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創新谷孵化加速器創始合作人 朱波 我喜歡自由,所以站在這兒有點不知所措。我非常感謝,大概吳院長知道我是浙大畢業的,可能是我這么多年來第一次站在浙大的講臺,雖然我在別的大學講過好多次,浙大是我第一次,而且第一次就能夠站在浙大的管理學院的講臺上,而且上面還有那么大的一個頭銜放在那邊,華人經濟領袖盛典,華人經濟領袖我感覺到很沉重的東西,華人經濟領袖這是代表著未來21世紀,從我們中國跨向全國過程當中,中國的企業家就不再是國內叫內在內行,外在外行。所以什么叫真正華人全球的領袖,真正要在世界的海浪當中去搏浪去奮搏。 從開始我先稍微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從浙大畢業以后后來去了美國留學,然后92年在美國開始工作,96年我在美國做第一個公司,是做最早的VOIP,當時比較早,我記得96年下半年,我就跑到杭州在浙大邊上,我搞了一個研發團隊,從浙大招了一批計算機系的研究生,然后這批人我后來就把他送到美國去了,通過什么現在大家都是美國公民了,大概有十幾二十個人,這是我作為浙大工程師的功底,因為浙大的文化就是工程師文化,當然現在是往全方位走了。所以浙大是一個優秀的老黃牛的搖籃,所以這些人在美國現在也非常好。所以后來公司差不多99年上市,2000年又回到國內來,那時候又做了天使投資人。上市完了以后差不多2000年從公司離開,離開以后做了天使投資人,2002年我又去了高通做了一年半,這中間又做了一個公司,跟別人又合資做了一個公司,2004年又搞了一個那時候最早的移動搜索,08年就是我加入到華為,空降到華為作為華為互聯網業務的總裁,干了四年,因為當時華為是從設備通信上愿意向服務和互聯網發展,所以當時制定了一個比較宏大的一個戰略,所以我是領導整個戰略,把整個華為的互聯網體系和移動互聯網體系構建出來。后來華為的戰略發生了變化以后,我就2011年就決定要準備從華為離開,2012年我從華為離職出來。然后就考慮到下一個夢想在哪兒?因為我一直覺得,一個人不能沒有夢,所以我說一個人一輩子就是在追夢,我想在座的各位一定有夢想,這個夢到底在哪兒。 因為我在美國、在國內創過業,我也投資過人,也被像童士豪這樣的頂尖投資人拷問過,我自己我認為我是高富帥里面的屌絲,所以我覺得創業真是苦逼的活,尤其在中國,那真是大樹底下不長草,因為我在美國創業的時候有一個美國夢,他們可以去追尋這個美國夢,只要你有夢想,只要你付諸行動,這個夢想就會變成現實。但是這個環境比較惡劣,所以一看中國山寨文化風靡全國,所以這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扼殺了創新,扼殺了在座各位有志于創業人的這種理想和他的這種夢想。所以這個的話,確實跟硅谷不一樣。當然如果回到十年前,十幾年前,現在整體的一個環境比十幾年前好得太多太多了。但是大家也可以知道,互聯網是在中國差不多90年代末開始的,但是為什么中國的互聯網在短短的幾年當中,可以趕英超美,在移動互聯網當中可以站在世界的前面,因為整個這個中國的新一代的崛起,和新生代伴隨著互聯網成長,所以他的觀念跟世界是排成一致的。但是大家想過沒有,在互聯網時代,大家說我們現在整個互聯網就是一張桌子,這就基本上把整個互聯網的生態圈給包括了,T就是騰訊,A就是阿里,B就是百度,L就是雷軍,他現在是一個生態。E我們叫做360,就是一個桌子基本上把我們所有互聯網的生態圈給包圍了。所以我們很多人在這張桌子外面旁觀,看著他們吃山珍海味狂吃,我們在邊上聞香味道都沒有,最多在邊上遞點紙巾,還要付點消費。但是稍微有點起來以后,這張桌子上毫不留情就把你燒好的菜端到他們的桌子上吃掉了,所以我們在座的旁觀者多于參與者,失敗者多于成功者,那這是為什么。 