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給予的教訓:絞刑架前的日本戰犯
二戰結束后,戰勝國對日本戰犯設立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其法官由中國、蘇聯、美國、英國、法國、荷蘭、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菲律賓各1名組成,共11名。這11個國家又各派檢察官1人。澳大利亞法官 W·F·韋布任庭長,美國律師J.基南任檢察長。審訊自1946年5月3日開始。1948年11月12日法庭宣布判處東條英機、廣田弘毅、土肥原賢二、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武藤章、木村兵太郎絞刑,木戶幸一等16人判處無期徒刑,東鄉茂德判處20年徒刑 ,重光葵判處7年徒刑 。7人絞刑于1948年12月23日在東京巢鴨監獄執行。絞刑于1948年12月22日執行。本組圖片從東條英機為切入點,帶你回到六十多年前的審判現場,見證這些雙手沾滿鮮血的惡魔如何一步步走向絞刑架。這其中還有南京大屠殺的主犯谷壽夫和田中軍吉被押送中國國民政府審判紀實,以及當年在南京大屠殺期間舉辦殺人比賽的野田毅和向井敏明被槍決的影響。牢記歷史,萬勿重蹈覆轍。 ![]() 1945年8月14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的詔書。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21日今井武夫飛抵芷江請降。9月2日上午9時,在停泊于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向同盟國投降的簽降儀式。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 9月9日上午,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中國首都南京中央軍校大禮堂舉行。
![]() 日本投降后的8月18日,日內務省發出《外國駐屯慰安施設整備》和《關于外國駐屯慰安施設問題給內務省各警保局長的通告》等,要求各地警務部門建立為占領軍提供性服務的慰安所。8月26日,官方撥5000萬日元,由東京警視廳牽頭成立“特殊慰安施設協會”,設慰安、游技、藝能、特殊施設、食堂和物產各部,并在天皇皇宮前舉行了“結成式”。日本人稱之為“國家賣春機關”。9月27日,麥克阿瑟拜訪日本裕仁天皇。 ![]() 圖為慶祝抗戰勝利的中國民眾。9月9日,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南京原中央軍校大禮堂舉行,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南京向中華民國政府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交投降書,岡村雙手捧接投降書,簽上“岡村寧次”四個字,然后蓋章。抗日戰爭及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正式結束了。但也有人指出,當時并不是岡村寧次向何應欽呈交的投降書。而是他的參謀長小林淺三郎。而且投降儀式中,作為投降代表的岡村寧次都沒有呈繳象征武器的佩刀。 ![]() 9月11日,在大量證據與恐懼和絕望之下,東條英機在家中用當年希特勒贈送給他的瓦爾特自動手槍向心臟開槍(幾天前,東條英機曾讓自己的私人醫生用炭筆在自己胸口的心臟部位畫了一個酒杯大小的圓圈),但由于是左撇子且心臟畸形的原因,子彈打偏了,洞穿了肺部。美國大兵沖入室內時,東條已經瀕臨死亡,輸血救活了東條后,東條說自己朝心臟開槍自殺是為了“讓別人能夠看清楚自己的臉,從而知道他已經死了”。對他這種自殺未遂事件,日本國民認為“只是已經失去了信用,被拋棄了的家伙的最后恥辱”而已。三個月后,傷愈出院的東條被直接送入了日本東京巢鴨監獄。 ![]() 圖為9月12日,與夫人共同自殺的杉山元陸軍元帥。在東條英機自殺未遂被盟軍逮捕的同一日,駐日盟軍總部公布了第一批日本甲級戰犯名單,杉山元僥幸未列入名單中。但他自知作為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時的陸相和發動太平洋戰爭時的參謀總長,絕無幸免,于9月12日下午5時,在第1總軍司令官室開槍自殺。當晚,杉山元的妻子啟子,在得知丈夫自殺的消息后,在自己家里的佛堂,身著全白喪服,依照武士傳統用短刀戳穿心臟自殺。杉山元在1937年于陸軍大臣任上力主對中國開戰,1941年在總參謀長任上強烈要求對美開戰,1943年6月成為陸軍元帥。1945年反對投降。 ![]() 第一個畏罪自殺的是日本陸軍元帥杉山元,原關東軍司令官本莊繁、原內閣首相、侵華主謀之一近衛文麿等也相繼自尋短見。圖為服毒自殺后的近衛文麿,曾任日本首相,日本侵華禍首之一,法西斯主義的首要推行者。近衛文麿1937年至1939年,1940年至1941年,三次出任日本首相。首相任期內,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并4年里積極擴大侵華戰爭,還是《三國軸心協定》的簽訂人。曾向蔣介石提出向日本投降的苛刻條件,發表臭名昭著的“近衛聲明”。 ![]() 1946年1月19日,盟國占領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發布特別公告,宣布在日本東京成立由中美英蘇等11國法官、檢察官組成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并于同日公布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法庭有權審理三種犯罪:破壞和平罪,違反戰爭法規及慣例,違反人道主義罪。犯有以上三種罪行的為甲級戰犯。國際軍事法庭以審判甲級戰犯為主,乙、丙級戰犯由設在各受害國的法庭單獨審理。 ![]() 圖為被審判人員正乘坐美軍巴士前往法庭。左邊第二排第一人為東條英機,在審判初期,他表情輕松。1946年5月,由中、美、英、蘇、澳、加、法、荷、新、印、菲十一個國家組成的遠東軍事法庭對日本28名甲級戰犯進行審判。 ![]() 1946年4月29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以東條英機為首的28名日本甲級戰犯進行正式起訴。28名戰犯是:頭號戰犯東條英機,提出滅亡中國“廣田三原則”的廣田弘毅,特務頭子、“中國通”的土肥原賢二,九一八事變主謀之一板垣征四郎,南京大屠殺的罪魁禍首松井石根,殘酷虐殺戰俘的木村兵太郎,參與南京大屠殺、制造馬尼拉大慘案的武藤章,耍盡陰謀、擅長權術的天皇首席機要顧問木戶幸一,積極策劃發動侵略中國的小磯國昭,日本法西斯極端組織“國本社”總裁平沼騏一郎,日本軍閥“皇道派”分子之一荒木貞夫,原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畑俊六,日本法西斯組織“政治會”總裁南次郎,東條英機的得力助手島田繁太郎,《何梅協定》的策劃者梅津美治郎,偷襲珍珠港的主要策劃者之一永野修身,狂熱的法西斯分子鈴木貞一,日本外務省“少壯派”白鳥敏夫,擅長發動政變的橋本欣五郎,日本海軍“少壯派”岡敬純,勾結德意法西斯的大島浩,日本陸軍“少壯派”佐藤賢了,用鴉片毒害中國人民的星野直樹,日本戰時外交路線的策劃者和執行者東鄉茂德,拖著一條腿簽訂投降書的重光葵,日本“法西斯主義之父”大川周明。 ![]() 首席檢察官基南在審判席上的開篇陳述:“我們為了文明而開始戰斗。” ![]() 在審判初期,東條英機一直保持微笑與輕松的神情,盡量維持自己曾為大日本帝國領袖的形象。東條英機曾任日本陸軍大將、政治家、軍事家、大獨裁者。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法西斯主犯之一,時任大政翼贊會總裁、日本皇軍的陸軍大將、陸軍大臣和第40任首相(1941年-1944年),也是日本軍國主義和日本法西斯主義的代表人物,昭和天皇最忠誠和最愚魯的手下。長于行動,短于思考,在關東軍因獨斷專行、兇狠殘暴有“剃刀將軍”之稱。任內發動偷襲美國珍珠港,爆發了太平洋戰爭。 ![]() 審判期間,旁聽席上東條英機的夫人勝子與兒女們一直陪護左右。 ![]() 戰犯們的伙食是比較豐盛的,而且他們用美軍使用的托盤、湯勺進食早餐。從左至右分別是廣田、東鄉、東條和佐藤。開始的審判是輕松地,戰犯們對未來甚至抱有幻想,所以眾人食欲不錯,每次也很少剩下飯菜。 ![]() 隨著審判流程的加緊,越來越多的證據被呈上法庭,這是一張被認為是南京大屠殺時期的照片,圖中一名日本軍人右手握刀,左手提人頭,身邊盡是被屠殺的中國軍民,而這位日本軍人卻猙獰的笑著,讓人不寒而栗。隨后,海量的文件正名和照片以及證物被送上法庭,鐵證如山,形勢對戰犯們越來越不利。 ![]() 證人臺上的溥儀,往日的皇帝威容已不再。愛新覺羅·溥儀,字耀之,號浩然。曾是清朝皇帝和滿洲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皇帝,辛亥革命以后,被袁世凱逼迫而宣布退位。抗戰時由于充當日本扶持的滿洲國皇帝,后被定為戰犯。二戰結束時,溥儀于奉天機場的候廳室被蘇聯紅軍抓獲。在蘇聯被監禁5年。在軟禁5 年期間曾有一次去日本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為日本統治者在中國的罪行做證明,并提供了大量有用的證據。 ![]() 圖為正在接受身體健康檢查的東條英機,自殺未遂后,他在家人的幫助下逐漸恢復健康,但是其心臟下方的槍傷卻一直未痊愈并留下彈孔疤痕。 ![]()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大川周明成為遠東軍事法庭甲級戰犯中唯一的民間人士,第三批被捕。在接受審判期間出現短時的神志恍惚,舉止失常的情況。1946年 5月3日,在開庭時,他不時地裸露身體,喧嘩叫嚷,并朝他前面的東條英機的禿頭就是一巴掌。表情僵硬的東條苦笑了一下。 并高喊“Inder! Kommen Sie!”(德語:過來,印度人!)和“東條,我要殺了你!”而這之前,大川周明已打過東條一巴掌了。 ![]() 圖為被憲兵帶出法庭的大川。大法官威廉·韋伯爵士(審判團主席)命憲兵將他帶出法庭后,并最終決定放棄了對他的起訴,因為由法庭指定的醫學專家鑒定他患有精神疾病,但是從審判一開始大川周明就說這法庭是一出鬧劇,不值得稱其為合法的法庭。因此眾多人始終堅信他只是在審判期間裝瘋,從而達到釋放的目的。而且,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解散后第二天,他被盟軍釋放。然而,他的瘋病竟然好了,從此逍遙法外,是以瘋人的邏輯騙過檢查醫生的鑒定。死前,他向記者透露: “我是裝的。” ![]() 日本投降后谷壽夫于1946年2月作為戰犯被盟軍總司令部逮捕移交中國,定為乙級戰犯。谷壽夫在日本海軍大學講授陸戰術時曾強調:“作戰時的掠奪、強盜、強奸是保持士氣的重要手段”。當他率軍攻下南京城時,逃難的中國南京市民和放下武器投降的國民黨軍軍人擁擠在主要街道上,谷壽夫指使和縱容屬下官兵對無辜百姓狂擲手榴彈,用機槍掃射,自己也親自用軍刀殺人,其中他本人強奸中國婦女達十余人。圖為正在被國民黨士兵押赴刑場的谷壽夫。 ![]() 1937年12月13日,日軍進占南京城,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揮,對手無寸鐵的南京民眾進行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殺。南京大屠殺是日本侵華戰爭初期日本軍隊在中華民國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規模屠殺、強奸以及縱火、搶劫等戰爭罪行與反人類罪行。日軍暴行的高潮從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開始持續了6周,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開始好轉。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南京軍事法庭的有關判決和調查,在大屠殺中有20萬以上乃至30萬以上中國平民和戰俘被日軍殺害,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軍縱火燒毀。圖為江邊堆積如山的中國人尸體。 ![]() 經南京軍事法庭審判1年多的審判,于1947年4月26日被槍決。政府對谷壽夫下的斷語是:“谷壽夫為侵華最重要戰犯,尤為南京大屠殺之要犯。圖為正被執行槍決的谷壽夫。 ![]() 1947年12月12日,南京戰犯軍事法庭對戰犯田中軍吉進行公審。18日法庭對其宣判:“查被告田中軍吉,在谷壽夫攻陷南京城實施屠殺時,曾攜‘助廣’軍刀參與,…且在混亂斬殺中,我被俘軍民于該被告所攜‘助廣’軍刀下者逾三百人,且有日本軍官山中峰太郎所編《皇軍》一書,刊登該被告之軍刀照片標載 ‘曾殺三百人之隊長(指田中軍吉)愛刀助廣’等字樣可稽,并有該被告親自揮刀斬殺平民之照片獲案,可資印證。…依法判處死刑。”12月18日,野田毅和向井敏明被公審,最后法庭宣判兩名戰犯死刑,此兩名戰犯在1937年12月攻占南京時,相約進行殺人比賽,看誰最先殺150人。比賽的結果是向井敏明殺 106人,野田毅殺105人。他們殺人比賽的消息被當時的日本東京《日日新聞》以“斬殺百人”并配以照片加以報道。。圖為1947年12月18日,日本戰犯田中軍吉,野田毅和向井敏明(由左向右)在南京接受公審。 ![]() 1937年11月,在侵華日軍由淞滬戰場向南京進軍的途中,侵華日軍第十六師團第九聯隊第三大隊少尉副官野田毅,突發奇想,向同在在日軍第十六師團第九聯隊第三大隊任職的另一名少尉軍官向井敏明提出進行滅絕人性的“砍殺百人大競賽”,以誰先殺滿100人為勝利,獎品為一瓶葡萄酒。《東京日日新聞》(即現在的《每日新聞》),連續刊登該報四名隨軍記者淺海、光本、安田、鈴木分別從中國江蘇省常州、丹陽、句容、南京等地發回的現場報道,詳細報道了此二人在無錫橫林鎮、常州車站、丹陽奔牛鎮、呂城鎮、陵口鎮、句容縣城、南京紫金山等地刀劈百余人的經過。這些報道不僅僅時間、地點明確,殺人過程及數字清楚,而且同時還配發了照片。