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馬禮堂養氣功《養氣健目功》

     老儒子牛 2013-09-01

        氣沿肺經的路線到拇指的內側之“少商”穴。爾后雙目微閉,兩唇輕合,舌抵上腭,兩臂向面部合攏(見圖12)。伏于眼部,“勞宮”穴對準瞳仁(見圖13),意念在眼部,體會眼睛的感覺“1---、2---、3---、(數至6)。”這時眼部會有熱感或濕潤感等,繼而雙手沿胃經的路線拂面而下(見圖14),經胸部四指轉而向下,拇指相對(見圖15),推至下腹部分開,自然垂于體側,恢復預備式(見圖16)。如此反復六次,調息一次。

    養氣健目功

     
    概要

        養氣健目功是依祖國醫學理論的臟腑學說、經絡學說和五輪學說為基礎創編而成的專門針對各種疑難眼疾的醫療功法,長期習練,可以療疾祛病獲得養生明目的效果。它對諸如屈光不正、弱視、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病變、黃斑變性、糖尿病性眼病、各種遺傳性眼病、視網膜色素變性、視神經萎縮等疑難眼病,均有良好療效。 眼是人的體表器官,在人們的生命活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用最美麗的詞藻去形容它,有的把它比做明月,有的把它比做朝霞,有的把它比做秋水,有的把它比做心靈的窗戶。眼睛不僅使我們能夠識別萬物,看到大千世界和錦秀河山,而且能表達人的思想感情,更重要的是,眼睛是人體健康的標志。《內經》曰:“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而為之精,”這說明眼睛視力的好壞表明人體氣血的盛衰。一雙明亮的眼睛,乃是人人所追求的。但遺憾的是,據有關統計,目前世界50億人口中,有60%患有各種眼疾,這樣大的比例,非其它各種危害人類的疾病所能相比,這不但影響著人類健康,更影響著科學文化的發展和社會文明的進步,不能不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
        《養氣健目功》是著名特色眼科專家馬栩周老師秉承父業,在已故著名武術家、老中醫、氣功大師馬禮堂先生養氣功原理上創編的。遵照父親“注重實效,不務玄虛”的精神,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以祖國醫學之“經絡論”、“氣化論”、“五輪學說”為理論依據,按人眼的生理和病理特點而編制的一套針對各種疑難眼疾的醫療功法,長期習練,可以療疾祛病獲得養生明目的效果。它對諸如屈光不正、弱視、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病變、黃斑變性、糖尿病性眼病、各種遺傳性眼病、視網膜色素變性、視神經萎縮等疑難眼病,均有良好療效。
        1994年,中央電視臺播出“養氣健目功”教學片,深受歡迎,先后收到幾萬封眼病患者的來信,通過練功都取到明顯的療效。總有效率達96%,顯效率89%。

     
    特點
     

    《養氣健目功》的特點

        1、中醫理論是健目功的理論依據

        祖國醫學認為“天地一體” “五臟一體”。“天人相應”的理論,認為宇宙是一個整體,人體五臟是一個整體,人生活在宇宙間同天地相應,人的生命活動的生理變化同大自然的整個活動密切相關。眼雖是人體的體表器官,但它與全身,特別是臟腑經絡有密切的關系。在預防和治療眼的疾患時,不能孤立地只看局部,必須有整體觀念,聯系眼與臟腑經絡的關系,全面觀察。《養氣健目功》就是根據此理論,通過鍛練調動人的自身潛力,提高人體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眼病的預防能力和修復能力。
        祖國醫學認為,眼病是由邪氣的侵襲而成。人生活在宇宙間,受“七情”、“六淫”等因素的干擾,體內真氣漸漸虧損,陰陽失調,邪氣乘虛而入,使眼部脈絡受阻,因而得不到精、氣、血、津液的滋養。因此治眼首先要調整五臟六腑之氣血和平,經絡疏通,才能使真氣充盈,五臟六腑之精氣上注于目而為之精,以維持眼正常的生理功能。

        2、《養氣健目功》著重內養真氣,疏通經絡

        祖國醫學“氣化論”認為:氣生萬物,人體生命維持,肢體的運動,疾病生成都與氣有關。只要真氣充盈,就能促使經絡暢通,使五臟六腑之精氣,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眼部,眼得儒養而能視。
       《養氣健目功》的吐故納新、動作導引、精神內守、意念活動,都是為了培養真氣。真氣充盈,氣滯得行,血淤得通,意亂得安,神散得聚,精失得還,從而達到調和陰陽、疏通經絡、順氣活血,健身明目之實效。

