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家張介賓說:“天之大寶,只此一丸紅日;人之大寶,只此一息真陽?!标柼擉w質就是紅日不那么溫暖。陽虛體質的人火力不夠,陽氣不足,怕冷,要吃熱,穿暖。所以穴位上以溫補陽氣為主,用灸法效果最佳。
神闕:即肚臍。有溫補元陽,健運脾胃,復蘇固脫之效。操作:取0.2~0.4厘米厚的鮮姜一塊,用針穿刺數孔,蓋于臍上,然后置小艾炷或中艾炷于姜片上點燃施灸。每次3~5壯,隔日1次,每月灸10次,最好每晚9點鐘灸之。每次以灸至局部溫熱舒適,灸處稍有紅暈為度。
關元:位于肚臍正下方3寸(4橫指)的位置,關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元陰元陽在此交匯,揉按此穴能夠調節陰陽平衡。操作:用手掌按揉和震顫關元穴。震顫法是雙手交叉重疊置于關元穴上,稍加壓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動。操作不分時間地點,隨時可做。注意不可以過度用力,按揉時只要局部有酸脹感即可。 氣海:人體氣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中下1.5寸(約合3指)。本穴如同氣之海洋,故名氣海。此穴有培補元氣,補益陽氣,延年益壽之功。操作:艾灸,以艾灸條在穴位上旋轉施灸,灸到皮膚發紅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