所以我一直在反思這個事情,這也是我促成做這個創新谷的原因,因為我覺得移動互聯網現在已經是一波浪潮上來以后,把很多的傳統產業沖擊得稀里嘩啦。大家有時候在學校里可能還沒有完全體會到,未來移動互聯網對大家生活的影響,就像十幾年前我們可以看到互聯網大家能想到今天的互聯網今天的移動互聯網如此深刻的影響人們。我們可以手上拋棄一切東西,手機就成為你身體的一部分。可能在座的人都在玩微信、微博,各種各樣的東西,在十幾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在十幾年前的創業生態叫做“剩者為王”,這個剩不是勝利的勝,是剩下來的剩,活下來就是成功。所以站在90年代末2000年初,只要你在某個領域活下來你就能成功。但是現在剛才講到,整個互聯網時代已經是一張桌子了,還有更多的小桌子都慢慢起來了,那這時候已經軍閥割據,剩者為王已經不是互聯網生春的一個一個所謂的寶典了,他現在是進行了叢林法則,就是在叢林當中你要搏殺出來,你要天下為公,所以你必須要有一種快速的發展,而不是剩下來。所以要有一種非常好的創業這種心態和一種想法才能夠真正成功。所以這也是為什么創新谷要做這個事兒。因為我經歷了那么多,我無力改變中國,但是可以在某一塊改變。去年6月份我正式辭職出來以后我在廣州和深圳就搞了創新谷,就是孵化加速器,就是對那些有夢想有想法想要創業的人,哪怕是三一,一個夢想一個熱情一個計劃,這種我們都給予熱烈的支持。 當然你們在座的我認為你們是高富帥里面的屌絲,因為你還沒有完全成功,創業是什么?如果是一個精英,你如果不怕自己真正變為一個屌絲,成為接地氣的一個創業者,你創業很難成功者,所以一定要蛻變、一定要變化。所以我一直有一個觀點,在中國創業有四種創業,第一種創業,官二代創業,他的一個關健詞是什么呢?他不缺資源,因為官二代有很多的資源可以弄。第二個創業的人叫做富二代創業,他的關健詞是什么?他是不缺錢,他有的是錢。我用錢也許可以砸出一個商業模式出來。第三個創業叫精英創業,他的關健詞是什么?不缺人脈,因為他在很多大公司做過高管以后,人脈非常豐富。第四種叫什么?叫做屌絲創業,他什么都缺,但是不缺夢想、不缺激情。所以呢我是不看好官二代創業,我看淡富二代創業,我看中精英創業,但我更看好屌絲創業。但是在中國的土壤當中,只要在座的各位如果有創業夢想,你們真正能夠創業,真正能做一番你想做的事情,那我覺得中國的創新才有戲。否則我們剛才吳院長也講到,現在中國的發展,三十年中國超常規的發展,那個發展是粗放式與投資拉動的整個發展。但是如果中國未來的十年二十年要走到創新型的發展,那這個創新的發展光靠幾個精英,光靠幾個所謂標志式的人物去創業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在座的各位把自己的心跟你的需求、跟你的地氣、跟你的夢想結合在一起。你們的創業能夠成功,甚至比你們更低沒有受過太多教育的人能夠成功,那我覺得中國的創新才有真正有生氣。否則的話我們還是一個不公平的一個社會,就是哪一天創業,你有一個公平的環境可以讓你創業,你同樣能夠得到支持,同樣能夠得到像童士豪他這樣頂尖投資人的青睞,你們能夠見得到他,那我覺得未來這種創業才是一個比較好的風范。當然這個需要時間去做。 所以回來以后我沉思良久,當然我也可以再去做創業,所以我出來以后離開華為就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我成立了創新谷,我為什么選在深圳呢?因為我覺得深圳是比較接地氣的地方,我說深圳是一個未來中國硅谷的搖籃。因為大家很多人南下,記得90年代南下深圳,80年代,是為了淘金,為了討生活淘金。所以深圳的文化就是冒險的文化,所以我回過頭來還有四個北、上、廣、深,但是我要把杭州加進去。我說北京是一個講格局、講視野、講故事的地方。上海是講什么呢?上海是講實惠、商業模式。深圳講什么呢?