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邊無偉人:
有位女士找牧師咨詢。自訴多年前年輕青春年華,風華正茂時,嫁給了年長十歲的丈夫,說當時丈夫有多偉大,她有多崇拜他。婚后多年,他變了,沒有偉大了,反正沒有任何吸引力了。
女士問牧師:“這是怎么了,是不是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嗎?” 牧師說:“請跟我來。”
牧師把女士帶到一座高山前,問:“此山如何?”
女士答曰:“偉岸,高大,挺拔,秀美至極。”
牧師說,“跟我上山吧。”
兩人一路上山無語。走著走著,女士累了,乏了,路也不好走,開始了諸多抱怨。
等到了山頭,牧師問:“施主剛才看到的山呢?”
女士說:“這個山不好,都是碎石路,樹也沒長好。不過,遠遠看去,對面的山更美啊。”
牧師笑著說:“戀愛時,就想開始施主是遠看高山,施主的眼中滿是崇拜。結婚了,就是上山,施主看到的都是普通細節,到了山頂,施主眼中也只是看到另外一座山而已。”
“山沒有變。是施主的心變了。心變了,眼神也就隨之而變了。沒有了崇拜,山就不再偉岸。施主的抱怨越多,傷害就越多。”
“施主為什么能在山頂看到其他的高山?那是因為你腳下踩的山提升了施主的眼光而已。施主應該學會感恩,而不是抱怨。”
婚姻的境界:
一個姑娘和一個漢子成家了,姑娘的口味清淡,漢子無辣不歡。
姑娘常去父母家蹭飯吃。一天,姑娘的父親做的菜咸了些,母親一聲不響拿來水杯,夾了一筷子菜,將菜在清水里蕩一下后再入口。忽然,姑娘從母親細微的動作里領悟到了什么。
第二天,姑娘在家做了丈夫愛吃的菜。當然,每一個菜里都放辣椒。只是,她的面前多了一杯清水。漢子看著她津津有味的吃著清水里蕩過的菜,眼睛里有輕微的濕潤。
從此之后,丈夫也爭著做菜。但是菜里面已經找不到辣椒了。只是他的面前多了一碟辣醬。菜在辣醬里蘸一下。每一口,他都吃的心滿意足。
為了愛,也為了自己,他們一個堅守著一碟辣醬,一個堅守著一杯清水。他們更懂得怎樣堅守一份天長地久,細水長流的愛。
愛,一定需要相濡以沫的支持和理解。
有一次,和幾位朋友聊天,朋友講了這樣故事,朋友和同事出差到外地,晚上住在賓館,夜間十點左右,突然電閃雷鳴下起了暴雨。朋友同事披衣起床,兩手心不停的來會搓著,并自言自語道:“不知咱們那下沒下雨?”
朋友說:“應該不會下吧。”
朋友同事輕嘆一口氣,說:“唉,我老婆特別怕閃電打雷,只要雷雨天,她肯定膽小失眠。”
朋友同事一邊說著一邊撥通了電話,聽他在說:“咱家那有沒有下雨?”接著,朋友同事說:“那就早點睡,別看那些婆婆媽媽的電視連續劇哦。”
朋友同事合上手機,對朋友說:“謝天謝地,咱們那沒下雨。”
朋友講完這個故事后感慨的說:“前前后后,通話時間不到一分鐘。比起戀愛時期的“電話粥”,幾十秒的通話時間真是太短了,但是,就這幾十秒鐘,真是雋永如斯啊。”

有時我會不由自主的思索,“婚姻走到最后究竟會給我們留下些什么?”細細感悟慢慢品味后,我想這其中應該含有平平安安的日子,含有相扶相助的情感,含有相互關心用心呵護的親情,這就是婚姻的大境界。
婚姻不只是嫁一個男人或娶一個女人那么簡單,因為它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和一個自己所愛的人結婚。
第二重境界:和一個自己所愛的人及他(她)的習慣結婚。
第三個境界:和一個自己所愛的人及他(她)的習慣,還有他的背景結婚。
處在第一境界的夫妻,婚姻相對穩固。處在第二境界的夫妻,婚姻比較穩定。處在第三境界的夫妻,很少見到有離婚的。

在這個世界上,那些白頭偕老的人,一生基本上都結“三次”婚。
第一次是在飯店里,在親朋好友的恭喜和祝福中,與一個自己所愛的人結婚。
第二次是在家里,兩人經過幾年磨合,相互包容,互與對方的習慣結婚。
第三次是在家族里,與對方的各類的親情結婚。將自己的習慣情感融入到對方各類的親情之中去。
第二次和第三次結婚與第一次相比,有很多的不同。沒有隆重的婚禮,也沒有親朋好友來祝賀,唯一在場的是雙方的默契。
真正幸福的婚姻,往往都是發生在最后的兩次。

