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情中人,是指感情豐富,率性而為的人。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隨其本性、情感外露、率性而為。如“李敖先生是性情中人”、“李積敏先生是性情中人”、“路遙先生是性情中人”等。在這個越來越復雜的社會上,在這個越來越真假難辨時代,在這個物質壓抑人性的潮流中,突顯真實本性、真誠而感情豐富的人,就顯得特別稀有。從經濟學的角度上來說,稀缺的資源,價值經常會被放大。因此,看來被人評價為性情中人的人,無論從性情人本身來說,還是從物質社會的現實來看,都是值得為此而大醉一回的。 目 錄
1詞語介紹簡介拼音:xìnɡ qínɡ zhōnɡ rén 常常聽到一種評價,說某某人是“性情中人”。這評價中是略有幾分暗暗地羨慕的;或者,還有些感慨、贊許之類的。 詞語解釋性情中人,把字拆開來看。 性:性情;脾性。《國語·周語上》:“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韋昭注:“性,情性也。” 情:本性。《淮南子·本經》:“天愛其精,地愛其平,人愛其情。”高誘注:“情,性也。” 中:內;里面。《說文·︱部》“中,內也。”性情中人,按照這種解釋,大概是指那些突顯真實本性的一類人。性情中人,無褒貶之意,算是個中性詞。性情中人,在唐人的筆記中描繪過隱居的高士,在《水滸傳》中評定過那些血腥的英雄好漢,在明清的話本小說中刻畫過那些才子佳人。在時下,性情中人這四個字,又成為一種耀眼的視角了。 詞義解析好像性情中人,還不只是這么簡單地就可以概括了。在不同的情況下還有很多細節,很有深意。有許多種具體的條件下,還附加了很多的內容。性情中人主要是來形容人內心的。可是,人的內心是多么難把握的一件事啊。其實,性情中人應該是形容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內心的某一刻的感受的。也許這種定義,比較確切一點。性情中人就是一種感覺吧。是變化不定,卻圍繞著一些內涵的感覺。性情中人,應該是忠于內心感受的人,是感情豐富的人,是能夠義無反顧的人,是略有不合時宜的人,是敢愛敢恨、愛恨分明的人。 所有這些的綜合,性情中人是情感大于理智的人,至少是很多時候不很冷靜理智的人。性情中人,不僅不是沒有理智的人,還可能是理性很強的人,只是有時候偏偏不按牌理出牌,偏偏要違背理智的人。性情中人執拗、心中躁動不安,性情中人不在乎自己,又太在乎自己的感受,太在乎別人的感受。他做事豪爽、俠膽柔腸、不拘小節、情感豐富,是一個比較注重愛恨情愁的人。他性格豪爽,為人正直,不受社會習慣的束縛和影響,常常做出常人無法作出的選擇。他又對很多事情和人都很在意,難以割舍,難以解脫。他是個容易理解別人,也容易被人理解的人。我們在與他的相處過程中,總覺得愉悅,就象面對大海或廣闊的原野,自己也會變得開朗、單純、善良。 2代表人物嵇康嵇康,字叔夜,上虞人,后以避怨遷移至譙郡铚縣(今安徽濉溪)人。“竹林七 ![]() 嵇康幼年喪父,成年后娶長樂亭主(一說為曹操孫女,沛王曹林之女;一說為曹操曾孫女,曹林之孫女)為妻,任郎中,中散大夫。 嵇康不喜為官,平時以打鐵為樂(一說以此謀生)。大將軍司馬昭曾想聘他為自己的掾吏,嵇康堅守志向不愿出仕,離家躲避到河東。 司隸校尉鐘會想結交嵇康,輕衣肥乘,率眾而往。嵇康與向秀在樹蔭下鍛鐵,對于鐘會不予理睬。等候很久也沒有回音后,鐘會準備離開。嵇康開口問“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鐘會回答:“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從此結下仇隙。 景元二年,同為竹林七賢的山濤由大將軍從事中郎遷任吏部侍郎,舉薦嵇康代替自己的位置。嵇康因此寫下了著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以明自己的心志。 嵇康原本與東平呂巽呂安兄弟為友。呂安的妻子被其兄呂巽奸污,呂安原本準備休妻并起訴呂巽。呂巽請嵇康從中勸解,并發誓不會惡人先告狀,于是嵇康勸說了呂安將這件事平息下來。但是之后呂巽害怕呂安反悔,于是搶先告呂安不孝。嵇康義不負心,寫信與呂巽絕交,并出面為呂安作證,因此也被收押。鐘會勸司馬昭乘此機會除掉嵇康。 嵇康入獄后,立刻激起輿論的不滿,許多豪杰紛紛要求與嵇康一同入獄。