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應用君臣命理的過程中,發現她除了保持自身的一些特點之外,在公開的一些傳統命理著作中可以找到一些相應的理論性文章,如《淵海子平》中的《論日為主》和《官殺混雜要制伏》這兩篇文章,在君臣命理中看來可謂舉足輕重!
《論日為主》這篇文章不足500字,可是在君臣命理看來卻是奠基石。君臣命理算命程式是“定格局、明喜忌、知吉兇”,而《論日為主》是講定格局的,我甚至似乎感覺到君臣命理的實踐者就是《論日為主》的信奉者、追隨者、執行者和堅持者。
《論日為主》在開始論到“至于宋時,方有子平之說;取日干為主,以年為根,以月為苗,以日為花,以時為果;以生旺死絕休囚制化,決人生休咎。其理必然矣,復有何疑哉”,君臣論命是以日干為主的,她沒有絲毫的懷疑。
接下來論到“大抵貴賤壽夭死生,皆不出于五者;倘有妄立格局,從列其名,而無實用……其飛天祿馬、倒沖井欄叉,即傷官,析而為之。舉此一端,余可知矣!”。君臣命理始終都是“皆不出于五者”,分陰陽的十格局論命的。十格就是文中寫到的“一曰官,分之陰陽,曰官、曰殺……;二曰財,分之陰陽,曰正財、偏財,……;三曰生氣之陰陽,曰印綬、曰倒食……;四曰竊氣之陰陽,曰食神、曰傷官……;五曰同類之陰陽,曰劫財、曰羊刃……”。君臣命理者沒有妄立格局!
格局的名稱確定后,那么接下來就是怎樣定格了。文中論到“以日為主,大要看日加臨于甚度,或身旺或身弱。又看地支有何格局,金木水火土之數,后看月令中金木水火土,何者旺。又看歲運有何旺,卻次日下消詳。此非是拘之一隅之說也。”這段話分析起來可分為四個部分 :
一是定身旺身弱: “以日為主,大要看日加臨于甚度,或身旺或身弱”。
二是定格:“又看地支有何格局:金木水火土之數,后看月令中、金木水火土何者旺”。
三是看歲運即大運流年,定吉兇:“又看歲運有何旺,卻次日下消詳”。
四是作者的結論:“此非是拘之一隅之說也 ”。
君臣論命者對于第一個部分的理解是:只要四柱中日干的印比不受嚴重的傷害都是身旺;沒有印比、日干又不得氣就是弱極有化則以化格論,無化則以從格論,君臣命理由此計算共計十二格。從格化格不是十格之外的格局,而是十格中的特殊格局,也就是事物的特殊性,它有十格的一般性,它沒有脫離十格而單獨存在。
對第二部分的理解是:四柱中必定有一個而且只能是一個最旺的五行,該的作者一是看數量、二是看月令。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它是充滿矛盾的,某一五行數量多的不一定是在月令中的旺氣,月令中的五行也不一定是數量最多的,也就是說有可能同步也可能不同步。而君臣命理者為了解決這個矛盾,運用了事物普遍聯系的觀點全面的對四柱中的五行進行分析,同步者沒有變化的以月令為格,不同步者就要看變化,所謂變化就是看五行的生克制化,最后得出的五行才是最旺的五行,這個最旺的五行就是四柱的格,如果是印就是印格,如果是官就是官格,以此類推。這就是君臣命理要找一個最旺的為格神的理論源泉。
對第三部分的理解是:大運流年會對原局的五行的量產生變化,會對“格”產生影響。流年大運的旺五行是對“格”有利的就是吉,不利的就是兇。“ 卻次日下消詳”看完了大運流年接下來就是看眼下(流月流日)的吉兇。
第四部分:“此非是拘之一隅之說也 ”。這句話是作者心底的呼喊,結合開始的“復有何疑哉”可以知道,當時可能有很多人懷疑這種算命方法,而感嘆急呼“這個不是我的片面說法呀!”
