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感冒的高發季節。如果感冒癥狀持續兩周以上,并伴隨出現心悸、氣短、胸悶等癥狀時,一定要警惕并及時就診。長時間感冒不愈可能會引發病毒侵襲心肌。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20歲左右的年輕人更易得病毒性心肌炎! 感冒季,病毒性心肌炎高發 作為職場新人,23歲的小張沒有理由不搏命工作。前段時間感冒了,他也“輕傷不下火線”,照常和同事一起加班、熬夜趕方案。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的感冒遲遲不見好。前兩天,小張突然覺得胸悶、氣短,很不舒服,同事看他臉色很不好看,建議他去醫院看看。到醫院后,醫生一問病史,再做檢查,竟然是病毒性心肌炎,需要住院治療。對此,小張感到困惑:小小的一個感冒,為什么別人挺一下就過來了,年輕力壯的自己偏偏就發展成心肌炎?一開始的那些不舒服究竟是感冒還是心肌炎?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周滔副主任醫師解釋,在心肌炎中,病毒性心肌炎占了60%-70%以上,而病毒性感冒與病毒性心肌炎的關系可以說是密不可分。引起感冒的許多病毒,如流感病毒、腺病毒、柯薩奇病毒、Echo病毒等同樣會引起心肌炎。這些病毒本身會攻擊人體的上呼吸道,也同樣會攻擊心肌細胞。而且人體免疫的代謝物———細胞因子對我們的心肌細胞也有損害。一般在感冒高發季節,心肌炎的發病率也會明顯上升。 感冒后出現胸悶心悸快就醫 如何區分感冒和心肌炎是很多讀者關心的問題。周滔主任解釋,病毒性心肌炎早期癥狀不明顯,部分患者在發病前1-3周有呼吸道或腸道感染癥狀,如發熱、咳嗽、惡心、嘔吐、腹瀉、全身不適等,繼而出現心臟受累表現,如心悸、氣短、胸悶、心前區隱痛等,重癥者可有呼吸急促、煩躁不安甚至暈厥等表現。所以說心肌炎早期很難與感冒區分開,一般建議,感冒時間長,且出現胸悶、氣短、心悸等癥狀時,就要及時就醫。 通過檢查心電圖、心臟B超以及心肌損害標志物(如肌鈣蛋白、肌酸激酶等),可了解患者是否得了心肌炎。有條件者可做病毒分離或抗體測定。如果有感冒前驅癥狀,又出現心律失常、心肌損害標志物異常,則可以確診是心肌炎。 20歲左右年輕人更易中招 很多人的印象中,老人和兒童免疫力差,患感冒后更易發展為心肌炎。其實恰恰相反,20歲左右的年輕人較老人更易中招。周滔主任解釋,腺病毒、柯薩奇病毒、Echo病毒等引起心肌炎的致病機理,除了上文所說的病毒和病毒的代謝物會對心肌細胞造成損害外,這些病毒進入體內后還會激發人體的免疫系統進行回應。這種免疫保護是把“雙刃劍”,它在殺滅病毒的同時,也會因為免疫變態反應及其免疫產物誤傷了正常的人體細胞和組織,如果誤傷的是心肌細胞,就易引發心肌炎。年輕人免疫力強,這種免疫反應會更猛烈,感冒后出現心肌炎的概率反而會更大。 如何預防心肌炎?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后仍持續緊張、過度勞累、從事重體力勞動與劇烈運動,易發生病毒性心肌炎。此外,營養不良也是誘因。感冒后要立即休息,可吃一些抗病毒的中成藥,如板藍根,多吃高蛋白、維生素豐富的食物,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發生病毒性心肌炎后,應該臥床休息,活動和勞累可使病情加重,引起嚴重并發癥。 ●急性期應該臥床休息3-4周,等心臟恢復正常,始能下床輕微活動。 ●恢復期應繼續限制活動,待病情穩定再逐步增加活動量。 ●病情較重,心臟增大者,需臥床休息半年以上。有心功能不全者,應絕對臥床休息,以減輕心臟負擔,使心衰獲得控制,心臟情況好轉后,始能輕度活動。 此外,要注意合理飲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保證營養平衡。要保證有足夠的睡眠與休息,避免感冒,否則易復發。心肌炎反復發作可轉變為慢性心肌炎、心肌病,危害終身。 |
|
來自: 神醫圖書館318 > 《心癉=病毒性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