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肝明目
功理:本節功法主要是補肝養目。“肝氣通于目”,在十二經脈中,唯有肝脈是本經直接上連目系的。雖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但目為肝之竅,尤以肝血的濡養更為重要。此節動作可以調動肝臟的精氣,使眼部氣血充盈,眼部的微循環加強,新陳代謝旺盛,視力得以恢復。
功法: 舒肝明目發音:“噓”,同時要雙目瞪圓。(見圖6) 口型:兩唇輕合,嘴角橫繃,齒露微縫。 (示范錄像)
|

|
圖 6 |
|
動作:雙手手背相對,四指向下,由腹股溝的“急脈”穴處(見圖7)循肝經路線上提經“章門”穴(見圖8)“期門”穴(見圖9)至鎖骨的外端“中府穴”(見圖10),大臂不動,小臂展開,如鳥張翼,手心向上(見圖11)
圖7
圖8 |
圖9 |
圖10 |
圖11 |
|
氣沿肺經的路線到拇指的內側之“少商”穴。爾后雙目微閉,兩唇輕合,舌抵上腭,兩臂向面部合攏(見圖12)。伏于眼部,“勞宮”穴對準瞳仁(見圖13),意念在眼部,體會眼睛的感覺“1---、2---、3---、(數至6)。”這時眼部會有熱感或濕潤感等,繼而雙手沿胃經的路線拂面而下(見圖14),經胸部四指轉而向下,拇指相對(見圖15),推至下腹部分開,自然垂于體側,恢復預備式(見圖16)。如此反復六次,調息一次。
圖12 |
圖13 |
圖14 |
圖15 |
圖16 |
|
經絡走向:肝一肺經一大腸經一胃經。讀“噓”字時,引氣沿肝經的路線由腿的內側上行,經腹部、胸部,在胸部與肺經相接,沿手臂內側到大拇指“少商”。兩臂向面部合攏,氣沿大腸經的路線從手臂的外側到鼻孔旁“迎香”穴,再與胃經相接,循胃經路線下行,沿腿的外側到第二腳趾的“歷兌”穴。 做功時眼部有熱、濕或脹、麻等感覺均屬正常。
舒肝明目穴位說明:
急脈:在恥骨結合的外側,腹股溝股動脈搏動處,前正中線旁2.5寸。
章門:在側腹部,第11肋游離端的下方。
期門:在胸部,乳頭直下,第6助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中府:在胸前壁的外上方,平第一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
少商:在手指末節橈側,距指甲旁0.1寸。
勞宮:在手掌心,第2、3掌骨之間,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
迎香:在鼻翼外緣中點旁,鼻唇溝中。
歷兌:在足二趾未節外側,距指甲角旁0.1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