該作者為了說明問題特別舉了一個例子,寫到“且如甲子日生,四柱中有個申字,合用子辰為水局,次看余辰有何損益?四柱中有何字損其甲子日主之秀氣?有壞其用神則要別制之不要益之。”這一斷文字就要分兩部分來理解,第一部分是“且如……損益”這句話容易理解,就是看申子會的水分別有那些有損害它的和扶助它的五行,這個水就是命中的格,是生甲的,就是印格。第二部分是“四柱中有何字損其甲子日主之秀氣?有壞其用神則要別制之不要益之。”第一句話中有“甲子日主之秀氣”,什么是日主的秀氣呢?秀氣:古代是指靈秀之氣,《禮記·禮運》記載“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可以看出“陰陽之交”就是秀氣,秀氣產生了“人”。水生了甲木,水是甲的母親,這個印格就是甲子日的秀氣了。有損其秀氣的就是土,克制土的木就是用神。第二句:有壞其用神的必是金,那就要另外有制,就是靠火來制。
最后該作者還特別強調:“論命者切不可泥之月令消詳。故表而出之。”習命者要知道月令有缺損也有圓滿,切不可拘泥于月令而論,這才寫出來,勸告學者,流傳后世。
總觀君臣命理用的就是:一看日干的身旺身弱;二看最旺的五行定為格;三看大運流年。這也是君臣命理與傳統的淵源。
丁亮君臣命理 開啟千年塵封(三)

前面寫了君臣命理與《與論日為主》在定格上的關系。定格后就是分喜忌,與之相關的是《論官殺混雜要制伏》,這也是非常重要得文章。它僅有68個字,但卻是與君臣命理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君臣命理有一個陰陽不能混雜理論。看看這篇文章是怎樣論述的。
全文如下:“官星要純不要雜,假如甲木用辛金為官,若年是辛,月是酉,時上亦是辛官,雖多但無妨,蓋純一盡好。若有金或庚申,則混雜為殺,以傷其身,要行火鄉制伏則發福也。余仿此也。”從這篇文中的論述可看出作者要表達有:
一:官星要純不要雜:這是作者的立論觀點。
二:什么是純、什么是雜:舉例說明,甲以辛為官,年、月、時有一個或多個辛金都叫“純”;若有金是庚申金這就叫“雜”。辛是正官、庚申是偏官,混雜就稱為“殺”。
三:混雜有什么后果:“殺”字“甲骨文![丁亮君臣命理 <wbr> <wbr> <wbr> <wbr>開啟千年塵封(三)]()

(又,抓、逮)
(毛,動物的尾巴,借代動物),表示逮住動物,進行屠宰。造字本義:逮住動物屠宰,揭下毛皮,(見象形字典)”。古文字義引伸為:1殺死、殺戮(屠殺、羞辱、侮辱);2草木枯萎;3減少、降低、降等。從字面上可以看出輕的可以減少財物、減低人格、地位降級;嚴重的可以遭受打擊、侮辱,導致精神萎靡不振;更嚴重的是遭至殘疾或死亡,“以傷其身”了。
四:混雜的該怎么處理:為著要“純”的原則,就是要用火制去庚金或辛金,命書中稱為“官殺混雜,喜者留之,憎者去之”或“去一留一”。君臣命理則稱為“去濁取清”。
五:同類情況又該怎樣對待,該怎么處理:該作者根據自己的立論分析論證得出成果,考慮到還有類此情形,也給出了一劑良方:“余仿此例”,就是這不起眼的僅僅的四個字,成了君臣命理又一基石。“余”就是剩下的其它情況。什么是其它情況呢?那就是與之相同的情況,根據作者的立論觀點,是講官殺混雜的,也就會延伸到其它四種情況:正偏印混雜、正偏財混雜、食傷混雜、比劫混雜。而應對這種情況是“仿此例”都要制伏。在君臣命理者看來它們都有一個共性,都是由一陰一陽組成的,就用了一句話總結為“陰陽混雜要取清”,與其道理一樣,卻比該作者高明了很多!為了更好的理解我舉兩個例子:
一:女命 日
丁 己 甲 辛
丑 酉 戌 未
有一天晚上,我的風水學員在他一個群里討論一個八字,他在電話中請我用君臣命理分析一下怎么樣。我分析片刻即回答:此人在二十歲之前必不死則殘疾。他問是怎么看出來的,我分析給他聽:甲木生于酉月處胎地,天干丁生己、己生辛,地支丑酉拱庚辛金,戌未刑,戊己土旺,五行相生的路線是丁火生戊己土生庚辛金,庚辛金沒流動,導致官殺混雜,君臣口訣是:“官殺混雜主不殘則夭”。他繼續問:為什么是在二十歲之前?我答:己土在月柱主十六到二十歲,己土通關丁火就是她的災難之時。他最后告訴我“群里講此人今年已經去世”。
二:男命 日
己 丙 戊 丁
巳 寅 午 巳
這個命是我在學習君臣命理之前就在《命術軼聞·十一父親的哀傷》中看到的,當時就是覺得夏老前輩還真感斷,直說“這個小孩斷命,活不過13歲!”不知道他是怎么看出來的。“五·一”到君臣命理中心學習到“正偏印混雜主不殘則死”的口訣之后,就在想:難道這個命是這個原因?學習完后回到家,就急忙找書對照,看到這個八字我被深深的震住了,難道這個世界還真的是這么一回事?!