深圳是講冒險、山寨,只要有錢賺我山寨也可以,我什么都可以做,他可以去冒險做一些事情。然后廣州呢?他是一種非常務實的這種精神和服務精神。所以我開過一個玩笑,如果創業團隊按照四種來做,首先在深圳有一個夢想去冒險,當你的產品有一個種子出來有一個雛形出來這時候需要融資講故事,需要北京的團隊給他包裝講故事,講一個天大的故事,然后騙投資人的錢。錢騙完了以后雇上海的團隊去把商業模式化,真正變成可賺錢的東西。當規模化以后呢,需要廣州的團隊用服務和一種精細的服務來持續發展。所以我說北、上、廣、深的創業包括政治環境的決定。 當然我們回過頭來也講講杭州,杭州是一個電商文化,杭州是一個小資文化,當然杭州冒出一個阿里巴巴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我到了杭州以后我就想著休閑、度假,在西湖邊轉一圈。昨天我就在西湖邊轉了一圈,我覺得太好了。所以一方水養成一般方田,當然我并不認為必須要把人搬遷過去,只是我是作為一個調侃而已,這個創業的話每個人都會有他自己不同的心得去做這個事兒。 所以回過頭來,我創辦這個孵化器的目的就是幫助大家成功。所以創新谷從去年8月份開始,到現在為止不到10個月,在廣州和深圳兩地,現在已經投入了十幾個項目,孵化的團隊也不少,差不多我也準備一年投40個項目。因為我主要是關注移動互聯網,從我創新谷的角度講我是非常希望幫助屌絲層,因為我一般來講不去看太精英的案子,因為精英的案子也不會找我,因為他人脈關系足以,他就自己在北京可能馬上找到同事可能就有一個好案子給你了,但是我大部分的案子都是一種他有一個夢想,他有一個想法,他有一個產品,但他很難再往前走,因為第一缺錢,第二缺資源。因為現在的創業錢是重要的,但不是萬能的,是需要行業之間的對接。在創業過程當中你少走彎路,所以我說我能幫助創業者少走彎路,提高成功率,能夠找到捷徑,還能幫助你走捷徑。因為說實在的VC界都知道,在最早期投資的時候差不多成功率只有10%,10個案子里面9個會沒,有一個你可能會成功。這個投資率非常低,所以為什么叫天使投資呢?我們講天使叫三F,一個是家里要錢,一個是問朋友要錢,第三個是問傻瓜去要錢,那天使就是第三個人。當然中國的天使絕大部分是插著翅膀的鳥人。在美國有很多天使真的就是你一個想法好了以后,基本上給你開一個支票過來,你能成功最好,沒成功也沒關系。當然中國的天使很多是變味的,當然無可厚非,所謂的投資是逐利的,所謂完全慈善的天使可能在海外存在,在中國慈善的天使是非常少的。可能父母是慈善的天使,父母為了小孩能夠實現創業夢想,把自己家里的錢都拿出來他可能不會求回報,你的朋友可能不求回報,但是中國第三個F是求回報的,所以這個也是海外間的差別。 所以在創業過程當中,因為我感覺到這個難度在的話,所以我們做了這么一個創新谷。我可以講一個案例就是我們的創新谷做第一個案例的時候,我不知道在座的同學有沒有人用超級課程表,用過的舉舉手,你們可能都是研究生了不會用了,大一大二的學生都會用。這是一個廣州大學三本的學生,在去年7月份他們幾個大的學生一直想創業,他們就開了一個業務叫課程表,因為現在大學生可能三件事,第一是上課抄作業,第二是為了應付考試,第三就是為了交友,這三件事。原來大家在用人人網,現在是人人離開人人,人人衰落了,那到底誰又是未來大學校園當中的一個未來的社交的東西。所以這幫人在去年的時候一直找錢找不到,因為大三還沒畢業的三個學生站在講臺上舌頭還沒有捋直,你說讓他怎么講商業計劃,所以基本上見了所有人都不給機會。我在偶爾的機會上好不容易撈到機會講了兩分鐘,結果講了一分鐘半鐘就被別人趕下來了,我覺得這個小孩靠譜,干的事情就是大學生應該干的事情,因為大學生的課程讓精英干是干不了的,只有學生才能干得了的,而且一定要屌絲學生才能敢得了。所以我第二天就讓他們過來到我辦公室來,聊了以后我第二天就決定我給你們投資,你們過來。