現在好多人結婚兩三年就離婚了,如果仔細的分析一下,就會發現:原因就是沒有把自己的婚姻從第一重推入到第二重境界。
大家都知道,沸騰的水能殺滅細菌。熱戀和沸水一樣,也能殺滅當事人身上的缺點和不足。
那些熱戀中完美無缺的白馬王子和小鳥依人的姑娘,進入婚姻這杯不溫不火的水之后,缺點和不足會像細菌一樣重新回來。
這時你必須跨入婚姻的第二重境界,和他(她)的習慣結婚,接納和包容他(她)的缺點和不足。否則,婚姻之花就會因為根系過淺而枯萎。
那些本來是非常恩愛的一對,就很少有人把離婚掛在嘴上。在心理上,他們已接受了對方性格中的不足。有的甚至還把對方的這種不足變成了自己的一種關懷。
這時的婚姻是甜蜜和溫馨的,呈現出的最大特點是寬容和互補。

然而,婚姻的溫馨并不能代表婚姻的穩固。穩固的婚姻還需要第三次升華,那就是與對方的各類親情結婚。
也就是說,把你對他(她)一人的愛擴展到他的父母和親友,并且在這種愛中,對婚姻有了智慧的領悟:
你的另一半不但屬于你,他(她)還屬于他的父母和朋友,甚至還屬于他(她)自己,婚姻一旦進入這種境界,也便進入禪定的狀態,想分開都非常難。
在愛情的世界里,許多男人往往誤解婚姻就是娶一個女人,而忽略了還要娶過來女人自身的追求,以及女人身后的背景。
許多女人誤解婚姻就是嫁給一個男人,而不知道還要嫁給這個男人的習慣和性格,以及這個男人背后的家族。這種認識上的錯誤,讓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看到了不少破碎的婚姻。
學會接受和放下,才能將幸福進行到底!請我們珍惜彼此,珍惜現在,珍惜這份永遠!

生活中簡單的故事領悟到深刻的道理:
那晚,他正和朋友在包廂和朋友唱歌,聲音很大。朋友的手機響了,朋友表情怪異的接著電話,并說:“好,他在,我給他。” 然后朋友將電話遞給了他。是妻子。妻子說:“打你電話不接,只好打到你朋友的手機上了。” “你有什么事嗎?”他強壓著怒火問到, “沒事,就是看你沒接電話以為你有什么事了,想問問你幾點回家。” “要是沒事的話你先睡吧。”他生氣的掛了電話。 朋友一陣玩笑,“你老婆可真惦記你啊,快給我們講講啊,你有什么秘訣讓你老婆這樣緊張你。”朋友善意的玩笑,卻讓他感到無比恥辱和無地自容,這樣的老婆,真是丟盡了自己的面子。 那個晚上回到家,他借著酒勁,對妻子大吼起來:“我是個男人,我也有自己的生活和隱私,請你不要隨便干涉,你有什么權利啊?….”說完他沖進客廳,并用勁關上門。

是的,他厭倦了妻子這樣的糾纏。這樣的糾纏,就如同一根橡皮筋,時刻拉著自己,他稍遠點就感受到那緊迫的束縛,這樣的感覺,讓他厭倦和疲勞,慢慢的他開始有了逆反心理,出去應酬更加頻繁了。 再給妻子請假時,他由原先的小心翼翼變得理直氣壯。妻子嘮叨糾纏的苗頭剛剛出來,他便死死的按下去。 “說了跟朋友吃飯,朋友多了去了,我不能把每個人的名字都給你說一遍吧,再說,說好了誰誰去,但到時候還有變化吧…”他一番冰冷的話,果然讓妻子有些收斂。 “那幾點回來?”妻子的聲音也弱了下來。嘿嘿,他暗自樂了。還真是,人家說,婚姻就是翹翹板,你上來,他就下去,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還真是沒錯。
“幾點回來,這個可說不準,誰知道臨時有什么安排呢,你早點休息,不用等我回來。” 他比以前回來的更晚,妻子還是等著他,為了避開妻子的嘮叨與糾纏,他每次回來只在臥室門口探一下腦袋說:“我這會睡不著,看會書就睡書房了。”說完,就一頭鉆進了書房。

這樣的生活讓他感覺很輕松,想出去應酬就去,回來晚了就晚了。不再有糾纏不再有追問不再有嘮叨,渾身都利索,要多輕松又多輕松。再后來,他更加放松,出去應酬只給妻子發一條簡訊:今晚我和朋友出去吃飯。 最初妻子還會把電話打過來問,“又要出去吃飯嗎?” 他便立刻不耐煩的說:“不是發短信了嗎?沒收到嗎?那還問啥?” “這周都出去三次了。”妻子在電話里小聲嘟囔著。 “好了,好了,我掛了,”他根本不給妻子問下去的機會。他徹底獲得了自由,一條簡訊,便一切都搞定,哪怕和朋友在外面徹夜狂歡再也沒有心理負擔了。

那天,幾個哥們約好了飯后去洗浴城修腳,后來就都睡著了,醒來的時候,和他一個包廂的哥們正手忙腳亂的換衣服,手里握著電話,一副驚惶的樣子,不停的對他說:“壞了,壞了,睡過了,剛看手機,老婆都打了八個電話,發了四條短信,我得趕緊回去。” 他不由的掏出自己的手機來看,屏幕干凈,沒有未接電話,沒有未讀簡訊。那一刻他忽然有些失落,覺得哪怕是一個未接來電,即使不是老婆的也好吧。正想著,那哥們的手機又響了,他聽見他說著,“噢,噢,我回去給你解釋好嗎?我馬上回,現在就回。”他問哥們,“你老婆的?”哥們說:“這大半夜的,除了老婆,誰還會不睡覺打電話給你啊。” 看著哥們走了,他也穿戴整齊的回了家。

