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年稱為:拜年寄錢;2.清明稱為:祭掃寄錢; 3.端午稱為:蒲月寄錢;4.七月半稱為:中元大會寄錢; 5.臘月稱為:歲終寄錢;6.除夕稱為:年盡寄錢。 1. 死后百天:卒哭寄錢;2. 死后一年:小樣寄錢; 3. 死后二年:大樣寄錢;4. 死后三年:除服寄錢; 5. 喪事送禮稱:香儀; 1.遷墳稱為:遷葬寄錢; 3.建房遷居稱:喬遷或菲儀。 4. 餞行送禮稱:展翅或文儀; 5. 釘財門化紙:稱竣工之期。6. 吃新化紙稱:新薦之期; 7. 送神化紙稱:讓解之期; 9.慶壇燒紙稱:慶賀神福之期; 10.生病許愿稱為:消災免災之期; 11.求財祈福稱為:祈福之期。 12. 立碑燒紙稱:豎碑之期 1. 男方行聘稱為:納采寄錢; 2. 女方受聘稱為:許纓寄錢; 3. 自已結婚稱為:受室寄錢; 5. 送女方出閣 稱為:奩儀寄錢; 6.結婚稱為:完娶寄錢; 7. 嫁女稱為:于歸寄錢; 9. 妻死再娶稱為:續(xù)弦寄錢。 1. 父與子化紙稱為:雨打青梅喪明; 2. 翁與媳化紙稱為:樂周云散; 3. 叔與侄化紙稱為:青春游仙; 4. 父與女化紙稱為:柳傷或折翼; 5. 妻與夫化紙稱為:無依; 6. 夫與妻化紙稱為:失群。 1.生男孩稱為:弄璋; 3.自已生日化紙稱為:母難之期;4.亡人生日稱為:冥壽寄錢。 5. 祝壽送禮稱為:壽敬寄錢 2.長輩:男稱大人,女稱孺人或安人。 2.八代:稱遠祖 3.七代:稱太祖 4.六代:稱烈祖 5.五代:稱天祖 6.四代:稱高祖 7.三代:稱曾祖父 故曾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8.二代:稱祖父 9.一代:稱父親 10.父之兄:稱伯伯 故伯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11.父之弟:稱叔叔 故叔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12.父之堂兄:稱伯伯 故堂伯 公 老大人收用 孝堂侄 13.父之侄:稱兄或弟 故堂兄或弟 老大人收用 堂兄或弟 14.母之父:稱外祖父 故外祖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外孫 15.母之兄或弟:稱舅 故舅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外甥 16.母之伯爺:稱堂外祖 故堂外伯祖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堂外孫 17.母之堂兄:稱堂母舅 故堂母舅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堂外甥 18.父之姐夫:稱姑父 故姑父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內侄 具 19.父之姐妹:稱姑母 故姑母 府 氏老孺人收用 胞侄 叩 20.父之姑爺: 稱故姑公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內侄孫 叩 21.父之姑姑:稱姑婆 故姑婆 府 氏 老孺人收用 孝侄孫 叩 22.同父母之姐:稱胞姐 故胞姐 府 氏收用 胞弟 叩 23.胞姐之丈夫:稱姐夫 故姐夫 收用 內弟 叩 24.母之姐夫:稱姨父 故姨父 府 老大人收用 姨侄 叩 25.母之姐妹:稱姨母 故姨母 府 老孺人收用 姨侄 叩 26.妻之父:稱岳父 故岳父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婿 叩 27.妻之伯爺:稱伯岳父 故伯岳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侄婿 叩 28.妻之伯娘: 故伯岳妣 母諱 氏老孺人收用 侄婿 叩 29.妻之祖父: 30.妻之姐夫: 31妻之姐姐: 32.祖母之姨侄: 故姨表爺 公諱 老大人收用 表侄 叩 33.母之姨侄: 故姨表兄 收用 姨表弟 34.岳母之舅娘老表: 內表母舅 老大人收用 外侄婿 35.妻之表兄: 內表兄 收用 表妹弟 36.乾爹: 故寄父考 老大人收用 寄男 叩 38.乾爹之父親: 故寄祖考 老大人收用 寄孫男 叩 39.乾爹之岳父: 故寄祖考 老大人收用 寄外孫 40.乾爹之子: 故寄兄 收用 寄弟 叩 41.妻之保爺: 故寄岳考 老大人收用 寄子婿 42.后父: 故繼父 老大人收用 繼男 叩 43.后母: 故繼母 老孺人收用 繼男 叩 44.大媽的兒子與小媽: 故妾母 老孺人收用 孝嫡男 45.小媽的兒子與大媽: 故嫡母 老孺人收用 孝庶男 46.奶媽: 故乳母 府 氏 收用 孝奶男 47.丈夫: 故良人 收用 荊室 叩 48.妻: 故賢妻 收用 為夫 具 49朋友: 故彥兄 收用 世弟 叩 50.老庚: 故庚兄 收用 庚弟 叩 51.后夫與前夫: 故同綠 收用 同綠弟 52.公諱: 老大人收用 世侄 叩 53.手藝與師父: 故恩師 老大人收用 孝門徒 叩 54.拜把弟兄: 故血兄 收用 血弟 55.道士與老師: 金羽化法師 大真人收用 門徒 56.異族化紙: 故異族 收用 異族 叩 57.伯或叔與侄: 故賢侄 收用 愚伯或叔 58.親家: 故姻兄 收用 姻兄 叩 59.未婚夫與妻: 故結發(fā) 府 斷弦妹收用 斷弦兄 60.未婚妻與夫: 故淑配 府 無緣兄 無緣妹 61.父親與兒: 故幻化亡男 反念父 62.翁父與媳婦: 故幻化亡女媳 反念翁父 63.父親與女: 故夭命亡女 反念父 64.岳父與女婿: 故賢門亡婿 反念岳 65.與親家父母: 故姻尊 姻侄 叩 66.與親家之祖: 故太姻尊 姻內侄孫 67.乞丐與施主: 故施主 丐人 叩 1.天運: 相當于陽歷的公元,陰歷的紀年,不必太在意。 2陰歷干支紀年: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是哪一年就用那一年的。 3.化煉: 相當于在這一天燒錢,就是寄錢的意思。 4.封號,一般情況只給一個人燒一封,如燒幾封,就要寫幾號。 5.給土地公公、土地婆婆寫不要“故”字,后面不要“孝”字,己稱信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