       3、動作導引、意念活動、經絡走向三者有機的結合成一體 從而促使經脈通暢,氣血上注于目,目得滋養。

        4、辨證施功,針對性強,療效顯著

        《養氣健目功》前三節是疏通十二正經和任督二脈的,是整體治療。通練一遍后,可根據補瀉的原理,因人因病辨證施功,多練其中的某一節。后四節用于局部治療。根據各人的病情,隨時隨地,只要眼感疲勞就可以練習。只要認真練習,做到精神內守,眼部都會有反應,都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5、簡單易學,不出偏差

        《養氣健目功》易練易學,無論是男女老少一般四個小時都可以學會。堅持練習、終身受益。而且不要大的場地,站、坐、走、臥。隨時隨地都能練。只要按照動作要領認真去做,做到松、靜、自然、是不會出偏的。

    機理

     

    《養氣健目功》的治病機理

       《養氣健目功》是以中醫的“陰陽五行學說”、“臟腑學說”為理論基礎,以“經絡論”、“氣化論”為依據,根據臨床實踐經驗總結而成。
        祖國醫學認為:眼之所以具有視萬物、察秋毫、辨形狀、別顏色、表情感的生理功能,乃是臟腑先天之精所成,又為臟腑后天之精所養。因此說,眼的視覺功能的維持與臟腑經絡有密切的關系。所以預防和治療眼病必須有整體觀念,全面觀察。《養氣健目功》可以調動自身的潛力,對五臟六腑進行統一的整體的調理,使臟腑陰陽平衡、氣血充盈、微循環加強、新陳代謝旺盛,視力得以恢復。

        微循環是血液循環最末梢的部分,遍及全身各處,分布在各個臟器和組織內,并向全身各組織細胞輸送營養和運出代謝產物。所以說微循環既是循環的通路,又是物質交換的場所。
        即使像眼的角膜、晶狀體、玻璃體,這些無血管的組織,也是由睫狀體產生的特殊組織液棗房水,流動于前后房之間,輸送營養給這些無血管的組織進行物質交換,使眼維持正常生理的功能的。
        中醫眼科學把眼與臟腑的關系總結為“五輪學說”。將眼部由外至內分為胞臉、兩毗、白睛、黑睛、瞳神五部分,分別內應脾、心、肺、肝、腎五臟。命名為肉輪、血輪、氣輪、風輪、水輪。
        輪屬表,臟屬本。輪之有病多與臟腑功能正常與否有密切的關系。
        肉輪(上胞下臉)屬脾胃,是眼的最外部分,司眼的開合。有避風沙煙塵,抵御外邪,保護睛珠和眼眶的作用。若飲食失宜,損傷脾胃,脾虛,失去運化,水濕停滯,在目外常為胞瞼浮腫,在目內可為眼底水腫、滲出,眼底出血。若侵入神膏,可造成玻璃體混濁。脾虛,目失儒養,可使胞瞼筋肉無力升舉而造成上胞下垂。脾有實火,則眼皮腫痛,重者會引起出血性眼病。

