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大院,位于靈石縣城東12公里的靜升鎮,距平遙古城35公里。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靈石縣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 --- 靜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年間所建,規模宏大,擁有“五巷”、“五堡”、“五祠堂”,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以上,遠比占地15萬平方米的北京皇家故宮龐大。 王家大院現修復向游人開放的紅門堡、高家崖堡及王氏宗祠三組建筑群,尚不足原王家大院總占地面積的四分之一,均為清康乾嘉年間所建,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間,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是王家大院保存最為完好的建筑之精華。王家大院被譽為“華夏民居第一宅”、“民間故宮”和“山西紫禁城”,有一“王家歸來不看院”之說。 從平遙古城去王家大院很方便,有公交車一天兩班,車程1小時,車費20元。可住在平遙去王家大院,早出晚歸,門票66元。
![]()
![]()
![]()
![]()
![]()
![]()
![]()
![]()
![]()
盡管對王家大院的大有思想準備,但親眼目睹仍然為其大而震撼:這不是深宅大院,而是城堡!王家大院選址,居高臨下,占據靜升村北山坡黃土高地,背北可擋內蒙高原寒風,向陽使陽光照射充足;憑借坡間由北而南天然排水溝,使宅居地“高無近旱而水用足”,無水災之患,亦無缺水之虞;依山面水,居高望遠,前覽俯視,田園漫漫,河水潺潺;環顧四周,群山連綿,氣象萬千,堪稱宅居寶地。
![]()
![]()
![]()
![]()
縱橫相錯的寬路將王家大院分割成不同的區塊。
![]()
![]()
![]()
![]()
小巷深深,往往給人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感覺。
![]()
![]()
![]()
![]()
周邊墻院緊圍,四門因地制宜,大小院落既珠聯璧合,又獨立成章,其或隱或現,多種多樣的門戶,給人以院內有院,門里套門的迷宮式感覺。
![]()
![]()
![]()
![]()
![]()
院落布局,大都為多進式院落,樣式多變,組合得體。整個建筑設制,集官、商、民、儒四位于一體,既遵循中國古代傳統的陰陽五行之說,又合乎了尊卑有序,內外有別的倫理道德禮制。
![]()
![]()
![]()
![]()
![]()
![]()
![]()
其建筑結構,多采用前院為木構架形制,后院為兩層窯樓,底層為前檐穿廊的窯洞,二層為梁柱式木結構房屋,構成典型合理的梁柱式木結構建筑與磚石窯洞式建筑相結合的建筑形式。
![]()
![]()
底層磚石窯洞,冬暖夏涼,特別適合北方地區。 ![]()
![]()
![]()
![]()
![]()
![]()
![]()
![]()
![]()
![]()
結構附件裝飾絢麗精致。穿廊結構上的斗拱、額坊、雀替、坊頭等處的木刻件及柱礎石、墻基石等石刻裝飾件,形式多樣,做工極佳。匠心獨運的磚雕、木雕、石雕,裝飾典雅,內涵豐富,實用而又美觀,兼融南北情調,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在建筑的局部和細微之處,汲取了南方園林建筑的設計風格,將造院技巧與造園藝術有機地融為一體。 果然“王家歸來不看院”,外觀,堡墻高筑,順物應勢,形神俱立,氣宇非凡;入內,庭院深巷,曲幽多變,巧連妙綴,有如迷宮。總之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氣勢宏偉,去山西王家大院不可不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