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近年來堅持科研與生產的緊密結合,在湖州地區最大的魚苗(種)生產企業湖州市錦山魚種場等的配合下,在養殖新品種的開發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繼2004年省內首次突破赤眼鱒的人工繁育、2005年國內首次突破鱤魚的人工繁育,為我省增添兩個淡水養殖新品種后,今年又突破了斑點鱸和光唇魚的人工繁殖。
斑點鱸學名黑莓鱸,屬日鱸科,莓鱸屬。該魚原產于美國,體形側扁,形似我國的鳊魚,頭背部為橄欖色,或灰綠色,兩側腹部為銀灰色,在頭部和體側有不規則的黑斑,體色鮮艷。
據有關資料報道,該魚喜棲息于平靜的湖泊里或池塘里,特別喜歡群棲于清澈緩慢的流水中。經人工養殖馴化,也能適應在稍肥的池塘里生長。該魚生存水溫為1—38℃,當水溫在15—25℃時,食欲最佳,生長亦快。斑點鱸在美國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游釣魚類。其肉質白嫩、鮮美,也是一種名貴的食用魚類。在廣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區市場售價在每公斤80—90元左右。該魚可進行池塘專養或套養。專養的放養密度為每畝放養體長3cm的夏花1500—2000尾,同時混養20cm/尾的鳙魚30尾,以控制池塘水質。若與其他魚類混養,或在養蝦、蟹、甲魚等池塘內混養,每畝可放養體長3cm的斑點鱸200尾左右。該魚性情溫順,易捕撈,食性雖以動物性餌料為主,但2—3cm的魚苗經人工馴化后可以攝食人工配合飼料。在養殖過程中,主要投喂冰鮮雜魚漿、顆粒飼料等,飼料的粗蛋白含量要求在35—40%左右。一般當年個體可達0.3公斤左右。
光唇魚屬鯉科、鲃亞科、光唇魚屬,與同屬的厚唇魚俗稱為石斑魚。該魚廣泛分布于我省各大水系上游丘陵山區的大小溪流和海拔近千米的高山峽谷中的山澗急流中。刮食附生于巖石上的藻類,兼食昆蟲水棲的幼蟲。近年來,隨著“觀湖光山色,嘗溪中佳品”的生態旅游業的興起,光唇魚的身價倍增。全省各地紛紛開展了光唇魚工繁殖技術的摸索,但至今未見成功的報道。
我所經二年多的研究,突破了斑點鱸親本的培育和苗種的繁殖技術,實現了夏花魚種的批量生產。為我省淡水養殖提供了新的品種,也為休閑漁業提供了新的垂釣對象。在調查天然水域中光唇魚自然產卵條件的基礎上,采用“外源激素催產與仿生態促產相結合”的綜合技術措施,使光唇魚人工繁殖的小試取得成功,已獲得光唇魚苗種數千尾,催產率為60%,孵化率達88.2%。為下一步光唇魚的規模化生產奠定了基礎。
 
斑點鱸 光唇魚
(宓國強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