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
【別 名】玄及,會及,五梅子,山花椒,壯味,五味,南五味子,南五味,北五味子,北五味,華中五味子,面藤子,血藤子。
【商品名】分南北五味子。以北五味子為上品。
神奇的五味子:
功效:養(yǎng)肝最上品
斂肺,滋腎,生津,收汗,澀精。 治肺虛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盜汗,勞傷羸瘦,夢遺滑精,久瀉久痢。
(1)斂肺止咳:用于肺腎兩虛之虛咳、氣喘,常與補腎藥合用。
(2)澀精止瀉:用于遺精、久瀉。[4]
治遺精常配桑螵蛸、煅龍骨;治久瀉常配肉豆蔻、芡實。
(3)生津斂汗:用于陰液不足之口干渴、盜汗,常配麥冬、生牡蠣。
(4)凡一切氣血耗散之休克、虛脫,皆可配補藥用之。《本經(jīng)》:主益氣,咳逆上氣,勞傷羸度,補不足,強(qiáng)陰。
傳說故事:
相傳,很早以前,長白山腳下有位名叫苦娃的孩子,自幼父母雙亡,靠給人放牛做雜活度日。常常挨餓受凍,稍有疏忽,便遭毒打。幾年下來,苦娃骨瘦如柴不成人樣,連走路都沒有了力氣,被人扔在荒山野嶺的樹林子里。精疲力竭、氣息奄奄的苦娃不知睡了多久,慢慢睜開眼睛,只見身旁一株株藤蔓相連蔥蔥郁郁,一串串紅里透黑散發(fā)著清香的果子掛滿枝條。苦娃餓得難以忍受,見到果子便隨手摘了一串塞進(jìn)嘴里,只覺得甘、酸、辛、苦、咸五味俱全,非常爽口,苦娃只感到精神煥發(fā),氣順心暢,苦娃的病竟然被這些野果子治好了。消息一經(jīng)傳開,窮人們不管患了什么病,都來摘果子,用這果子消除百病。因這果子具有五種味道,人們便稱它為“五味子”,沿用至今。
養(yǎng)生方帖:
1、止咳化痰丸:成份:麻黃8g、射干7.5g、陳皮7.5g、百部(炙)7款冬花(炙)4.5g、半夏(姜制)7g、桔梗7.5g、五味子3g、豬牙皂5g、干姜5g、甘草3g、葶藶子7.5g、細(xì)辛2.5g、紅棗3g、郁金4g。功效:止咳化痰,平喘。用于哮喘,痰盛,氣急喉鳴等。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粒,一日2~3次,溫開水送下。[9]
2、治五更瀉:五味子9克,補骨脂9克,肉豆蔻6克,吳茱萸6克,棗肉6克(將大棗、生姜同煮爛,去姜)。制成丸劑,每丸9克,每天兩次,淡鹽水送服。主治療脾腎陽虛所致之五更瀉。
3、治小兒遺尿:五味子、五倍子、菟絲子等分研末,用水調(diào)成糊狀,敷臍,次日清晨除去。
4、治神經(jīng)衰弱,疲倦乏力:五味子90克,炒熟研末,用白酒500毫升浸泡72小時。每次服10毫升,每日兩次;或五味子30克,山茱萸12克,炒熟研末,米湯送服。
5、治體虛多汗:五味子、麥冬各9克,牡蠣12克。水煎服,一日一劑。
6、治慢性支氣管炎:五味子3克,苦杏仁3克,甘草3克,麻黃3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7、補益五臟、延緩衰老:五味子一兩、北芪一兩、南北杏各五錢、排骨半斤、蜜棗五粒,用清水十二碗煲兩小時。
8、治肺結(jié)核、咳嗽氣急、盜汗遺精:遼五味子9克,女貞子9克,甘草6克,水煎去渣,一日3次分服。
9、常飲可治老年人陰虛內(nèi)熱、口燥咽干:五味子5克,西洋參2克,開水浸泡代茶飲。
10、治神經(jīng)衰弱、心悸不眠:五味子6克,茯苓、菟絲子各9克,水煎去渣,加蜂蜜,一日分2-3次服。
11、生脈散:人參10g,麥門冬15g,五味子6g。加水煎湯服。
源于《內(nèi)外傷辨惑論》。本方以人參益氣生津,五味子益氣生津、斂肺止汗,麥門冬養(yǎng)陰生津。用于氣陰不足,體倦自汗,短氣懶言,口渴咽干,脈虛無力;或久咳傷肺,氣陰兩傷,干咳短氣,自汗。
12、五味子膏:五味子250g,加水適量,煎熬取汁,濃縮成稀膏,加等量或適量蜂蜜,以小火煎沸,待冷備用。每次服1~2匙,空腹時沸水沖服。
源于《本草衍義》、《醫(yī)學(xué)入門》。五味子有補氣斂肺、祛痰止咳和補腎澀精的作用,故可有不同的用法。用于肺虛咳嗽、短氣;或腎虛遺精、滑精、虛羸少氣。
13、五味子散:五味子18g,吳茱萸6g。一同炒香,研為細(xì)末。每日2次,每次g,米飲送服。
源于《本事方》。本方用五味子補腎固澀,吳茱萸散寒燥濕。用于脾腎虛寒有腹瀉,久瀉不止。
14、五味子湯
15、五味子湯: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五味子(一錢) 杏仁(炒,去皮尖,一錢) 桂心(一錢) 防風(fēng)(去蘆,二錢) 甘草(炙,二錢)赤芍藥(二錢) 川芎(二錢) 川椒(三分)
功效與作用:治肺經(jīng)受病,多汗惡風(fēng),時咳短氣,晝瘥夜甚,其壯偃臥胸滿,息促冒悶,風(fēng)中于肺也,其鼻兩邊,下至于口,上至于眉白色,急灸肺腧百壯,若色黃,其肺已傷,化而為血,不可治也。若妄撮空指地,拈衣摸床,如此數(shù)日必死矣。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鐘,煎至一鐘,不拘時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16、五味子湯: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五味子(二錢)、麥門冬(去心,二錢)、人參(三錢)、杏仁(一錢.去皮尖)、陳皮(二錢)
功效與作用:治傷寒喘促,脈伏而厥及汗下后氣閉咳血。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鐘,生姜七片,紅棗三枚,煎至一鐘,不拘時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17、五味子湯:《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八
處方:五味子、桔梗、紫菀、甘草、續(xù)斷各6克、地黃、桑根白皮各15克、竹茹9克、赤小豆15克
制法:上九味,哎咀。
功效與作用:治咳嗽,唾中有膿血,痛引胸脅。
用法用量:以水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摘錄:《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八[10]
18、五味子5克、金櫻子5克。開水浸泡代茶常飲。用于遺精、滑精、早泄、腰酸、神疲、盜汗。
19、五味子3克、罌粟殼1克、款冬花5克、黨參5克。開水浸泡代茶常飲。用于肺氣耗散,肺失宣降的慢性支氣管炎。癥見久咳不已,氣少懶言,痰少清稀,頭暈神疲等。
20、五味子10克、小茴香3克、豬膀胱1個。共用水煮熟,食鹽調(diào)味,食膀胱并喝湯,2日1劑,連服數(shù)劑。用于小兒遺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