這個八字天干丙丁正偏印高透,地支寅午拱火,年、時巳火,天地全是火,正偏印混雜不清,丁火有己土泄,以丙火為格,只有年上己土泄丁火可以救應為用神,過了此時間就會有災難。此命在1998年因車禍而去世,剛好走完己土用神運。
以上兩個命都是因為嚴重的混雜導致生命的過早結束,“真是閻王取命無老少”。這里我深深地向他們祈禱:愿他們在天國一路走好!謝謝他們用生命來證明了君臣命理的存在!我們會好好珍惜君臣命理!
丁亮君臣命理 開啟千年塵封(四)
陰陽混雜的情況必然引發災難,那么純而取清的呢?文中寫到“制伏則發福”,可以看一個例子:男命一九五四年:
日
甲 己 丙 壬
午 巳 戌 辰
按《論日為主》的程式來分析:一看日主在月是什么程度,丙火生在巳月,是臨官旺地,(怎樣論生旺衰絕 ,《淵海子平》的編者安排得非常的好,非常的巧妙!就在《論日為主》與《官殺混雜要制伏》的中間,也暗示了看八字的程序),日干是旺的,就不存在從格問題。二就是看地支有何格局,先看金木水火土的個數,午、巳 兩個火,戌、辰兩個土。后看何者旺,月令火旺,轉生土,變成了土旺,五行的旺相休囚,生土的火成為休。休,就是休息,按今天的話就是老了,退休了或退居二線,成了土旺,這個土沒有轉生金,沒有交班給別人,就是它當令。這就是看何者為旺,這里就是土旺。旺的就可以作格,也可以理解是有了資格,(有了資格做主),定好了這個土為格,接下來就是其三分陰陽,定出格的名稱。本四柱中土有辰戌是天干戊土,月柱天干有己土,戊土是日干的食神,己土是日干的傷官,戊土是陽、己土是陰,它們兩個都有做“主”的資格,到底選那一個呢?《論日為主》的作者給出了答案,那就是誰最有“秀氣”,按現在來講就是“優勝劣汰”,誰最優秀就選誰!這也就是指陰陽混雜的情況。陰陽混雜該怎么辦?那就要仿照《官殺混雜要制伏》的原則進行。君臣命理在怎么“制伏”上有一套自己的“絕招”。她根據五行的特性“陽生克陽作用力大,陰生克陰作用力小”來看五行的相互作用。這個四柱陰的午火生己土,己土沒有克、泄。那么就要看戊土的情況,戊土有甲木克制,但是有巳火通關生戊土,這個甲木就制不了戊土。在時上有個壬水,這個壬水是專門克巳火的,那么壬水就可以去掉巳火,巳火是戊土的印星、是“保護傘”,去掉了“保護傘”,戊土沒有了保護,這時甲木也沒有了泄,甲木就有了力量直接去克制戊土,戊土“土崩瓦解”。可以看出這個壬水七殺是最大的用神,如果沒有七殺去制巳火的話,甲木就沒有去克制戊土的力量,既然戊土受到傷害,兩相對比,己土傷官勝出,這個命格就叫“傷官格”,它也就是日干丙火的秀氣,扶助它的就叫用神,它和它的用神,統稱為喜神。戊土及其扶助它的,統稱為忌神。這里損害日干之秀氣“傷官格”的是戊土和巳火,是忌神。甲木是克制戊土的,是用神。巳火泄甲木生戊土,它是忌神,是損害用神的,“損其用神者則要別制之、不要益之”,“別制”者壬水。這時,壬水制了巳火,甲木又制了戊土,這個命就算是“純”了,也就是君臣命理所講的取“清”。君臣命理者根據《滴天髓》講的“一清到底有精神、管取平生富貴真”,取清的就可以定性為得“富貴”。這個命是以梟神七殺為用,就是“梟殺相生,主功名”的八字,因為七殺是最大用神,七殺是清為用,七殺就主貴,所以這個八字是一個貴多于富的八字。這位先生是我認識的一位處級干部,他清正廉明,家庭幸福,老有所樂,一生平安!