        血輪(大小眥)屬心,心主火,亦主血,心氣平和,血脈調暢,眥部不易患病。心氣虛,則眼角干癢,視力下降,眼前黑影飄動;心有實熱,則眼角發紅而腫脹,甚者造成眼內外各種出血征候。
        氣輪(白睛)屬肺,其病變與肺的陰陽、氣血失調有密功關系。肺主氣,主一身之表,宜宣發肅降。若肺失治節,宣降失司,則氣機不利,血脈滯澀。若肺熱,白睛發紅;肺虛,白睛發干、無光,神光欲散,甚至可見視網膜脫離。
        風輪(黑睛)屬肝,肝與膽相表里,故黑睛疾病與肝膽有密切的關系。黑睛質地清脆,暴露于外,直接與外界接觸,上無血絡,營養供應較差,易受損傷或外邪侵襲,故黑睛發病率高。肝主筋、開竅于目,肝具有貯血及調節血量功能,目得肝血的滋養而能視。若肝血不足則夜盲或視物不清,不能久視,兩目干澀;肝經內熱則目赤腫痛,肝風內動則目斜視。
        水輪(瞳神)屬腎,瞳神的結構復雜、精細,為眼產生視覺的重要部分。其病變發生的部位以及病變的性質多種多樣,引起眼部的癥狀形形色色,而且病后嚴重影響視力。腎虛則瞳神無光,視物渺膜,眼干澀,神膏混濁,眼前黑花飛舞或晶體變白,云霧飄動,眼珠隱痛,視力下降,以致失明。
        此外,大腸、小腸、膀眺、膽、胃、三焦等六腑,亦無不與眼睛有著密切的關系。如肝之余氣入膽,聚而成精,為膽汁。膽汁對眼十分重要,起著涵養瞳神的作用。又如胃為水谷之海,與脾臟互為表里,脾胃和稱后天之本,脾升清,胃降濁,若胃不降濁,則可上犯于目,引起許多種眼病。
        眼能視,依賴于人體固有的精、氣、血、津液的滋養,這是物質基礎,精為氣之母,能與氣、血、津液互相滋生、轉化,故精為滋目之首,一但精氣不足,則目視物不清。
        “目得血而能視”,不僅因為血能帶給眼營養,還因為血能載氣和伴送津液上行于目。
        目中之精與液和合而成神膏,神膏涵養瞳神,神膏衰,則眼病生。
        目中津液化生為神水,儒養雙目。神水衰,則目失儒潤,火燥為患,致生眼疾。
        真氣升降出入于目中不息,推動精、氣、血液源源入目養竅。真氣流暢充盈,則視覺清明,若虧滯不足,則視物不清。

        精、氣、血、津液來源于五臟六腑,而把這些物質由臟腑輸送到眼部則要依賴于經絡。
        《靈樞·大惑論》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而為之精。……目者,五臟六腑之精也。”《靈樞·邪氣臟腑病形》還說:“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竅,其精陽上走于目而為之睛。”養氣健目功可疏通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調動五臟六腑之精氣通過經絡上注于目以儒養雙眼,祛病健目。

        養氣健目功,不但可解除多年醫治不愈的眼疾痛苦,隨著練功,身體素質也會得到提高。

     
    功法
     

    養氣健目功


        呼吸方法《養氣健目功》前三節是順腹式呼吸的吐納法,呼氣讀字吐出臟腑之濁氣,吸氣順其自然。后四節是自然呼吸法。

    預備式兩腳平行,與肩同寬,頭正項直,百會朝天,雙目垂簾,兩唇輕合,舌抵上腭,沉肩墜肘松腕。兩臂自然下垂,時微屈,含胸拔背,松腰塌胯斂臀,兩膝放松。頭腦清空,排除雜念,呼吸自然平穩。待站到若有若無時,意念在眼部。默念“眼睛明亮1,眼睛明亮2……眼睛明亮6”。然后慢慢睜開雙眼,極目遠眺,望得很遠很遠,想象遠處有一片遼闊的草原,綠草如蔭,繁花似錦,湛蘭的天空,冉冉的白云,美麗的大自然充滿了生機,充滿了活力。人生宇宙間與天地合為一體,大自然的神力使你全身充滿了真氣,氣貫雙目,連遠在天邊的云影也看得十分清楚。請你把神光收回,雙目垂簾。
        這時練功者的雙眼會有濕潤和清亮的感覺。預備式是使練功者做到松、靜、自然而進入氣功狀態。
        預備式的基本要求須貫穿練功的全過程。(見圖1)

    1.jpg (10386 字節)
    圖1

        調息每個動作做完6次之后,調息一次,采用自然呼吸法。目的是調整呼吸,恢復自然,稍事休息。具體做法是:在預備式的基礎上,兩臂從體側徐徐抬起,手心向下,沉肩墜肘松腕,待腕與肩平時(見圖2),以肘為軸,外旋小臂使手心轉而向上(見圖3),墜肘向內劃弧收到鼻與眉之間,手指相對呈按球狀由胸前徐徐下落(見圖4)至腹前,兩臂自然下垂,恢復預備式。(見圖5)

    2.jpg (12014 字節) 3.jpg (12098 字節) 4.jpg (9469 字節) 5.jpg (9627 字節)

    圖2

    圖3

    圖4

    圖5

     

       動作:雙手手背相對,四指向下,由腹股溝的“急脈”穴處(見圖7)循肝經路線上提經“章門”穴(見圖8)“期門”穴(見圖9)至鎖骨的外端“中府穴”(見圖10),大臂不動,小臂展開,如鳥張翼,手心向上(見圖11