經有司勸諭后,眾人一時遣散,然而最后嵇康和呂安卻被判處了死刑。行刑當日,三千名太學生集體請愿,請求赦免嵇康,并要求讓嵇康來太學做老師。這些要求并沒有被同意。 臨刑前,嵇康神色不變,如同平常一般。他顧看了日影,離行刑尚有一段時間,便向兄長要來平時愛用的琴,在刑場上撫了一曲《廣陵散》。曲畢,嵇康把琴放下,嘆息道:“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于今絕矣!”說完后,嵇康從容地就戮,時年四十。 李白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 字太白 ,號青蓮居士,漢族,又 ![]() 李白出生于盛唐時期 ,但他的一生 ,絕大部分卻在漫游中度過 ,游歷遍跡了大半個中國。 二十歲時只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游 ,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 ,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應山(今湖北省廣水市)。他到處游歷 ,希望結交朋友 ,拜謁社會名流 ,從而得到引薦 ,一舉登上高位 ,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 。可是 ,十年漫游 ,卻一事無成 。他又繼續北上太原、長安(今陜西西安),東到齊、魯各地 ,并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 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 ,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李白不愿應試做官 ,希望依靠自身才華,通過他人舉薦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賞識。他曾給當朝名士韓荊州寫過一篇《與韓荊州書》,以此自薦 ,但未得回復。 直到天寶元年(742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 ,李白被召至長安 ,供奉翰林,文章風采 ,名震天下 。李白初因才氣為玄宗所賞識 ,后因不能見容于權貴 ,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 ,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 。 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756年) ,他感憤時艱 ,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 ,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斗爭 ,兵敗之后 ,李白受牽累 ,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 。晚年漂泊東南一帶 ,依當涂縣令李陽冰(李白族叔),不久即病卒 。 《新唐書·卷202·李白傳》 ……往見賀知章,知章見其文,嘆曰:“子,謫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見金鑾殿,論當世事,奏頌一篇。帝賜食,親為調羹,有詔供奉翰林。……帝愛其才,數宴見。白嘗侍帝,醉,使高力士脫靴。力士素貴,恥之,擿其詩以激楊貴妃,帝欲官白,妃輒沮止。……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白浮游四方,嘗乘舟與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宮錦袍坐舟中,旁若無人。……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文苑下·李白傳》 ……既而玄宗詔筠赴京師,筠薦之于朝,遣使召之,與筠俱待詔翰林。……嘗月夜乘舟,自采石達金陵,白衣宮錦袍,于舟中顧瞻笑傲,傍若無人。…… 《唐才子傳·李白》 ……白浮游四方,欲登華山,乘醉跨驢經縣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無禮!”