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吐”和“血”的讀音
譚汝為
1.“吐痰”和“吐血”的“吐”,讀音有何不同?
“吐”是常用字,大家都認(rèn)識;但是“吐痰”應(yīng)該讀第幾聲,就不是人人都能讀得準(zhǔn)的了。“吐”是多音字,它有兩個讀音,不同的讀音表示不同的含義。
如果“吐”表示“主動地讓東西從嘴里出來”的含義時,讀上聲tǔ,如:“吐痰”“吐唾沫”。表示“說”的含義時也讀上聲,如:“一吐為快”。另外,表示“從縫隙里出來”的含義時也讀上聲,如:“吐穗”“蠶吐絲”。
“吐痰”的主動權(quán)在于自己,吐與不吐,吐在何處,可自行掌控。“嘔吐”“吐血”卻是生理病態(tài)反應(yīng),自身是無法掌控的,屬于被動的行為。
如果“吐”表示“被動地使東西從嘴里嘔出”的含義,就應(yīng)該讀去聲tù,如:“吐血”“嘔吐”“上吐下瀉”等。表示“被迫退還侵占的財(cái)物”的含義時,也讀去聲,如:“把贓款全部吐了出來”。
“吐痰(tǔtán)”的“吐”,屬于自主動詞;而“吐血(tùxiě)”的“吐”,卻屬于非自主動詞。因此,同為“吐”,但二者讀音的聲調(diào)有所不同。
2.“吐血”和“血債”的“血”,讀音有何不同? “吐血”的“血”讀為xiě,“血債”的“血”卻讀為xuè。同樣是“血”字,為什么讀音不同呢?
有人認(rèn)為:“血”字兩個讀音,血液量少的讀“xiě”,量多的讀“xuè”。其實(shí)“血”的讀音并不以“量”區(qū)分,“流一滴血”和“留一盆血”都讀xiě。
還有人認(rèn)為:用于口語的“血”讀xiě,用于書面語的“血”讀xuè,這種說法也不科學(xué)。例如“為革命,我流過血”的“血”讀xiě;“我血壓高”的“血”讀xuè。“流血”和“血壓”口語和書面語都這么用。其讀音就難以用這條規(guī)則來區(qū)分了。
其實(shí),以單音節(jié)名詞身份出現(xiàn)的“血”,讀為xiě,例如“流過血”“吐了一口血”“血流滿地”等。參與組詞的“血”,也讀為xiě,如“血淋淋”“血糊糊”等。就是說,讀xiě音的“血”,或單獨(dú)成詞,或作為詞組的中心詞,在句中出現(xiàn)。
而以詞素身份參與構(gòu)詞的“血”,則一律讀為xuè,如:
名詞:血液、血管、血漿、血型、血球、血清、血庫、血糖、血脂、血壓、血沉、血樣、血栓、血腫、血跡、血債、血親、血淚、血水、血泊、血色、血污、血本、血緣、血統(tǒng)、血案、血仇、血書、血衣、血漬等。
動詞:血崩、血防、血檢、血洗、血戰(zhàn)等。
形容詞:血腥、血紅等。
在上述定中式偏正合成詞里,“血xuè”居于前,修飾限制后面的中心詞素。而“血汗”“血肉”等的“血”也讀為xuè,但屬于并列合成詞,且數(shù)量較少。當(dāng)“血”和其他詞素組成多音節(jié)詞時,這里的“血”也讀為xuè。例如:
血口噴人、血氣方剛、血肉橫飛、血海深仇、血雨腥風(fēng)、血跡斑斑
碧血丹心、狗血淋頭、含血噴人、汗血鹽車
兵不血刃、刀光血影
一腔熱血、嘔心瀝血、抱璞泣血、杜鵑啼血 等。
以上例子都是四字格成語。
最后總結(jié):
在我們平常說話時,當(dāng)“血”作為一個詞使用時,讀xiě,如“流了幾滴血”“傷口直滲血”“一見血就眼暈”等;而“血”作為語素和其他語素組詞時,一般情況都讀為xuè,如“血壓、血糖和血脂都高,血沉正常”等。當(dāng)然,這是大致而言,極少數(shù)特殊情況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