后來他們就入住到我廣州的創新谷,從幾個人開始現在發展到40個人,現在剛剛融了差不多200萬再加100萬,300萬美金。這個案子后來大概5家頂尖的VC搶這個案子。你們看過愛拼才會贏,他也上去了,是所有評比當中的第一名。 所以這個我回過頭來講是什么呢?下個月他們大四才畢業拿到證書,他A輪融資已經拿到了,公司估值差不多一億人民幣了。很多人不主張大學生創業,我是鼓勵大學生創業做一件什么事呢?做你身邊的事情,就是你身邊的一些剛需,你不要去想去改變一個世界,你不要去想一個完全超過你能力的事情。但是在你身邊的事情我覺得是有機會的。在大學生的群體,在你身邊的創業很多點子,很多東西是有機會的。所以這個人就抓住了這么小小的點子成功了。現在成為屌絲逆襲的一個典范,也是作為一個90后創業的一個典范。當然我這兩天一直給他敲打,我說你現在還是一個屌絲,我說你現在千萬不要在電視臺上面去給別人灌心靈雞湯,我說你現在就是老老實實把公司再往前面帶。因為人往往是這樣的,我一直不主張大家去聽太多的心靈雞湯,你問馬云問馬化騰,他們當時創業的時候他們知道有今天嗎?騰訊到最艱難的時候是求靠無門,都是這樣的。一旦成功以后,往往創業者或者媒體或者邊上的人幫他總結出一堆我創業的時候已經看到了這個巨大的市場,我應該12345怎么做。我說這些都不要聽,聽了以后對您有百害而無一利。其實創業是非常實在的事情,就是你每天的付出,每天的努力,你每天對用戶關注。我覺得你的創業就多一分成功的可能。 所以,我經常在學校的校園里來講,我稍微話語文明一點,因為在別的地方我言語比較激烈,尤其在母校到時候給我留下污點,說我上臺講話講的比較粗魯。但是我一直覺得說:第一一定要有夢想,所以我非常主張在座的各位,我其實有一種觀點就是,人生職業道路的培養,有兩種:一個就是往職業經理人方向發展,往管理層方面發展,往職業的專家方向發展;第二個你如果想要成為創業,他走的路跟兩個路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你要創業的路,當你踏上這個賊船的時候,你注定一輩子是不會平坦的。當然成功的時候你是非常非常的開心,當你失敗的時候你會非常非常的寂寞,這種寂寞你是無可奉告別人的。但是一個人的職業培養的話,完全是要靠自己來設計的。所以,我不知道在座的大部分人有沒有未來想自己創業,或者想自己出來做一番事業的人,在座的有沒有人,舉個手?哎呀,我發現浙大文化(吳老師這不行啊),我只看到三個人舉手,太少了。我在清華講課的時候一堆人舉手。6月1日深圳浙大校友會讓我做副會長,我向學校提出一個建議就是,浙大要把在外面的一些創業者和這些包括投資者聯合起來,就是要幫助浙大的校友,包括浙大的學生有創業的夢想,我們不再是老黃牛了,我們都是管理系的人,你們在座的有多少是管理系的人?沒幾個。有多少是學計算機的?太老實太老實太老實了。我以為有齊刷刷的三分之一以上,哪只有三個人。我覺得包括斯坦福,包括MIT,校友他很多時候他回饋母校,有很多校友他是以創業成功來回饋母校。我因為回浙大次數少,清華北大經常拉我去,所以清華的很多人以為我是清華人,我一想我說清華,厚德載物,清華就太不厚德了,所以缺什么補什么。咱們浙大求是那太求是了,咱們不缺求是,咱們浙大再稍微活躍一點,在座的學生最好站起來批駁我一下多好,怎么能那么老實呢。創業這個事情一定要有一個異動的心,一定要有自己澎湃的心,你一定要讓自己晚上睡不著覺,突然想到一個點子晚上睡不著覺,突然感覺世界就在你手里,要有夢想。我是希望如果明年我來,我希望齊刷刷的有三分之一,你們有三分之一我就愿意坐下來跟你們談,你的夢想在哪兒?如果這個點子好我幫你投資,你就起來了。如果你的夢想有,但是點子不靠譜,你有一種沖勁也是一種夢想。我現在投資那么多公司,都需要高管,你們可以到那里去歷練一把,到一個創業型的公司去歷練一把,伴隨著一個小的公司成長,你體驗了那個創業的過程,你就知道原來創業也沒那么難。是不是啊?