車、捷克產斯柯達、依卡路斯和無軌電車為主。
![]() (圖23)60年代北京無軌電車
![]() (圖24)1964年3月11日一輛依卡路斯車行經雪后的西長安街
三、七十年代 70年代廣州依卡路斯退出了公汽的歷史舞臺。因為這款車柴油發動機結構落后,運轉時震動劇烈,剎車效果也不好,經常出事故。
![]() (圖25)1978年廣州某公交車站
70年代上海公交發展迅速:
![]() (圖26)70年代上海公交發展迅速
![]() (圖27)70年代末上海交通狀況
![]() (圖28)70年代上海多種公交車上路運營
![]() (圖29)1972年上海南京路上的無軌電車 70年代末各種現代公交問題開始凸現。人們更多的涌向城市,給城市公共交通帶來了不可避免的巨大壓力,公共汽車運力不足、車輛設計不合理、交通法規和設施不健全等等問題都開始變得尖銳。
![]() (圖30)70年代昆明的上海牌客車,乘客往往無法擠上車
![]() (圖31)70年代上海公交,人群擁擠
![]() (圖32)70年代末上海某簡陋的交通控制亭
![]() (圖33)70年代北京交通狀況
![]() (圖34)70年代北京街頭交通秩序混亂
![]() (圖35)1979年北京地安門大街,路面設施簡陋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喚醒了神州大地。古老的北京城里,無論是斯柯達還是老解放客車都已經服役了25年,已經到了車輛使用的極限。1984年,新設計的黃河客車終于出現在長安街上。
![]() (圖36)70年代末期行駛在北京長安街上的黃河客車
70年代末北京客車廠開始生產黃河牌BK670型客車,并于1978年開始在北京路面運營,直到2006年才全部退役。由于該車型有的車運行時間甚至超過了三十年,在民眾心中印象極其深刻,以至后來北京公共交通論壇的域名都被命名為了bk670.com。
![]() (圖37)1976年第一輛BK670型客車
![]() (圖38)北京客車廠產BK670型客車
![]() (圖39)北京客車廠產BK670型客車
四、八十年代 步入80年代的中國,改革開放逐漸深入,經濟開始起飛,人民生活水平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改變。這一時期公交車開始在全國普及,車型生產也開始全國有化,乘坐更舒適,車型更豪華、環保。80年代“自行車王國”開始顯露雛形,也是我國公共交通的一大特點。
![]() (圖40)80年代初公交車開始全國普及,圖為80年代開封公交客車
![]() (圖41)80年代鞍山無軌電車
![]() (圖42)80年代蘭州無軌電車終點站
![]() (圖43)80年代南昌八一大道無軌電車
![]() (圖44)昆明,80年代,行駛在武成路的2路公交車
![]() (圖45)1980年北京長安街東單路口,無軌電車和自行車流
![]() (圖46)1980年北京長安街上的交通狀況
![]() (圖47)80年代上海新閘路西藏路交通狀況 80年代公交的變化還在于隨著改革開放的推行,公共交通紛紛開始由國有轉向自營。1980年8月,北京公共交通局改為北京公共交通總公司,并于1989年組建了運、保分離的專業場,使公共電汽車的運營和保修走上了專業化、區域化管理道路。
![]() (圖48)80年代投入北京公交運營的黃??蛙?/center>
![]() (圖49)80年代北京開展“警民一家親”活動,可以看到當時的公交車內部結構設施
![]() (圖50)80年代北京103路無軌電車
![]() (圖51)1986年北京長安街,機動車和自行車行駛井然有序
80年代也是廣州客運業務大調整時期。1980年9月,廣州市郊縣交通運輸公司與原廣州市公共汽車公司部分合并調整,成立廣州市第二公共汽車公司。80年代廣州成立了旅游車隊,還在1985年引入了雙層巴士。
![]() (圖52)80年代廣州公交車
![]() (圖53)80年代廣州公交車
![]() (圖54)80年代廣州引進的雙層巴士
![]() (圖55)80年代停在廣州某公交總站的雙層巴士
80年代上海,大型鉸接車成為了緩解公共交通壓力的主力:
![]() (圖56)80年代上海群眾排隊等公交景象
![]() (圖57)80年代上海曹家渡,鉸接式公交車
![]() (圖58)80年代上海鉸接式公交車
![]() (圖59)80年代上海鉸接式公交車
![]() (圖60)80年代上海鉸接式公交車
![]() (圖61)80年代初的上?;疖囌荆ɡ媳闭荆? 五、九十年代以后 上世紀90年代之后,我國的公共汽車更加注重實用、環保和美觀,在各大城市里運行的公交車逐漸成為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圖62)廣州90年代的528路雙層巴士
![]() (圖63)90年代上海公交車
![]() (圖64)1991年天津公交車
我們也可以找到一些看起來并不夠現代時尚的車型,90年代時仍然在運行。
![]() (圖65)90年代北京22路公交車
![]() (圖66)90年代廣州某公交車站
![]() (圖67)90年代上海徐家匯改造以前
1990年北京亞運會時,接送運動員的客車:
![]() (圖68)1990年第十一屆北京亞運會接送運動員的客車
21世紀開始,各種嶄新、現代、環保的車型層出不窮,人們越來越關心生態環境,尤其是城市空氣質量,如何減少交通造成的環境污染。
![]() (圖69)2000年后在北京上路運營的“巡洋艦”
![]() (圖70)公交巨無霸21世紀初亮相北京長安街
![]() (圖71)昆明市嶄新漂亮的雙層巴士
公共汽車成為了城市的代言,成為城市不可缺少的名片:
![]() (圖72)昆明K1線路公交車,已經成為美麗的昆明的代言
![]() (圖73)2005年9月,氣勢恢宏的新式公交車行駛在北京天安門前
![]() (圖74)2003年廣州市街頭的雙層巴士
![]() (圖75)上海市豪華的雙層巴士公共汽車
從燒木炭的木鐵結構客車到冒黑煙的斯柯達,從第一輛中國人自己制造的大客車“解放”到今天現代化的豪華環保雙層巴士,60年間,中國的公交車用自己的滾滾車輪,見證了城市的點滴變遷,見證了祖國的滄桑巨變。我們相信公交的明天會越來越好,祖國的明天會更加富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