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氏關刺法與止痛四穴 【摘要】 謝繼光老師家傳針灸謝氏關刺法治療各種痛癥、痹癥,多能應手而效。關刺即針刺骨節旁與筋肉交界處,近取與遠取常配合使用。止痛四穴屬于關刺的遠端取穴,即三間、后溪、太白、束骨四穴,左痛取右,右痛取左,若遇頑固疼痛及左右均痛,則左右共八穴皆取之。治療局限性慢性疼痛,須配合關刺近取。虛癥關刺宜補法淺刺,多取健側,并加用臍周四邊穴大補元氣。謝氏關刺法常與多針法相結合,數針共作用于一穴,以增強療效。 【關鍵詞】 我師謝繼光副主任醫師是針灸世家,從醫40余年,在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中醫院針灸康復科工作,1997年被評為廣元市名中醫,已退休。他師從其父四川省名老中醫謝永剛,擅長針灸、針刀、浮針、埋線、刺血。謝老師常說:“我們針灸醫生必須具有高度的整體觀念,善取遠端,善用痛外治痛,切勿只針患處?!睒O為重視應用關刺法治療各種痛癥、痹癥,無論肩頸腰腿疼痛還是頭脅胸腹疼痛,應用謝氏關刺法多能應手而效,疼痛越劇其效越顯。對于關刺法的遠取與近取,頗有心得。 1 謝老師常說:“針刺治痛,當取骨節與筋肉交界處,通關過節,正當經絡中樞機之所在,尤以骨突之旁最佳?!边@種針刺骨肉之間的方法,就是《黃帝內經》中的“關刺” [1]。我們中華民族的老祖宗非常聰明,在兩千多年前就發明了功效卓著的關刺法,《靈樞.官針》載:“關刺者,直刺左右,盡筋上?!薄氨M筋上”即筋肉的盡端,筋肉會于骨節,四肢筋肉的盡端都附著于關節旁,針刺此處骨肉之間,名為關刺。關刺多用于治療痛癥、痹癥[2],其中大有玄機,奧妙無窮。關刺不僅可近取,還可遠取。近取與遠取常配合應用或交替使用。關刺法我們每日必用,頗有感悟。 2 3 止痛四穴善治急性疼痛、廣泛性疼痛、頑固疼痛及劇烈疼痛,如遇局限性慢性疼痛,則應加上關刺近取,以疏通局部患處經絡氣機,祛邪除痹[3]。如四肢痹痛,可在痛處旁或直上直下方的關節邊緣與筋肉交界處關刺。(試以拇指按壓此處,疼痛常可立即暫時減輕或消失。)如膝關節或下肢陽明經部位疼痛,可在足三里上方與骨交界處關刺;肩周炎可根據疼痛部位在肩關節骨突下骨肉交界處關刺;肘關節疾患可在曲池外側骨肉交界處關刺;前臂麻木疼痛,??稍跇锕切☆^下方關刺;腕關節疾患可在外關下方與骨交界處或養老穴關刺[4];三叉神經痛可在下關至顴聊之間顴弓下緣排針關刺。 關刺僅針局部及臨近,一般病痛可愈,如遇久病頑癥,療效常不持久,必須與止痛四穴配合使用或交替使用,關刺近部取穴與關刺遠部取穴應當結合應用。 脊柱相關疾病,即脊柱源性疾病,均可在脊椎骨旁關刺之,謝老師認為,華佗夾脊歷經千古而久用不衰,與華佗夾脊位于脊骨之旁骨肉之間密切相關,針刺華佗夾脊也屬關刺法。華佗夾脊關刺療效確切,功效卓著,但椎旁淺刺則療效甚差,針刺深度必須到位[5],病重者可用多針法,椎旁每穴2-3針。頸椎病除了椎旁關刺之外,還可在枕骨下緣與頸肌交界之際關刺之,如頸痛或頸性頭暈頭痛可在頸枕之間橫行排針關刺。 實證用關刺,針刺宜深,手法宜重;若逢虛癥,宜用補法,針刺宜淺,手法宜輕,多取健側,不針或少針患側。如止痛四穴,位于肢端,針之頗痛,針感強烈,體虛者止痛四穴僅針0.5寸至1寸深即可。治療虛癥,應用謝氏關刺法時多與謝老師家傳的臍周四邊穴相配合,因臍周、臍下乃丹田元氣所聚之處,此處各穴均具有大補元氣之功,善治一切虛證。臍周四邊穴的定位:臍旁左右旁開一寸,臍上一寸(水分),再左右旁開一寸,臍下一寸(陰交),再左右旁開一寸,加關元、氣海共10穴,均用補法針之。關刺治療虛癥,無論近取遠取,均可加用臍周四邊穴。 止痛四穴與臍周四邊穴相伍可減輕晚期癌癥所致疼痛,有時療效甚至出乎意料之外。如陳??,男,62歲,2008年7月29日來診。主訴:右脅疼痛半年,進行性加重,并逐漸擴展至脅肋背腹均劇痛。B超檢查:肝右葉實質性占位約12*10cm,確診為晚期肝癌。患者劇痛難耐,入夜尤甚,痛不欲生。多次注射杜冷丁后產生耐藥性,藥效遞減,僅能短暫止痛。為其針刺止痛四穴加臍周四邊穴后,疼痛明顯緩解,雖仍有痛感,尚能耐受,遂每日針治一次,維持療效達兩月之久。如鄭??,女,57歲,2007年10月15日來診。主訴:吞咽困難已7月,胸背疼痛已3月,并進行性加重。