可見“制伏則發福”是有道理的!君臣命理深深根植于我國的“國學”文化和“命學”文化,可謂淵源流長!
丁亮君臣命理 開啟千年塵封 (五)
任何事物的存在與發展都是相對的,丁亮君臣命理也不例外。《滴天髓》講:“官殺混雜來問我、有可有不可”。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到底是個什么樣?例如:男命 一九六二年出生
日
壬 己 癸 丙 大運 庚 辛 壬 癸
寅 酉 亥 辰 5歲 戌 亥 子 丑
癸生酉月,這個八字印星當令,有己土生,日干不弱,沒有從的可能。以酉金印星為格,這就是梟印格。酉金有亥水泄,亥水有辰土制,辰土是用神,用神有甲木寅的損害,那就要“別制”之。起到“別制”作用的,是丙火,火可以泄甲木,生辰土,同是用神,共同來維護梟印這個“格”,這個中心。這就好比我們現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個“財格”不能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同時“以法治國”,來確保人民的勝利果實不受侵害!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八字,己土七殺是生印格的,是用神,戊土官星也是用神,這個時候都是可以用的了,就可以混雜了。官殺是有用的,是維護格的,官殺是貴的信息標志,是可以為國家,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梟殺相生主功名”是一個建功立業的好八字。
君臣命理者認為,混的有用的,就不能被壞掉。此例當中,丙火受到壬水的威脅,有辰土堤防;戊土有寅木克,得丙火防護,但是當情況發生變化時,壬寅在適宜的時候就可大舉進攻,可謂危機四伏、險象環生。稍有不慎,就會出危險。五行當中,這里是四行具備,甲丙戊壬,缺了庚,這個庚來了會怎么樣呢?根據五行相生原理,庚金就會泄戊土辰,戊土不克壬水,壬水就會象放虎歸山,去克丙火,丙火被制,寅木傷官也如虎添翼,勇奪戊土官星,己土獨清。這個時候《滴天髓》就說“一局清枯也苦人”啊!庚是最大的忌神,“印星為忌,紅心變黑心”。那就有了貪心,不過有了貪心也不見得會就會去做壞事,那只是心里想而已。關鍵是看他表現出來沒有,這個八字壬水高透,隨時都想去得到丙火這個財,只是限于辰土制度的威力,不敢造次,如有庚金化泄戊土,庚金這個正官監督機構,疏于監督,壬水就會大膽妄為,去做壞事。君臣命理講“比劫為忌逢旺地,貪財惹官非”。庚金的到來,使辛金梟印格受到混雜,這是不能混雜的,混雜了,就失去了純潔性,就會走向事物的反面,導致腐敗現象的發生。
本命局的人,是某縣的一名副縣長,年輕有為,風華正茂!走癸丑運,丑與原局中的酉拱出庚金,在一次工程建設中,因經濟問題遭到法律的制裁。這個命局告訴我們要“居安思危,忘戰必危”,不然就會“一失足成千古恨”!印星,是代表善心的,可它如果是忌神,這也正如一曲小品中警告的那樣“人的心是紅的,眼睛是黑的,可有的人眼睛一紅,心就黑啦!”印星在一定的條件下是會變化的!
通過不斷的學習,感覺到以《滴天髓》為行動指南的丁亮君臣命理充滿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我們也必將以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為指導思想,實踐丁亮君臣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