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就是境界 學校的領導關鍵是教育思想的領導,教育理念的指引。而先進的教育思想來源于校長崇高的理想和境界,沒有崇高的理想和境界,校長就可能陷入功利主義的泥淖中,不能自拔??梢哉f,校長的境界有多高,學校辦學思想的層次就有多高。而校長崇高的境界又來自高遠的眼界,從某種意義上講,眼界就是境界,校長的眼界有多高,境界就有多高,反之亦然。一個優秀的校長不但要目光遠大,眼界高遠,更應境界崇高,有遠大的教育理想和抱負;更應淡泊名利,超凡脫俗,不搞短期行為,不搞急功近利,一心一意為民族的大業、國家的命運著想,對學生的終生幸福發展負責,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嚴格按教育規律辦事,同一切違背教育規律的思想和行為作斗爭,為教育的理想奮斗終生。修養、素質的不同,決定著校長眼界、境界的高低。 思路就是出路 許多學校辦學沒有效益,校長苦于找不到發展的出路,其原因就是缺乏思路。在企業界,思路就是出路,出路就是財路,出路就是效益。運用到教育界也是同理,沒有思路學校就沒有發展的出路,就沒有騰飛的機遇。思路從哪里來?它來源于科學的發展觀,來源于不斷的自主創新,來源于對學校情況全面的系統思考。校長要有思路,首先要搞好文化診斷。校長要率領教師運用科學發展觀,高屋建瓴地對學校的過去、現在進行系統的思考,從學校發展的軌跡中總結出學校值得繼承發揚的優秀文化傳統,即 “ 學校精神 ” ,進而對學校的文化資源、人力資源、物力資源、社會資源,對學校的客體形象、組織形象、內形象、外形象,對學校的辦學優勢與劣勢做出系統、科學、全面的分析和評價。其次要搞好論證,對學校的共同愿景、辦學理念、辦學目標、辦學模式、辦學特色、管理機制、隊伍建設、發展策略、戰略步驟等進行論證;對學校的精神力、執行力、感知力等系統進行梳理和設計;對學校的理念文化、組織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等進行分析和整合,最后找出 “ 創新點 ” ,形成思路和規劃。在論證的基礎上,校長要找到能引起學校發生持久根本性變化的 “ 發展點 ” 、 “ 杠桿點 ” ,即 “ 創新點 ” ,進行自主創新,避開同質化競爭,走 “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 ” 之路,或科研興校,或特色立校,或質量強校,或機制活校等等,最終形成一條適合學校發展的思路,做出短、中、長規劃并付之實踐,使學校盡快實現跨越式發展。 有為才有位 有些學校的校長和干部,總怕失掉自己的位置,總感底氣不足,常為自己沒有威信而苦惱,究其原因,就是沒有明白 “ 有為才有位,有為才有威 ” 的道理。一個領導干部如果缺乏創新精神和敬業精神,工作上因循守舊,謹小慎微,怕吃苦,怕奉獻,就不會有大的作為,就不會在群眾中有較高威信,就可能丟掉自己的位子。如果眼睛只盯著位子、票子、車子、房子,最后只能丟掉 “ 威 ” 字和 “ 位 ” 子。有為才有位,有位是為了更好的有為,因此學校的領導和干部應勤修德、重修養、常修行,做到有位就作為,有位更有為,有為更有威,無為就讓位,真正發揮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為學校的發展和人民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