    舒肝明目

        功理:本節功法主要是補肝養目。“肝氣通于目”,在十二經脈中,唯有肝脈是本經直接上連目系的。雖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但目為肝之竅,尤以肝血的濡養更為重要。此節動作可以調動肝臟的精氣,使眼部氣血充盈,眼部的微循環加強,新陳代謝旺盛,視力得以恢復。

    功法
        舒肝明目發音:“噓”,同時要雙目瞪圓。(見圖6
        口型:兩唇輕合,嘴角橫繃,齒露微縫。
        (示范錄像)

    6.jpg (9427 字節)


    6

    7.jpg (9379 字節) 8.jpg (10166 字節) 9.jpg (10550 字節) 10.jpg (10674 字節) 11.jpg (14151 字節)
    7
    8 9 10 11
    12.jpg (9080 字節) 13.jpg (8727 字節) 14.jpg (9020 字節) 15.jpg (10451 字節) 16.jpg (9458 字節)
    圖12 圖13 圖14 圖15 圖16

        經絡走向:肝一肺經一大腸經一胃經。讀“噓”字時,引氣沿肝經的路線由腿的內側上行,經腹部、胸部,在胸部與肺經相接,沿手臂內側到大拇指“少商”。兩臂向面部合攏,氣沿大腸經的路線從手臂的外側到鼻孔旁“迎香”穴,再與胃經相接,循胃經路線下行,沿腿的外側到第二腳趾的“歷兌”穴。 做功時眼部有熱、濕或脹、麻等感覺均屬正常。

        舒肝明目穴位說明

       急脈:在恥骨結合的外側,腹股溝股動脈搏動處,前正中線旁2.5寸。
        章門:在側腹部,第11肋游離端的下方。
        期門:在胸部,乳頭直下,第6助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中府:在胸前壁的外上方,平第一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
        少商:在手指末節橈側,距指甲旁0.1寸。
        勞宮:在手掌心,第2、3掌骨之間,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

        迎香:在鼻翼外緣中點旁,鼻唇溝中。
        歷兌:在足二趾未節外側,距指甲角旁0.1寸。

     

        這時眼部有熱感或濕潤感,爾后手掌離開眼部,用小指揉按內眼角“睛明”穴(見圖246次后,雙手如梳頭之狀向上經發際至頭頂(見圖25),再沿后腦下行(見圖26),循膀眈經的路線經背部,臀部分開自然垂于體側。意念氣到足小趾外側之“至陰”穴,如此反復6次,調息一次。

    安神養目

       功理:本節功法之目的在于健脾養心以養目。

       脾主運化,為后天之本。“五臟六腑之經氣,皆稟受于脾”。脾主升清,脾氣上升,才能將精微物質升運于目,而視物清明。脾統攝血液在經脈中流行,不出現外溢,目才能獲血的滋養。
        心主全身之血脈,脈中血液受心氣之推動以循行全身,上輸于目。目中的經脈幽深細微,更須血液源源不斷的供養,方能維持視覺。《靈樞·大惑論》說:“目者,心之使也”。五臟之精氣皆任心所主,而眼目既賴心主之精氣所養,視物又受心神的支配,因此,人體臟腑精氣之盛衰以及精神活動之狀態,均能反映于目。心氣盛,精神旺,則兩眼如暑夜之繁星,神光灼灼;精氣衰,心意亂,志不能守,則兩眼如殘陽枯井,暗淡無光。
        因此健脾養心,培養旺盛之心氣,用以養目”,乃治療眼疾之必需。

      功法:
       “安神養目”發音:“呵”(讀科),要雙目垂簾。

        口型:口半張,舌抵下齒(見圖19
        (示范錄像)
    19.jpg (7572 字節)
    19

        動作:兩手手心向里,由“沖門”穴處(見圖20)沿脾經路線上提,經腹部至胸部“大包”穴處(見圖21)掌外旋翻轉至眼旁,中指對準外眼角(見圖22),氣沿心經路線到小指指端之“少沖”穴。然后兩唇輕合,舌抵上腭,墜肘,兩臂內旋至面前伏在雙眼上,“勞宮”穴對準瞳仁(見圖23),意念在眼部,仔細體會眼睛的感覺“1---2---、3---(數至6)”,

    20.jpg (9578 字節)