你看我這次在天津衛視參加藏龍臥虎的選秀,我跟你們說很讓我感人,我是個評委,這周六晚上十點鐘你們可以看一下,有一個瞎子,看不見任何東西,從小生下來就是瞎的,他在手機搞了一個APP,就閉著眼睛可以發短信發微信,大家知道瞎子找女朋友談戀愛多難啊,他通過這個東西可以讓千萬個瞎子去找女朋友,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去做這樣的事情,他的公司有40個人60%是瞎子。很讓我感動啊,在上面。還有一個媽媽和一個小孩,就是做豬腳,把豬腳做得挺好,現在開了幾十家連鎖店。其實我覺得創業大家不要把他想的太神秘,大家一定要有這種沖動。我現在干的是農夫的活,我希望在座的各位都是一個好的種子,我們把你選上以后,通過澆灌、施肥變成苗子,然后由像董傳亮這樣的精英投資者在苗圃里面選好的東西,再進行深加工,然后再變成可摘的果子,才能夠真正的上市。現在是什么?中國可能在座的好多人想要去做投行,我勸你們現在不要去做PE和投行,現在什么東西?PE是四野一片,中國A股在未來幾年是不會有太大的氣色,現在PE是在往前移,PE看的是關系,VC看的是報表,天使看的是眼光。現在很多人往我這邊擠,我非常歡迎,越多的VC往天使擠,那我覺得這是好事,只有中國在早期投資當中,有相當多的這種機會的時候,在座各位才有可能融得到比較好的這些機會。所以創新谷有一個有時在于,我剛才舉的這個案例就是這樣案例,當然也有高富帥的案例,當然屌絲的案例多一點。 創新谷我未來會不會在杭州開可能還在考慮,我接下去在南京要開一個,我不上北京和上海,但是在另外幾個大城市會去做。我剛才說的桌子,一張桌子五個板凳,這四個板凳里面至少有四個板凳都在我創新谷里有合作。為什么這些公司能成功呢?因為他是有一個點子在了以后,把他做出來以后直接跟行業資源對接。比如說現在要去找UC的余勇福,要去找360的周鴻祎,很多人很難找到,但是在我們的這個孵化器里面,只要你的產品跟有戰略協同立刻可以幫你找到,這個比錢都還厲害。 這是我從華為出來干的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其實我是個創業者,在VC眼里看我是創業者,在你們眼里看我是投資者,其實我是雙性人。所以回過頭來講我還是想創業,所以我把的創新谷本身就是一個創業公司。同時我又做了另外一家公司,因為大家都說大樹底下不長草。你說百度、騰訊現在是互聯網公司嗎?不是,他們是生態公司,他們每一個人都在構建自己的生態。因為企業上上下下唯有生態永恒,當你變成生態永恒的話,圍繞著你生態里面的企業才能成長。所以百度、騰訊還有阿里都是生態公司。移動互聯網未來是一種手段,你可以在家里爸爸媽媽的一個小店,也可以是一個互聯網公司。我可以用我互聯網的手段,手機的手段讓客戶來預定。你說他是傳統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所以互聯網已經跟水電一樣,是我們生活當中不可缺少的,他是很正常的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所以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他。所以在座的各位一定要進入到這個生態里面,使自己成為這里面的一員,才能體會到怎么做。 創業過程當中有三種,當你一開始做創業的時候,從我投資人角度看,你一告訴我你的DP和你的背景我基本上判斷你有三個結果,當然我不講失敗的結果。第一個結果你一出來這個產品我就認為你這個公司有可能被并購掉,因為你這個公司是很難獨立形成自己的生態,很難有一個獨立的商業模式,因為他是一個產業鏈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非常重要的關節點,所以這時候創業者要清醒不要去追夢,說我成立一個公司就要IPO就要上市,當你做成這個事情的時候,其實已經你的產品的DNA已經決定了這個公司的前途了,這種公司一般來跟我講,我就跟他講控制成本、專注技術、專注產品、做到一定程度,用戶體驗成功以后盡早在這些大公司沒山寨你的時候趕緊賣掉,因為等他們覺醒過來,如果他要拷貝你你連團隊都沒了。