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3K黨舊事 來自紐約市的男子格蘭登·克勞福德是3K黨成員。今年6月,他因制造X光殺人機被聯邦調查局發現,并將面臨15年刑期。3K黨,這個即便在美國本土也久未提起的名詞,現在如一個重來的幽靈,再次吸引了人們的注意。
2012年的春天,格蘭登·克勞福德要求3K黨領袖提供技術和設備支援,以完成一個瘋狂的計劃:制造X光殺人機來暗殺奧巴馬。 今年發生的波士頓爆炸案,讓克勞福德更覺得正是因為奧巴馬對移民美國的穆斯林審查不嚴,才會導致慘案的發生。 幾經周折,他拿到了制造X光殺人機的各種零部件,并花費了數個月時間設計并制造出了一個X光射線武器裝置:這個裝置能夠被遠程引爆,并可釋放大量輻射物質致人死亡。克勞福德將這臺X光機稱之為“廣島電燈開關”。他企圖將此X光射線武器裝置隱藏于一臺卡車內發動襲擊。 克勞福德計劃:在6月18日與助手弗格特會合,并在通用電氣公司完成此殺人裝置的最后組裝。但結果被聯邦調查局發現。兩人被控犯有“陰謀向恐怖分子提供物質支持罪”,并將面臨15年刑期。 3K黨起源 1865年的一個夜晚,6個曾經參加過南方軍隊的美國南方青年,因為不滿北方聯邦軍隊對自己家鄉的管制,穿上了夸張的白色尖頂斗篷,夜晚騎馬在人口密集的街區飛奔而過。這一年正是南北戰爭結束的第一年,也是美國南方黑人獲得了解放的第一年。一些種族歧視人士把它作為一場發泄而紛紛效仿。人們后來把這種活動稱之為“KuKluxKlan”,“KuKlux”二字來源于希臘文KuKloo,意為集會,“Klan”是種族的意思。因三個字頭都是K,故稱3K黨。(另一說法是,這三個字原始字義是指手槍扣動扳機時三步驟聲響,為學習射擊時的口訣。) 在成立之初,3K黨多用歌舞等形式對抗北方政府。 從1866年到1867年,該組織成員開始破壞黑人的祈禱會,并且在夜晚闖入黑人住宅搶走槍支。這些行動部分帶有之前田納西州的“黃色夾克衫”、“紅帽”等自衛警察團的影子。1867年,3K黨在納什維爾召開大會,并發表了由前南方邦聯軍隊喬治·高登準將起草的章程,開始發展成為一個全國性組織。數周后,曾做過奴隸貿易的前邦聯軍隊將軍內森·貝福德·福瑞斯特被選舉為首任全國領袖。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3K黨的目標是在美國南部恢復民主黨的勢力,并反對由聯邦軍隊在南方強制實行的改善黑人待遇政策。由于濫用暴力和私刑,它一直受到痛批。同時代的作家柯南·道爾在《福爾摩斯》里就曾描述過3K黨在美國的囂張行徑,在他筆下,作為嚴重的暴力犯罪團伙,3K黨成員謀殺了一個美國移民家庭的男丁。 但站在“美國南方”的角度寫小說的瑪格麗特·米歇爾,則在其名作《飄》里,對3K黨極力美化,書中的兩大男主角瑞特和阿什禮都是其中的成員。他們暗殺掉南方激進的黑人領袖人士和同情黑人的白人后,會留下三張撲克牌“K”,瀟灑地飄然遁去。 不僅如此,瑪格麗特·米歇爾還借女主角斯嘉麗的嘴表達了自己這樣的觀點:黑人奴隸不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北方人所謂的“解放”其實是把他們推入了火坑。也因為如此,普遍人認為的“種族歧視”理論在《飄》里反而成了“種族主義”的保護傘。瑪格麗特也遭到了痛批。 3K黨是個什么樣的組織呢? 歧視與暴力 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后,南方諸州在社會和政治上經歷著劇烈的變革。當地的白人將之視為對其種族優勢地位的威脅,因此企圖抵制這種變革。由于國會通過了實現種族平等的法令,因此南方白人的代表民主黨無法通過立法來維持白人一直以來的地位。3K黨的主要目標對抗憲政,希望能夠控制被解放黑奴的政治和社會地位,其中主要包括限制黑人的受教育權,發展經濟的權利和選舉權等。于是,暴力成為了3K黨實現目標的最重要手段。 對于在美國的黑人,3K黨下手很重:他們燒毀非裔居住的房子,并加以槍擊、毆打、強奸或是將他們吊死,他們甚至在南部公開發動鎮壓黑人的活動。在1868年9月的總統選舉的前幾周,路易斯安那和其他南部城市發生了駭人聽聞的慘劇,短短數周內,死傷人數超過2000人。 3K黨的第一任領袖福瑞斯特曾驕傲地宣稱3K黨在全美國擁有55萬男性成員,但實際上,福瑞斯特領導的全國性組織對于地方上自治度極高的3K黨成員并沒有太大的約束力。1869年,福瑞斯特匆匆忙忙宣布“該組織的活動已經超出了當初偉大的愛國宗旨,變成了危害公眾安全的犯罪行為”,下令解散3K黨。但是,這個命令收效甚微,3K黨早就開始失控了。 1871年,尤里西斯·格蘭特總統簽發了《3K黨和執行法案》,宣布該黨為非法組織,并且授權政府強行取締該組織的活動。 