    21.jpg (10460 字節) 22.jpg (10513 字節) 23.jpg (9301 字節)

    20

    21 22 23
    24.jpg (10654 字節) 25.jpg (11770 字節) 26.jpg (11821 字節)
    24 25 26

       經絡走向:脾經一心經一小腸經一膀胱經。讀“呵”字時,引氣沿脾經的路線從腿的內側上行,經腹部在胸部與心經相接,沿手臂的內側到小指指端“少沖”穴。兩臂內旋伏在雙眼時,氣沿手臂外側到耳屏前“聽宮”穴;再循手導引的方向引氣沿膀胱經的路線下行,經頭部、背部、臀部、腿的外側到第五足趾的“至陰”穴。做功時眼部應有熱、濕或輕松的感覺。

        安神養目穴位說明

       沖門:在腹股溝外側,距恥骨聯合上緣中點3.5寸,骼外動脈波動處的外側。
        大包:在側胸部,腋中線上,第
    6肋間隙上。
        少沖:在小指未節橈側,距指甲角旁
    0.1寸。
        睛明:在面部,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
        至陰:在足小趾未節外側,距指甲角
    0.1寸。
        聽宮:在面部,耳屏前,張口時呈凹陷狀。

     

       動作:兩手并放于后背能骨處,手心向外,四指向下(見圖32),讀“吹”,同時兩手上提經“腎俞”穴(見圖33)至胸部鎖骨下緣之‘俞府”穴,向前平伸劃弧,手心朝里在胸前抱圓,同時曲膝下蹲(見圖34),兩臂隨之下落(見圖35),注意下蹲時身體保持正直,膝蓋不過足尖。唇輕合,舌抵上胯,翻轉手心向上(見圖36),托至眼部,伏于雙眼,“勞宮”穴對準瞳仁,意念在眼部,仔細體會眼睛的感覺“1---2---,3---(共6次)”(見圖37

       強腎健目

        功理:腎乃五臟之本,生命之源,腎藏精,精乃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本節功法之目的,是增強腎的功能,強腎以健目。
        腎主精,精能生髓,腦為髓之海。目系上屬于腦,后出于頸中。腎精充沛,髓海豐滿,則思維靈活,目光敏捷。若腎精虧虛,髓海不足,則頭暈耳鳴,目無所見。
        腎主津液,上潤目珠。津液在目化為神水,則為充養之液。人體水液的分布、潴流及排泄,與腎的功能有密切的關系。若腎的氣化不足,水液代謝障礙,體內潴留之水液上泛于目,在外常引起眼瞼浮腫,在內可致眼底水腫。故治眼疾必先強腎,腎氣充盈則目自明矣。

    功法:
        發音:讀“吹”音。雙目垂簾。

        口型:喝口,舌尖微向上卷,如吹蕭之狀(見圖31)。
       
    (示范錄像)

    31.jpg (8431 字節)


    31
    32.jpg (8688 字節) 33.jpg (10716 字節) 34.jpg (9971 字節) 35.jpg (9728 字節) 36.jpg (9423 字節) 37.jpg (8897 字節)
    32 33 34 35 36 37

         自感眼部發熱或濕潤或輕松。繼而雙手經頭部兩側(見圖38)循膽經路線下行,經頸部“風池”穴、肩部“肩井”穴、胸部“淵腋”“日月”、背部“京門”、臀部“環跳”,手自然垂于體側(見圖39404142434445)。意念氣沿腿的外側到第四腳趾端外側之“竅陰”穴。如此反復六次,調息一次。

    38.jpg (9319 字節) 39.jpg (11932 字節) 40.jpg (9216 字節) 41.jpg (11002 字節)
    38 39 40 41
    42.jpg (9465 字節) 43.jpg (9656 字節) 44.jpg (9305 字節) 45.jpg (9413 字節)
    42 43 44 45

       經絡走向:腎經一心包經一三焦經一膽經。讀“吹”字時,引氣沿腿的內側上行,貫脊人腎,在胸部與心包經相接,沿手臂內側到中指指端“中沖”穴,雙手托至眼部時,氣沿手臂外側循三焦經的路線到外眉梢“絲竹空”穴,再引氣循膽經的路線下行,經腿的外側到第四足趾之“竅陰”穴。
        做功時,眼部有熱、濕、脹、麻、涼等不同感覺。