經胃鏡檢查確診為晚期食道中下段鱗狀細胞癌。因受劇痛折磨,患者自稱生不如死。多次注射杜冷丁后產生耐藥性,藥效遞減,僅能短暫止痛。為其針刺止痛四穴加臍周四邊穴后疼痛緩解。遂每日針治一次以維持療效。治療期間,兩位晚期癌癥患者均稱針刺之療效超越杜冷丁。雖無力回天,均在數月后病亡,但止痛四穴加臍周四邊穴減少了癌癥痛苦,提高了臨終前生存質量。 5 多針法能明顯提高針刺的有效刺激量,為了實現高效、速效、久效,謝氏關刺法常與多針法配合使用。多針法來自《靈樞.官針》篇,即傍刺、齊刺、揚刺。謝老師多年來極為重視多針法,曾在《中國針灸》1992年5期發表了《多針法治療關節痛117例療效觀察》一文,認為此法數針共作用于一穴,增加了針刺的刺激量,增強了祛風驅邪、活絡通痹的功效[6]。1996年學習了針刀之后,謝老師認為多針法與針刀有相近之處,均可解除粘連,減張減壓,可以把針刀醫學的理論與實踐經驗引用到針灸上來。此后,臨床應用關刺加多針法更為普遍,從一穴2至3針、4至5針逐漸增加。如遇病情特別頑固,或皮下有結節,或壓痛區面積較大,可增加至一穴7至8針,甚至于十余針,成為關刺密集針,關刺密集針的刺激量甚強,宜隔三日或每周一次。 如謝??,男,61歲,2009年1月7日來診。主訴:頸痛項強,頭暈頭痛已三年。C5椎旁有一花生米大結節,壓痛明顯,歷經針灸、中西藥物久治不愈,曾建議針刀,因畏懼而被其拒絕。X片檢查:頸椎生理曲度變直,C5椎體前緣見唇樣骨質增生,C6、C7鉤錐關節增生變尖,診為頸椎骨質增生癥。遂用關刺加多針法治之,在其椎旁結節上每次針入十針,0.6-0.7寸深,每周一次,5次大減,治療中有兩次加用止痛四穴以鞏固療效。經8次治療后椎旁結節消失,頸痛項強、頭暈頭痛諸癥亦完全消失。 如周??,男,36歲,2009年10月13日來診。主訴:左側臀部上方骶骨下緣頑固性疼痛已五年,疼痛頗劇,甚為痛苦。腰椎、骶骨、骨盆X片、CT片無異常發現,診為臀肌筋膜炎。曾經針灸數十次無效,曾建議針刀,因畏懼而被其拒絕,遂用關刺加多針法治之。在其左側臀部上方骶骨下緣發現明顯壓痛區,約3X4cm大,遂用關刺加多針法深刺之。一次針入15針,針距僅2-3mm,隔三日一次,2次大減,6次而愈,其中三次加用了止痛四穴。 6 小結 謝繼光老師家傳謝氏關刺法與止痛四穴,廣泛應用于治療各種痛癥、痹癥,療效頗佳。關刺即針刺骨節旁與筋肉交界處,近取與遠取常配合使用。止痛四穴屬于關刺的遠端取穴,即三間、后溪、太白、束骨四穴,左痛取右,右痛取左,若遇劇烈疼痛、頑固疼痛及左右均痛,則左右共八穴皆取之。治療局限性慢性疼痛,則須配合關刺近取以通經除痹。虛癥用關刺法宜補法淺刺,并加用臍周四邊穴大補元氣,此法可減輕晚期癌癥所致疼痛,有時療效甚至出乎意料之外。久治不愈的頑固性頸、腰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多為虛實夾雜,督脈不足,若醫者反復深刺、強刺激督脈及其周邊,虛其已虛之氣,其病難愈,可用臍周四邊穴調任治督,大補元氣,與止痛四穴相伍,多能縮短病程,提高療效。謝氏關刺法常與多針法相結合,數針共作用于一穴,增加刺激量,增強祛風活絡通痹之功。無論肩頸腰腿疼痛還是頭脅胸腹疼痛,應用謝氏關刺法多能應手而效,疼痛越劇其效越顯。 關刺法是祖國醫學遺產寶庫中的明珠,應當努力發掘,提高創新。 參考文獻 [1]周建偉,程玲.《內經》刺痹法臨床應用心得[J].四川中醫.2007,25(4):26~27 [2]河北醫學院.靈樞經校釋[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 [3]謝繼光,《內經》針灸治療痹癥的論述[J].上海針灸雜志.1990,9(1):35~37 [4]陳玉華,恢刺、關刺治筋病[J].針刺研究,1993,18(1):6~7 [5]張冷,黃麗萍.關刺療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24例[J].吉林中醫藥, 2007,27(6):40 [6]謝繼光,多針法治療關節痛117例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1992,12(5):17~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