這是第一種以并購為目的的,這個其實在硅谷是非常流行的,80%的公司被并購掉的。在中國認為被并購以后是創業失敗掉了,錯,這是你初次創業最好的一次淘金者。因為你一上市以后你是給資本打工,除非連續七八個季度連續的指標超過投資者的期望,創業者才可能套現,否則你是套不了的,最終是英文講是Paperman,你是紙錢。就像我原來那個創業成功上市一樣,沒有套現,我的幾千萬美金就沒了,這個東西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所以這是以并購為目的的。 第二個是小而美。就是你這個東西商業模式很清楚,是個細分市場,能夠活得很好,但是你長不大。你就老老實實的不要去融機構投資者的錢,天使的錢拿一點慢慢的活著慢慢的做大挺好。但是中國的風投叫瘋子在投資,一個小小的細分市場被VC實驗過以后一片尸野遍地。有些很細分的電子商務他就是做小而美,然后我給你投一億美金,我給你投兩億美金,希望你做成一個平臺,本來小而美的東西反而死掉了。大家可以把這個打車APP,本來是一個小眾市場,有個兩三家活的挺好,一打頭了,一把冒出來200家,好了,現在這個市場又不行了。投資界有個說法,不怕失敗就怕踩空,這個行業當中你的投資者沒投踩空你上面人要說你。所以我說小而美就不能夠施重肥,就安安心心的做。 第三種有清晰的商業模式,就巨大的空間,團隊的增長性也非常好,這些是有IPO的機遇,這些是什么呢?一千個里面只有一兩個。所以大家清楚以后,當你在寫商業機會,當你在找投資,當你在定位的時候你看一下你的市場,不要有一個IPO夢,上市的夢在上面。我為什么不讓你們聽心靈雞湯,不想上市的認不是好CEO,也不是好的創業者,這是錯了,這是完全誤導。所以必須要回歸到事物的本質,這樣才能真正創業成功。 在座各位也可以知道你的創業未來的夢想出路在哪里?這樣可以減少創業的失敗。我后來自己又創了一個業,我出來以后創了第二個業,但是我自己不做CEO,只是做創始人和董事長。大家都知道微信的生態,所以大家認為微信一陣風下來,可能未來跟微信相關的很多的手機上的東西會出問題,所以我后來就搞了一個產品,這個公司在美國。我就微信向左,我那個公司的英文叫掩護我,中文名字叫可信。大家可以在APPstore上下載一個,這個是什么?相當于是一個現在信息打造者安全和隱私是一個巨大的問題,你的手機很大安全隱私是巨大的問題,他這個是一個全封閉的,軍事級別加密的一個隱私安全的這么一個社交,相當于是你有這種親人之間的一種私密的,包括你本人的一些私密的東西,包括有些商業上面極機密的東西。這些東西可能在中國對隱私安全還不是太重視,美國是非常重視。我開發了,現在在美國非常流行。因為未來可能就不會有艷照門實踐,也不會把微博當成聊天工具在用的,也不會產生私人極度的隱私的暴露。我認為這是兩個生態,微信講究開放分享,這個是講究安全和隱私,他沒有一個像微信一樣的大眾市場,是一個細分市場。所以移動互聯網年代當中有很多細分市場可以做。昨天有人給我看了一個產品,具體名字不說了,因為他是別人可能聽起來比較有點邪,大家知道創業過程當中是解決一個剛需的問題。 我希望在座的各位提幾個問題,提三個問題,我希望手舉高一點,有沒有人?浙大要舉手啊? 提問1:我想問一下,古典的紅木老傳統的東西,怎么適應網絡化的銷售? 朱波:這個問題其實我在商業計劃當中收到很多,其實我想很多現在中國的商業計劃當中的電子商務當中,都在把O2O,就是把傳統的這些垂直細分市場通過移動互聯網能夠把他體現出來,一是增加用戶的感知、增加他的銷售、增加他的服務銷售等等。