        強腎健目穴位說明

       腎俞:在腰部,第2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俞府:在胸部,鎖骨下緣,前正中線旁開
    2寸。
        中沖:在手中指未節尖端中央。
        風池:在頸部,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琴突肌與斜上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肩井:在肩上,前直琴中,大椎與肩峰端連
    56寸,第4肋間隙中。
        日月:在上腹部乳頭直下,第
    7肋間隙正中線旁開4寸。
       京門:在側腰部,章門下
    1.8寸,第12肋骨游離端的下方。
       環跳:在股外側部,側臥屈股,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骰管裂孔連線的外
    10與中10交點處。
        足竅陰:在足第四趾未節外側,距指甲角
    0.1寸。
        絲竹空:在面部,眉稍凹陷處。

     

    轉頸運目(示范錄像)

        功理:頸項為任督二脈之樞紐,十四經之通道,全身經絡與頸項都有關系。外感內侵,則頸項強直;內傷外現,則頸項傾垂或后仰。活動頸項可使經絡疏通,血流旺盛,減少供血不足之弊端。五臟之精血,循經絡之循環而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眼部,眼疾自愈。養生學家蘇東坡說:“發宜常梳,齒宜常叩,手宜常搓,目宜常轉”運目則促使眼部精、氣、血充盈,真氣旺盛,津液滋生,神水充足,眼球得以濡潤,五輪得以全面修復。故轉頸運目,乃使眼部恢復視覺功能之要訣,宜常習之。

        功法:意念在眼部,先將面部平轉向右肩上方,睜眼,神光向右肩后探視。然后低頭向下看,頸部向左轉,眼睛向左看,再仰頭眼睛向上看,如此,逆時針方向轉動3圈,順時針方向轉動3圈。旋轉之幅度要盡量前低后仰,但要自然緩慢,徐徐而行,不可太急太促。眼球隨頸部的轉動而轉動,神光盡量向左、右、上、下各方遠視,這對視野的擴大很有益處(見圖48495051)。恢復預備式。調息一次。視網膜脫落,玻璃體嚴重混濁的患者,注意轉動的幅度要小,低頭仰頭不要用力。

    48.jpg (10139 字節) 49.jpg (8903 字節) 50.jpg (9940 字節) 51.jpg (9076 字節)
    48 49 50 51
     

         五輪滋目穴位說明

        承泣:在面部,瞳孔直下,眼球與眶下緣之間
        球后:在面部,眼眶下緣外
    1/4處。
        瞳子廖:在面部,目外毗旁,眶外側緣處。
        太陽:在顳部,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后約一橫指的凹陷處。
        絲竹空:在面部,眉梢凹陷處。
        魚腰:在額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攢竹:在面部,眉頭陷中,框上切跡處。
        眉沖:在頭部,前發際正中直上
    05寸。
        曲差:在頭部,前發際正中直上
    05寸,旁開15寸。
        頭臨泣:在頭部,瞳孔直上,入前發際
    05寸。
        睛明:在頭部,目內眥角梢上方凹陷處。

    五輪滋目(示范錄像

       功理:眼部周圍穴位眾多,皆通達于五臟六腑。五臟六腑一旦外感內傷,必影響到眼。可通過對眼部周圍穴位的揉按,以調理臟腑之氣血,消除藏在骨縫筋肌中的病邪之氣。邪氣驅逐,真氣培植,不但提高視力,且有利于臟腑的健康。

       功法:意念在眼部,雙目垂簾,以無名指、中指、食指分別按在下眼框之“承泣”穴、“球后”穴上點按6次(見圖54),點按外眼角“瞳子廖”穴、“太陽”穴6次(見圖55),點按上眼眶之“絲竹空”穴、“魚腰”穴、“攢竹”穴6次(見圖56)無名指、中指、食指上推入發際5分處,點按“眉沖”穴、“曲差”穴、“頭臨泣”穴6次(見圖57)。再向下用無名指點按眉頭下凹陷處,“睛明”穴6次(見圖58)。恢復預備式。眼部有發熱或濕潤輕松舒適感。調息一次。

    54.jpg (9035 字節) 55.jpg (9687 字節) 56.jpg (9406 字節) 57.jpg (10320 字節) 58.jpg (9483 字節)
    54
    55 56 57 58
     

