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說:“孫悟空之所以能成功,一是跟對了人,師傅有背景、人脈和專業知識;二是做對了事,自我能力強,定位清晰,專注優勢領域;三是心理素質好,不畏強敵,敢于亮劍;四是有平臺與和諧的團隊?!?span lang=EN-US> 其實,這四個因素對每一個成功者來說都很重要。職場中能遇上一個好領導是很幸運的,但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幸運。工作中能有一個好平臺和團隊就可能如魚得水、如虎添翼,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這有這樣的平臺和機遇。 成名、成功,成為名師,可能是每一個立志教壇的人夢想和愿望。然而,在現實生活里,有多少人能最終走向成功實現夢想呢?其實,成功與失敗不是外部因素所能決定的,主要還在于教師自身的努力。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如何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這可能是許多人能想明白,但卻往往堅持不了,做不到的話題。 成功自有成功的道理,失敗自有失敗的原因。一個成功者自身所具備的品質素養,必然是失敗者所不具備的。 一個成功的教師,必然是一個具有積極心態的人。 正常的人與人之間本沒有多大的差距,只是在從業、生活的過程中,心態不同了,差距也會隨之增大。心態決定命運的說法并不無道理,心態決定成敗也一定是一條正確的真理。作為普通教師,更多的時候,你可能無法選擇自己生存和發展的外部環境,但你絕對可以改變自己的精神世界。積極心態所表現出的是:自信、樂觀、正直、無私、慷慨、寬容、忠誠、勇敢、堅定、堅強、果斷、進取、博愛、責任、信任、尊重、百折不撓;而消極的心態則表現為:自卑、悲觀、吝嗇、狹隘、虛偽、懦弱、欺瞞、自大、責怪、貪婪、猶豫、恐懼、抑郁、怨恨、惱怒、急燥、回避責任等等。對比一下,你會發現自己身居然有許多消極的心態特征,這可能就是阻礙你發展前進的主要原因。而積極的心態,樂觀的情態,會給你帶來無限的機遇和創造無限的發展路徑。 一個成功的教師,必然是一個心有目標的人。 沒有目標和追求,那叫混日子。沒有目標和追求,那叫工作為只了糊嘴。有追求,有理想,有目標,才會有動力和方向。其實,每個人都有無窮的潛能和力量,只是成功的人在積極努力的挖掘自己的潛能,而失敗的人總是找理由貶低自己,逃避現實。人最重要的不是站在什么位置,而是所朝的是什么方向。過去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未來。只有心懷迫切的追求和愿望,你才能有無窮的激情和動力。成功是要付出巨大代價和艱苦努力的,只有熱愛自己的事業,才能做出卓越的成績,心懷理想,追求目標,孜孜以求,不屈不撓才是最重要的。 一個成功的教師,必然是厚積而薄發,善于抓住機遇的人。 悟空的機遇和平臺來自于他有卓越的才能,只有具備了降妖除魔的才能,才會獲得護送唐僧取經而最終修成正果的平臺。而現實中,我們許多人常常抱怨社會對自己不公,領導不給自己機會。而從不去想,自身做過哪些努力,擁有那些實力。對于普通教師而言,在執教生涯中,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知識素養和人格修為,要善于創新,勇于改革,積極探索,不斷總結。即便是沒有機會和平臺,也要積極努力的為自己創造機會,爭取機會,搭建平臺。只有這樣,你才能厚積而薄發,只有這樣,機會才會青睞你,光顧你。 一個成功的老師,必然是一個有自我駕馭能力的人。 能夠真正駕馭自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很多人失敗的原因就在于不能夠駕馭自己。駕馭不了自己的惰性,駕馭不了自己的情緒,駕馭不了自己的消極心理。放縱自己的萎靡、麻木,放縱自己的欲望。這些都是失敗的根源。能夠駕馭自己,就能把握機遇,就能走向成功。 一個成功的老師,必然是一個思想有高度,專業有深度的人。 一個老師的執教生涯能走多遠,能走多高,那要看他的信念有多深、雄心有多高、理想有多遠。有什么樣的教育信仰就會有什么樣的教育思想,有什么樣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樣的教育追求。對于普通教師而言,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教學觀、學生觀比什么都重要。思想不正確,方向就不會正確。朝著自己的專業領域縱深發展,永無止境,只有專注,才會不凡、不俗,只有用心,才會成功。 一個成功的老師,必然是一個具有超凡人格魅力的人。 人的美不僅僅是外表,更多的是涵養。一個成功的老師除了在專業領域有令人敬仰外,必然是開朗、大度、寬容,與人為善的人。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熱愛教育,樂于奉獻。修身正己,嚴于律己,言行一致,求真至善,有積極向上,豁達樂觀,情操高尚,樂業敬業,意志堅強。 一個成功的老師,必然是一個充滿激情的人。 當一個老師開始麻木,那就是激情喪失心理衰老的開始。老師失去了激情,就失去了教育者的靈魂。激情對于老師來說比知識還重要。激情是老師走向成功的必要條件。一個沒有激情的老師一定不會成為一個卓越之師,一個沒有激情的老師,甚至不適合從事教育事業。教育是崇高的事業,需要有激情的教師播種、收獲。激情是教師追求事業,走向成功的活細胞。當一個教師對工作失去熱情,心浮氣躁,急功近利,坐立不安時,那就是失去了工作的激情,那必然是痛苦了教育也痛苦了自己。教師只又具備對事業滿腔的熱誠,對事業充滿了激情,才能夠永葆教育的青春,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