但在19世紀70年代的整整10年里,美國南方常常會出現這樣的場景:在夜晚,身穿白袍,頭套面罩的3K黨員,頂著一個尖尖的白帽子,在空場地中央豎起一排巨大的十字架,然后澆上汽油,點火焚燒,沖天的火光把漆黑的夜空照得通亮(這被3K黨人視為一種恐嚇的標志)。火光燃燒的時候,人群中發出了一片瘋狂的嚎叫聲:“絞死黑人!”“猶太人該死!”“白人萬歲!” 3K黨陰魂不散 美國第28任總統伍德羅·威爾遜總統讓士氣低迷的3K黨得到了一次逆襲的機會。 他的同學、作家托馬斯·狄克森寫了一部名為《同族人》的小說,小說“通過重現一段美好的民主黨歷史來革命性地改變北方人觀念”,深合威爾遜的政見,小說被拍成電影后,得以在白宮放映,并把名字改成了《一個國家的誕生》。 因為總統的介入,這部時長達3個小時的電影在民間影響很廣。遺憾的是,這部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具有真正意義的商業電影,由于對白人優越主義、對3K黨的極力美化,把貧窮歸罪于黑人或者猶太人,令3K黨的死魂再現。在洛杉磯試映時,片方還把廣告宣傳員打扮成3K黨員模樣,而在亞特蘭大正式首映時,重新集結起來的真正3K黨員已經開始走上街頭歡呼雀躍。有些地方,狂熱的南方觀眾甚至朝舞臺銀幕開槍。 造成3K黨復活的另一個原因,源自一場奸殺案。上個世紀初,在美國南方一家猶太人開辦的工廠里,廠主里奧·弗蘭克對其員工瑪麗·帕甘實施了性犯罪并謀殺了她。結果,在喬治亞州的一次充滿疑問的審判里,一群自稱“瑪麗·帕甘騎士”的人將弗蘭克從監獄劫走,動用私刑將其絞死。 案情最終真相大白,證據顯示真正的兇手是一名具有犯罪前科的黑人金姆·科恩雷,他是工廠的看門人,案發后有人發現他在洗一件帶有血跡的衣服。 一時間,群情激奮,各種聲音現諸報端。對于多數相信弗蘭克有罪的南方人來說,奸殺案與《一個國家的誕生》有著異常的聯系:因為他們將被害人帕甘聯想成片中為了避免被黑人強奸而跳下懸崖的女性角色弗羅蘭。因此,無論是猶太人還是黑人,在這起事件后,再次成為3K黨人攻擊的目標。 困獸猶斗 1915年,一些上了年紀的老3K黨員與私刑處死弗蘭克的“瑪麗·帕甘騎士”組織的成員在美國亞特蘭大附近的石頭山頂再建3K黨。其宗旨在于贏取以英國裔為主的新教背景的白種人族群對于黑人、羅馬天主教徒、猶太人、亞裔及其他移民的優勢地位。這個組織宣揚種族主義,并且實施私刑和其他暴力行為,并在美國公開運作,到了1920年代的巔峰時期擁有400萬成員,其中包括在各級政府機關中的政治家。 例如曾擔任美國總統的杜魯門,他曾交納了10美元加入3K黨,但是在一次會議上,反天主教的3K黨干部要求杜魯門如果再次當選郡法官的話,就不再聘請任何天主教背景的官員。結果杜魯門拒絕了這個要求,因為他的許多戰友都是天主教徒。最后他被迫退出了這個組織,并被退還了會員費。杜魯門在擔任美國總統后,對于民權維護作了許多工作,更讓3K黨對其恨之入骨。 1923年夏末,美國弗尼吉亞州3K黨參加了對黑人居民的仇殺活動,有100多名黑人居民被殺害;1946年7月,佐治亞州門羅市一個五口的黑人家庭包括腹中未出生的嬰兒,在河邊被一群3K黨成員槍殺;1964年6月,密西西比州費鎮,3名來自北方宣傳《民權法》的大學生,其中兩人是白人,被一群3K黨成員殘忍殺害;1964年7月11日凌晨,佐治亞州雅典市,路過此地的美國黑人軍官培尼中校被數名3K黨成員槍殺在自己的汽車里;1968年4月4日,美國著名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在孟菲斯的汽車館店二層陽臺向民眾演講時被一名3K黨成員槍殺…… 但3K黨的攻擊對象也開始展開反擊。例如在1958年的北卡羅來納州,3K黨成員在兩個結識白人的印第安人家中燃燒了十字架,并在附近舉行了3K黨的夜間集會,結果他們發現被數百名手拿武器的印第安人包圍了。最后雙方發生了槍戰,3K黨成員敗退。 政府方面也開始著手摧毀臭名昭著的3K黨,1964年,聯邦調查局開展了“反情報計劃”,試圖滲透3K黨組織。 一名在1979年打入3K黨內部的報社記者杰里·湯普森公開說,反情報計劃非常成功地摧毀了3K黨組織。3K黨內部兩個敵對的派系互相指責對方的領袖是聯邦調查局的臥底。而湯普森混入3K黨的時期內,汽車曾經被槍襲擊,他本人被黑人小孩公開叫罵,一次3K黨的集會也因為附近的軍事基地內的黑人士兵的搗亂而陷入混亂。3K黨的行動經常會遭到敵對的抗議,有時也會包括暴力行為。因為濫用私刑,3K黨更是站到了普通民眾的對立面,血腥的案件刺激了人們不斷尋求司法手段來打擊其發展。 2002年,美國政府發表了《美國的極端主義》,其中猶太人組織“反誹謗聯盟”認為:“如今,美國已經不再存在3K黨這樣的組織了。僅僅存在一些分散、地區性的小規模組織,而且他們也日漸式微。”但是,他們也提出這個組織的支持者仍企圖將3K黨的教旨合法化,并且也不可能迅速消失。 摘自《看世界》2013年第14期 作者:稼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