    真氣運目示范錄像

        功理:本節中所要點、按、捏的各穴位,都是人體中經絡路線上的要穴,有的直接與眼部有關,如“翳明”、“太陽”、“風池”、“迎香”諸穴。有的能直接影響到臟腑,如“中沖”穴、“少沖”穴、“勞宮”穴、“合谷”諸穴。患者通過對上述諸穴的點、按、捏能把全身各部的精、氣、血調到眼部,使眼部氣血充盈,精氣旺盛,從而達到治療眼疾之目的。

       功法:意念在眼部,雙目垂簾。右手放于丹田處,手心向上,用左手拇指指端與食指指端相結合捏按右手小指指端內側之“少沖”穴(見圖61),控按中指指端“中沖”穴(見圖62)心中默念“眼睛明亮1,眼睛明亮2……”(共6);捏按手心“勞宮”穴(見圖63),心中默念“眼睛明亮1,眼睛明亮2,……”(共6次);捏按虎口處之“合谷”穴(見圖64),心中默念“眼睛明亮1,眼睛明亮2……”(共6次);

    61.jpg (7689 字節) 62.jpg (8085 字節) 63.jpg (7984 字節) 64.jpg (7629 字節)
    61 62 63 64

        雙手食指點按“迎香”穴(見圖65)心中默念眼睛明亮1,眼睛明亮2……”(共6數),拇指點按耳根凹陷處后一寸之“翳明”穴(見圖66),心中默念“眼睛明亮1,眼睛明亮2,……”(共6次);拇指點按“風池”穴(見圖67),心中默念“眼睛明亮1,眼睛明亮2……”(共6次);拇與食指捏耳墜(見圖68)。恢復預備式,調息一次,在捏按、點、按時,眼部發熱、流淚、刺痛、發脹等,均屬正常反應。

    65.jpg (9492 字節) 66.jpg (10311 字節) 67.jpg (10300 字節) 68.jpg (9247 字節)
    65 66 67 68

        真氣運目穴位說明
        少沖:在小指未橈側,距指甲角旁0.1寸。
        中沖:在手指未節尖端中央。
        勞宮:在手心,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
        合谷:在手背,第
    12掌骨間,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迎香:在鼻翼外緣中點旁,鼻唇溝中。
        翳明:在頸部,翳風后一寸。
        風池:在頸部,枕骨之下凹陷處。

     

        益智增光穴位說明

       睛明:在面部,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上。
        攢竹:在面部,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
        魚腰;在額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絲竹空:在面部,眉毛凹陷處。
        聽宮:在面部,耳屏前,張口時承凹陷處。
        陽白:在前額部,瞳孔直上,眉上
    1寸。
        神庭:在頭部,前發際正中直上
    0.5寸。
        眉沖:在頭部,攢竹直上發際
    0.5寸。
        曲差:在頭部,前發際正中直上
    0.5寸,旁開0.5寸。
        五處:在頭部,前發際正中直上
    1寸,旁開1.5寸。
        頭臨穴:在頭部,瞳孔直上,入前發際
    0.5寸。
        風池:在頸部,枕骨之下凹陷處。

    益智增光 (示范錄像

       功理:目內眥,赤白肉際處之“睛明”穴是手太陽、足陽明、二蹺五脈之會穴,為膀胱經之起點穴,是治眼病的要穴。眼眉頭凹陷處之“攢竹”穴,眉心之“魚腰”穴治視力減退,迎風落淚,眉骨疼痛,火眼紅腫等疾。
        “太陽”穴主治各種眼疾;“聽宮”穴可治眼底出血;“陽白”、“神庭”、“眉沖”、“曲差”、“五處”、“頭臨泣”、“風池”等穴,都是治療眼疾的要穴。點按“睛明”、“攢竹”、“魚腰”、“太陽”、“聽宮”五穴后,十指沿膀胱經、膽經、三焦經的路線,經上述各穴位,作梳頭之狀而行之,有疏通頭部之經絡,行陽氣下降,消除眼中之肝火,醒腦明目益智之功效。

       功法:意念在眼部,雙手在面部,小指點按“睛明’’穴,無明指點按“攢竹”穴,中指點按“魚腰”穴,食指點按“太陽”穴,拇指點按“聽宮”穴(見圖71),點按直至眼部發熱,心中默念“1---2---,3---”(數到6),然后雙手五指如梳頭之狀上推至頭頂,再由頭頂梳向腦后“風池”穴、“天柱”穴,肩部“肩井”穴,循膽經路線下行經胸部“淵腋”、背部“京門”、臀部“環跳”自然垂于體側(見圖7273747576),恢復預備式。如此反復六次,調息一次。此動作眼部有熱感和濕潤感,青光眼患者眼部會有輕松的感覺。