妻子已經睡著了。他用睡書房的方法躲避妻子之后,妻子也漸漸不再等他,他輕手輕腳的站在臥室門口,聽見妻子熟睡的呼吸聲,他突然很想叫醒妻子,告訴妻子自己在洗浴城睡過了,差點就睡到了天亮。這樣想著,他就坐到了床邊推了推妻子。 “我回來了。” “噢,”妻子睜開眼睛答了一句。 “我今天和王勇他們去洗腳了,” “噢。” “差點還在那里睡過了。” “噢,知道了。”然后妻子轉過身去又接著睡。 那一刻他說不出心里的滋味,酸澀難言,還有惆悵和失落。 再有聚會時,他又開始給妻子打電話,“我晚上和朋友出去吃飯。”“噢,知道了。” 他還想接著告訴妻子都有誰,但妻子已經掛斷了電話,妻子已不再關心這些了。

他縱然想說,妻子也已不愿意聽了。 “怎么會變成這樣子呢?她不是喜歡糾纏嘮叨自己嗎?怎么自己要講她都不要聽了呢?”玩樂時,他的心情也變了,以前恨不得關了手機痛快喝酒,現在時不時把手機拿出來看一下,似乎在期待著什么。 每每席間有人的電話響起,看一下來電說:“老婆的”然后就出去接電話了,他忽然覺得那個人真幸福,有人纏著,有人惦著,有人嘮叨著,自己在家中在妻子心中的分量和重要性才能顯現出來,而他不被妻子纏著嘮叨著已經很久了。 那期間,他只是迫切著感受著自由的幸福,卻不知道他和妻子的疏離也隨著他的自由一起到來的。確切的說是妻子對他的疏離,那些妻子曾經和關心在意的問題,現在他早已放棄了,這種放棄,也是一種感情交流的中斷。

是的,當他握著手機,看著屏幕安靜黯然的那一刻,他忽然想到了“中斷”這個詞,手機就在他的手里,他卻失去了妻子的信號。 他走出了包廂,給妻子打了個電話。 “我一會就回去呢,你在干嘛呢?” “噢,我已經睡了。” 他悻悻的掛了電話,心里彌漫著一片惆悵。 這時,他看見過道里一個男人捂著一個耳朵,正大聲說著:“放心,我不會喝多的,我真的是和大學同學在一起,不信我可以讓王凱接電話。好,吃完飯就回家,不唱歌也不洗腳。好,十一點前我保證到家好嗎?” 他忍不住笑了。電話的兩端,一個拼命解釋,一個拼命糾纏,是一種緊密的力量把這樣的兩個人連在了一起,系在了一起。多溫馨啊,多好啊,一個拽,一個跑,彼此因為對方感覺到了自己的存在,不空虛,不寂寞,普通的夫妻,普通的女人,那些油煙醬醋的日子,不就是因為這些糾纏而有滋有味嗎? 而一個平凡的妻子,她對丈夫的那些依戀和需要,多半就是用這些糾纏和嘮叨表達了出來。 生活中怎么能失去最親密之人的糾纏嘮叨呢?把糾纏嘮叨剔除干凈了,一個普通的男人和女人,還能有多少瓜葛呢?平凡的婚姻里,糾纏的含義就是和你在一起,嘮叨的含義就是關心呵護著你。 用這糾纏和嘮叨,讓你知道我的存在,讓你知道我在你的生活里,你在我的日子里。他猛然的想到這個很有哲理的句子,眼睛里同時蒙上了一層薄霧。雖然他已經失去了這親密的糾纏,但他想從現在起,開始糾纏妻子,一直糾纏到老。

這就是愛情,當一個女人不再對你吼 ,對你鬧,對你發脾氣,管你這管你那時,當她對你的一切沉默時,你真的在她心里已經失去了那個不可或缺的地位了。 縱使她還愛你,但是有些東西真的變了。糾纏、看似很煩,其實真是最幸福的。 以前,別人糾纏我,我寧愿把電話放到音響那或改為靜音,繼續自己的事。直到某一天不再有無數的電話和信息了,我才知道,他(她)已經放棄了。那時覺得心里填滿了空虛和惋惜。 現在的我,不時的會對我的愛人要求這要求那,管管這管管那,現如今的我們都是處于糾纏和被糾纏的幸福中。 朋友,請一定要懂得珍惜那個對你發脾氣的人、珍惜那個對你嘮叨的人、珍惜那個對你糾纏的人。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沒有人再對你好了。也不會有人會管你這么多了。不要讓你從她的心里變成可有可無的人。僅此而已。 借此祝愿天下有情人,學會珍惜,懂得珍惜。珍惜那個你看起來很煩的那個人。一旦失去了,就不會再有人如此這般對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