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鎮江金山寺 鎮江是長江中下游的歷史文化名城,名勝古跡甚多,自然景色秀麗,特別是金山、焦山與寶華山,被稱為鎮江三大佛教名山,各呈風姿,爭奇斗秀,馳名中外,在佛教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金山,雄峙在鎮江市區西北的長江南岸,山勢巍峨,風景優美,有“江南諸勝之最”的美譽。金山寺依山而建,從山腳到山頂,殿宇樓堂幢幢相銜,階梯成疊,長廊蜿蜒,臺閣相接,把整個山密密地包裹起來。遠望金山寺,只見金碧輝煌的寺廟建筑群和高聳入云的慈壽塔,看不見山,故有“金山寺裹山”之稱。與焦山定慧寺“焦山山裹寺”形成鮮明的對比。 江天寺,又稱金山寺,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始建于東晉。《金山志》載:“山有佛寺,始建于晉明帝時”,即323-325年間,初名澤心寺。南朝梁武帝天監四年(505年),梁武帝令名僧寶志、僧祐在金山舉行盛大水陸法會。宋宗鑒《釋門正統》卷四載:“所謂水陸者,因梁武帝夢第一神僧告曰:”六道四生,受苦無量,保不作水陸(大齋)普濟群靈?“帝因去公之勸,搜尋貝葉,早夜披覽;及詳阿難遇面然鬼王建立平等斛食之類意,用制儀文,遂于潤州(今鎮江)金山寺修設。帝躬臨地度,命僧祐禪師宣文”。這就是中國佛教舉行水陸法會之始。金山寺也因此而馳名天下。 水陸法會又稱水陸道場,悲濟會,是中國佛教經懺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種儀式。宋代以后流行全國,內容是誦經設齋,禮佛拜懺,追薦亡靈。主要活動有結果灑凈、遣使發符、請上堂、供上堂、請下堂、供下堂、奉浴、施食、授戒、送圣等。舉行這些法事活動,最少得7晝夜,多者49天。參加法事的僧人少則48人,多是上百人,十分隆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