    71.jpg (9420 字節) 72.jpg (10369 字節) 73.jpg (9612 字節) 76.jpg (9154 字節) 78.jpg (9133 字節)
    72 73 74 75 76
     


       調息
    每個動作做完6次之后,調息一次,采用自然呼吸法。目的是調整呼吸,恢復自然,稍事休息。具體做法是:在預備式的基礎上,兩臂從體側徐徐抬起,手心向下,沉肩墜肘松腕,待腕與肩平時(見圖2),以肘為軸,外旋小臂使手心轉而向上(見圖3),墜肘向內劃弧收到鼻與眉之間,手指相對呈按球狀由胸前徐徐下落(見圖4)至腹前,兩臂自然下垂,恢復預備式。(見圖5)

      調整視力

        猛睜雙眼,極目遠方,讓眼中病邪之氣排出,而后心中默念“眼睛明亮1,眼睛明亮2……”(共6數),意念集中在眼部,使眼中的血、氣充盈。然后雙目垂簾,把神光收回至腳下。如此反復三次(見圖81),調息一次

    81.jpg (9587 字節)


    81
    2.jpg (12014 字節) 3.jpg (12098 字節) 4.jpg (9469 字節) 5.jpg (9627 字節)

    圖2

    圖3

    圖4

    圖5

     
    靜功

        靜功功法

       坐在凳子上,其高度以大腿放平,小腿與其垂直,兩腿分開,寬與肩同,兩腳放在溫水盆中。水溫略高于體溫,在38度至40度之間。水與內踝骨同高。上身自然端正,頭正項直,“百會”朝天,雙目垂簾,兩唇輕合,舌抵上腭,沉肩墜肘,含胸拔背,兩手自然放在大腿上,手心向上。收心人靜,以一念代萬念,精神集中,排除雜念,意念在眼部,默念:“眼睛明亮1,眼睛明亮2……”共數64次。此時,因人因病不同,眼部會出現各種各樣與平時不同的感覺,如熱感,濕感,酸感,痛感,麻感,冷感等,均屬正常反應。然后雙目睜開,眼睛視物會有清晰、明亮感。調息一次。

        自我按摩

       用右手“勞宮”穴搓左足掌心“涌泉”穴,搓時,意念在眼部,默念,:“眼睛明亮1,眼睛明亮2……”直至搓到眼部有熱感或濕潤感為止。左右交換(見穴位圖8)。
        自我按摩“涌泉”、“太溪”、“太沖”、“三陰交”四穴,用拇指分別點按“涌泉”、“太溪”(見圖
    8),“太沖”,“三陰交”(見穴位圖8),點按時意念在眼部,默念“眼睛明亮1,眼睛明亮2……”直至眼部有熱感或濕潤感為止,左右交換。

        治病機理

        坐靜功,溫水泡腳,意念在眼部,可以促使足三陰“肝經”“腎經”“脾經”的精氣上升,調動精、氣、血、津液到眼部,眼部氣血充盈,通暢被病氣阻塞之經絡,再進行自我按摩,可以加強經脈的活動能量,把氣血調動到眼部,眼得滋養,視力逐漸恢復。如長期習練按摩,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喜歡該文的人也喜歡 更多
      熱門閱讀 換一換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司机67194精品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视频|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五月|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欧美熟妇乱子伦XX视频| 无码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 欧美成本人视频免费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波多野结衣高潮 | 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看| 中文字幕亚洲制服在线看| 大帝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免费看成人毛片无码视频| 奇米四色7777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AV喷潮| 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电影|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性无码AV在线欣赏网| 欧美亚洲日本国产综合在线美利坚 | 无码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 国产中文成人精品久久久| 人妻少妇不满足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AV最大网站|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激情视频| 中文字幕无线码中文字幕免费| 少妇无套内射中出视频|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黄色A级国产免费大片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高清 |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成人又黄又爽又色的视频| 夜夜未满十八勿进的爽爽影院|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女婷五月99播放| 天堂资源中文最新版在线一区 | 怡红院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本一卡2卡3卡4卡5卡精品视频| 久久综合色一综合色88|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漫画|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手机观看| 国产欲女高潮正在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