這個我覺得是有非常大的前途,就是現在有Oline two offerline、Offerline two oline、Oline in the offerline就三種不同的做法,所以線上要線下大家非常清楚,像團購是線上到線下,線下到線上的話很多就是需要有有一種實體相當強形成規模的,你再往線上引。但是這里面有很多是一種垂直的,就像你剛才講的紅木等等,這個相當于是一個垂直市場里面的細分市場,你的受眾目標群體是特高端的家庭和購買者。做這個東西呢,我個人認為你一定要行業資源,你本身在這個行業里面有這個人脈,有這個圈子,然后通過移動互聯網的手段把這個平時大家無法分享,無法服務、無法交易的東西搬到網上來。但是一定要有資源。所以我勸在座的各位,從線下往線上走的時候,不建議大家去想太多,除非你有太多的資源,因為他是鼠標加水泥,水泥重過鼠標。所以我收到大量的東西,包括有人說要搞海鮮網,我要把大連的海鮮賣到北京,這些東西想法都很好,但是你有沒有行業資源的支持,這是個重要問題。所以如果你們沒有行業資源的支持,我勸你們不要去想這種垂直細分市場,因為這不是你的菜。你空有想法你做不了,所以更多的話是想一些你自己能夠取決的東西。 提問2:請問一下,你對生物醫藥類項目的風投有什么看法,下個十年會不會成為風投界最為熱門的資金量最多的一個行業? 朱波:生物醫藥是很重要,但是大家注意一點,養生和健康是未來手機APP當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因為我們現在受到大氣污染,各種毒元素特別多,大家怎樣能夠養生,在這種環境下怎么養生等等,這個是非常重要的。這些剛好是線上到線下一個很好的資源,所以生物醫藥是個大范疇是一定的,未來十年。 提問3:朱老師,我聽您剛才的發言,我覺得您是更看重大學生創業這個領域的幫助和扶持,其實現在大環境下,中小企業主他們面臨的困惑其實是一樣更多。您對這塊市場輔導是怎么看的? 朱波:你說中小企業的孵化? 提問3:是。 朱波:這就不是我的菜,是童士豪的菜了。但是中小企業其實他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尤其浙江的民營企業,他必須要思維轉型和觀念轉型。因為我一直覺得,我們浙江在前幾年發展非常快,都是基于這種傳統行業,包括絲綢、印染等等這些,這些東西確實是民生非常重要的,但是他如果不能跟新的東西嫁接的話,他會受到沖擊。但是我覺得呢,他們活還是可以活得好好的。但是他如果能夠把互聯網和新經濟自媒體等等這些東西元素嫁接到他的上面以后,他未來在他的行業當中他可能跑得更快。所以我是非常愿意讓這些中小企業的業主,包括浙江的這些大企業一定要多擁抱移動互聯網,一定要去擁抱他。現在我們知道互聯網都叫傳統互聯網,互聯網不轉型都會被移動互聯網拍死在沙灘上。你看騰訊的轉型是很自然的轉型,阿里的轉型是通過戰略布局在轉型,百度的轉型是步履維艱了。因為很少有人在手機上再用搜索條去搜索,搜索已經被APP化了,很多垂直搜索通過APP表現出來,所以百度面臨一個巨大的戰略轉型的挑戰。騰訊呢借微信,但是我覺得微信現在也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他變成了一個媒體,變成了一個自媒體,變成了一個企業東西以后,騰訊的微信已經開始變味了,我是非常擔心,就像臉譜一樣,五年的極盛期現在大家開始逃離Facebook。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和未來行業整合給大家一個啟示,互聯網行業在新經濟行業當中,沒有常勝將軍,誰只要在這三五年當中打個盹,就有可能被在座的某一位超過了。希望我們浙大能夠出一個超過table桌子上的其中一個人。謝謝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