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風水點滴 1、人,立于天地之間。天地人三者之關系密不可分。 人得運,須天時(形勢、時局,大環境)的配合。(用事擇日,年月日時合法度)。 地是孕育,得龍穴之氣所蔭也。 人是主觀(素質)。 易學慣用:得地者(風水龍穴寶地)還需擇日(得天時)。而人要修善,平時多行善舉(所謂福蔭)才能久遠也。 2、萬物在于陰陽。天分陰陽(陰、晴,風、雨)。陽盛生風,陰盛生雨。地分陰陽,山體為陰、水為陽(龍行水隨是也)。山俯為陰、仰為陽。山靜為陰,水動為陽。 既分陰陽,更明生死,旺弱盛衰。曲折為生,起伏為旺。此之為吉。硬直懶坦為死,為兇。 3、發福全在龍上,貴龍多入格。體大方正、尖主貴,圓主富。得生氣必然丁多,得旺氣則多祿。有情向我為吉,尖射、陋惡背我為兇。 4、點穴的如灸艾,明化氣,認分合,五行九星。毬簷陰陽。 5、地理講求陰陽品配:譬如,來龍高大雄厚強盛,得大江水朝或高大之山作朝案,此為品配。又如華蓋三臺,父子同科。來龍三臺作祖,朝案有華蓋形者為真品配也,定產文章之士。 又論向者,從龍從水皆可。如離趨壬癸,癸向南離,為陰陽品配。 品配之外又宜生旺。譬如子山坐旺,得申庚酉辛方高大而來,為生方來龍,此得五行地脈之氣。必左旋龍也。更得坤申方來水,流歸東南。生來墓去,謂三合聯珠格,貴無價。丁財貴盛,房房均發也。此乃龍水相配。 6、至于消砂,尖圓方,明秀之砂照穴,收得生旺奴,發之旋踵。若收泄砂者暗退,唯發女。收煞砂者,橫禍百端,立敗也。 7、擇日者,亦要配合為上。得令得氣,扶龍補山,吉而趨、兇而制。大八字配合山方,成格成局,富名邦國貴極人臣。小八字用神得當,發亦悠遠。貴乎填空補缺。乃為上乘之法也。擇日非常復雜.決不是只選"定成開"那么簡單.要根據山家氣令、顧客緊什么先催什么!還要配合龍、穴、砂、水等.催吉避兇、因地而為,填空補缺等等! 8、權衡輕重,因形察理,莫大于造化之機。陽宅開門放水,天井池溝件件緊要也。陰宅(墓)除立向納水消砂得法之外,塋形得配,長寬亦要得當,放水控制房分。 9、龍穴為根本為體,砂水為用神作用。立向納水消砂件件得當,配合得法者,定然納福。稍有偏差,其禍必至矣! 地理風水導讀: 一 什么是風水? 很多學者有過說法.。 本人認為風水是地理(風水)!也有叫造命風水!就是地形、理氣.即簡單而言是形理!! 其主要內容:龍、穴、砂、水。立向,納水消砂,造事擇課,稱造命。樣樣合法可催福。相反,不合則生禍。 龍即山體,山為陰水為陽.山有大小高低.水向低流,形成河流;山走者有起伏曲折,稱龍行,我國歷代信仰"龍",龍稱之為神!龍乘風云則吉祥,風云盛而生雨,隨之成水.水隨山由高往低走. 穴者:乘風則散,界水則止. 砂(山)其形多樣多變.而形分吉兇,貴賤. 水亦如是之,有彎曲直斜等分吉兇. 氣(理氣)就是以方位論吉兇. 擇日就是時空的配合.陽盛生風,陰盛生雨. 風水,其內容很廣.簡單而言是力求天地人三者的配合. 風水,科學的說其實是人與自然是否配合的結果. 好的(龍穴砂水)有情品配以及擇日(時空)配合的為佳(吉). 相反,(龍穴砂水)不配以及擇日有悖的為兇. 二、穴土土色論: 黃為正色,紅黃為上,見紫則貴.開穴見土蛋乃暖氣之所聚.含光晶主大富.見發光之石大富貴,主煞師. 古代國師(天機會元中夾竹梅花秘傳)斷訣: 尋龍要尋來山骨 便知穴內有何物 但把羅經格定蹤 山頭細細搜蹤跡 丑艮寅山開三尺定知內有馬蹄石 甲卯乙山開三尺定有黃土金色是......以上諸山仔細詳 山頭搜記莫遺忘 開穴若能依此斷 分明又見一楊曾. 現代莫亞論穴土: 鑒定陰宅風水大師的技術是真是假,唯一的標準:就是看挖出來的穴心是不是與周圍土質截然不同,而且一定要呈彩條色或五彩斑斕色,古代正宗的風水對此早有論述,如果不是,無論他吹得多神,風水口訣背得多熟都是假的。 為此,不要被能斷墳墓吉兇的“大師”給愚弄了,穴心是檢驗陰宅風水的唯一標準,是真是假,一定要由挖出來的穴心說話,當然,有人說效果才是唯一的標準,如果沒有點準穴心,何談其效果。只要點準了穴心,一定會有不可估量的效果,這是千真萬確的。 風水后學者 莫 亞 上次北京客戶約,閑時在賓館上網查國人平均壽命,男73,女75歲.一日,聞山區一長者98歲,欲求長壽秘方.先聊天,他說近年"地牛常反身".我說:是地震!他硬不信,我說現代科學昌盛衛星也上了太空,他不明什么是太空.我補充:衛星是幾噸重的載體把科學家帶上天.他惱火了!發怒說:我年青力壯時才把一粒小石子拋上二三十米高,幾噸重那能上天?!你們滾!(以為騙他). 這事反映:老頭以自己的見識(能力、水平)來衡量別人的能力(水平). 比喻別人已經做到的事還不相信的人為"井底之蛙"! 真龍正穴之地具備五色真穴土,黃白紅三色屬陽性,必是陰龍來結于半山腰以下或窩或坪中陽穴和結于近山腳的陽居地,才多見此三色陽性土。青黑二色屬陰性土,定是陽龍來結于細嫩穴山近頂處的陰穴才多見此青黑之土。千中若有一真穴無五色土為憑,必是培土成墳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