《東京日日新聞》于1937年11月30日首次報道了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毅少尉進行百人斬競賽的消息。 ![]() 圖為中國國民政府有關人員驗證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的尸骨并收集罪證。侵華日軍各級指揮機構當時的命令和軍官的記錄為直接物證,攻占南京的日軍第6師團司令部曾接到命令:“不論婦女兒童,凡中國人一概都殺,房屋全部放火焚燒。”日軍第16師團長中島今朝吾的日記中也記道:“大體上不保留俘虜,全部處理之。”1938年1月11日,日本外相廣田弘毅在電文中稱:“自從前幾天回到上海,我調查了日軍在南京及其他地方所犯暴行的報道,據可靠的目擊者直接計算及可信度極高的一些人來函,提供充分的證明:日軍的所作所為及其繼續暴行的手段,不下30萬的中國平民遭殺戮。” ![]() 經過大量證據證明其罪行后,1948年1月28日,日本戰犯田中軍吉、野田毅和向井敏明等3人被押赴南京雨花臺執行槍決。圖為三人待處決前,獲準抽最后一支煙。 ![]() 日本戰犯田中軍吉、野田毅和向井敏明等3人抽完煙后,被國民黨士兵驅趕至雨花臺槍決點,準備執行槍決。 ![]() 幾聲槍響之后,日本戰犯田中軍吉、野田毅和向井敏明三人被執行槍決,現場掌聲雷動,此三人也結束了罪惡的一生。 ![]() 視線回到東京審判的法庭,圖為正在等待進入法庭的被告們。這些戰犯很快將迎來他們命運的裁決,一段黑暗的歷史即將告一段落。 ![]() 圖為韋伯庭長判定全體被告有罪,坐在中間的是中國代表法官梅汝璈。東京審判從1946年5月3日第一次開庭至1948年11月12日宣判止,持續時間長達兩年多,共開庭818次,審判記錄48412頁,從1948年11月4日起宣讀長達1231頁的判決書,到12日才讀完,可謂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審判。巧合的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設在原日本陸軍省大樓,庭長室設在東條英機的原辦公室。在這幢大樓內,戰犯們曾炮制并推行過危害人類的侵略計劃。現在,那些破壞世界和平與安寧、摧殘人類的法西斯戰犯卻要在這里接受懲罰。在這幢大樓內,戰犯們曾經試圖決定世界命運,而現在軍事法庭卻將決定他們的命運,被告人往昔的 “成功”均被定為國際性滔天罪行,成為走向斷頭臺的階梯。1948年11月12日,經過二年多的正義與邪惡、機智與陰謀、巧辯與詭辯的激烈較量,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最終判處東條英機等7名甲級戰犯絞刑,木戶幸一等16名甲級戰犯無期徒刑,2名甲級戰犯分別判處20年和7年有期徒刑。另外3名甲級戰犯,一名因患精神病中止審判,另外二名因在審判期間死亡免于追究。 ![]() 東京審判被告最初是28人,但前外交大臣松岡洋右和前海軍大將永野修身病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7人處以絞刑(東條英機、廣田弘毅、土肥原賢二、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松井石根、武藤章),1948年12月23日凌晨,東條英機等7名戰犯被絞死在東京巢鴨監獄的死刑架上。圖為東條英機站在審判臺前,他將在不久之后被處以絞刑。 ![]() 圖為正在吃飯的東條英機,或許是知道這是自己的斷頭飯,所以他將飯菜吃的一干二凈。吃飽喝足,該上路了。 ![]() 1948年12月22日24時整,在東京草巢鴨監獄開始執行絞刑。執行絞刑的是美國陸軍中士約翰·伍德,兩年前于德國紐倫堡用雙手結束了納粹德國戰犯的罪惡的一生。后人有幸從電影紀錄片中清楚地看到,約翰·伍德熟練地分別將惡貫滿盈的7名甲級戰犯分別蒙上頭罩,系好絞索,然后雙手松開,一具具僵尸終于將日本軍國主義的丑惡埋葬地獄。 ![]() 除病死與絞刑外,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16人處以無期徒刑(荒木貞夫、橋本欣五郎、畑俊六、平沼騏一郎、星野直樹、賀屋興宣、木戶幸一、小磯國昭、南次郎、岡敬純、大島浩、佐藤賢了、(鳥加山旁)田繁太郎、白鳥敏夫、梅津美治郎、鈴木貞一);對2人處以有期徒刑(東鄉茂德20年,重光葵7年)。除東京審判外,盟國還在馬尼拉、新加坡、仰光、西貢、伯力等地,對乙、丙級戰犯進行了審判。據統計,被盟國起訴的日本各類戰犯總數為5423人,被判刑者4226 人,其中被判處死刑者941人。日本法西斯軍國主義給亞洲人民帶來沉痛的災難,為了防止歷史悲劇重演,我們必須警惕當下問題,避免日本軍國主義的卷土重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