白供狀不書姓名,曰:“曾令龍巾拭吐,御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璘起兵反,白逃還彭澤。璘敗,累系潯陽獄。初,白游并州,見郭子儀,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儀請官以贖,詔長流夜郎。…… 《警世通言》(第09卷李謫仙醉草嚇蠻書) 關漢卿賈仲明《錄鬼簿》吊詞稱他為“驅梨園領袖,總編修師首,捻雜劇班頭”,可見他 ![]() 關漢卿的雜劇內容具有強烈的現實性和彌漫著昂揚的戰斗精神,關漢卿生活的時代,政治黑暗腐敗,社會動蕩不安,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的劇作深刻地再現了社會現實,充滿著濃郁的時代氣息。既有皇親國戚、豪權勢要葛彪、魯齋郎的兇橫殘暴,“動不動挑人眼,剔人骨,剝人皮”的血淋淋現實,又有童養媳竇娥、婢女燕燕的悲劇遭遇,反映生活面十分廣闊;既有對官場黑暗的無情揭露,又熱情謳歌了人民的反抗斗爭。慨慷悲歌,樂觀奮爭,構成關漢卿劇作的基調。在關漢卿的筆下,寫得最為出色的是一些普通婦女形象,竇娥、妓女趙盼兒、杜蕊娘、少女王瑞蘭、寡婦譚記兒、婢女燕燕等,各具性格特色。她們大多出身微賤,蒙受封建統治階級的種種凌辱和迫害。關漢卿描寫了她們的悲慘遭遇,刻畫了她們正直、善良、聰明、機智的性格,同時又贊美了她們強烈的反抗意志,歌頌了她們敢于向黑暗勢力展開搏斗、至死不屈的英勇行為,在那個特定的歷史時代,奏出了鼓舞人民斗爭的主旋律。關漢卿是位偉大的戲曲家,后世稱關漢卿為“曲圣”。 3女性1:拿得起,放得下性情中人在感情游戲中,拿得起,放得下應該是首要規則。通常,女人在感情上拿得起,放不下。經過艷遇的鍛煉,女人變得更釋然、更自主。事實也是,不管戀愛還是結婚,都不是人存在的惟一理由,除了戀愛和結婚,女人還可以有更豐富的生活和寄托。這方面,艷遇能給女人很好的打磨。 2:認識自身魅力一直以來,女人總是指責男人有目的,特別對女人有目的。其實從積極角度看,建立目標應該是人對自己的責任,也是他運籌社會的本領。這個意義上,艷遇正好為女人培養自我和自信的心態提供了最好的訓練。想想看,你制造或尋找艷遇是為了什么?是為檢驗自己的魅力,還是為求助于他的幫助?是為利用他走出低谷?還是為培養更好的兩性關系?想想自己的目的,涉足艷遇就不會失去清醒了。一來不會盲目陷入,二來即使對方有目的,你也容易識破。兩性關系就是這么微妙,真誠也不妨礙目的;目的也不乏真誠。修為目標不是讓你變成惟利是圖的小人,而是你應該明白,作為一個女人,你對男人長久的魅力不在容貌,在你的自我和自信。 3:稀釋感情如果我告訴你,工蜂和蜂王交媾后即死去,公蝎一旦使母蝎受孕,母蝎就弄死公蝎并把它吃下去,你一定覺得殘忍;如果我再告訴你,女人的愛在本質上和這些微生物沒什么兩樣,你更會覺得驚奇,但這是事實。一直以來,文化告訴我們,男人是性感動物,女人是情感動物;男人是性、愛分離者,女人是性、愛統一者。然而,這種帶有太多生物因素的統一非但沒有給女人帶來快樂,反而導致了女人無法釋懷的痛苦。這里所說艷遇也可以叫“移情游戲”,正好在女人致命的情感問題上給女人來了一番徹底的“革命”:女人不再依賴男人,才有可能真的愛男人;女人不再把男人當成惟一,才有可能以平和的心態和男人相處。由此建立起的性、愛統一才堪稱人性的統一,由此建立起來的愛情忠誠才不再是忠于男人,而是忠于自己的選擇和感覺。總之,女人在艷遇前能通曉上述戰略就好了,這樣的艷遇才能成為女人的止痛劑或解憂劑,女人才能在艷遇中享受到和男人一樣的釋放和快樂。 4:學習和男人相處有一個簡單的道理女人應該懂:喜歡水,人才容易學會游泳;和男人的關系也同理,喜歡男人,才容易和男人相處,而對每個女人,她和個體男人的關系,一定有賴于她對整體男人的態度。一直以來,女人對男人有太多的期望,正是過分的期望值夸大了女人對男人的愛,也導致了女人的失望和被動。其實,很多時候,女人的愛不過是自己的一廂情愿;女人的失望也是她對自己的自卑和緊張。也許從性別角度看,女人的執著可以說“壯烈”;但從人性角度看,此種執著無非是一種病態的偏執和妄想。正是在這點上,“艷遇意識”非常有利于女人對自己的接受和反省。經過艷遇的實踐,女人了解了自己的濃情,化解了自己的偏執,對她學習與男人相處是很好的途徑。 4特征1、性情中人喜歡相信別人,往往上當受騙,受傷的是自己。哪怕是別人隨便的一句承偌,都寧愿把他當真,到后來,別人早忘記到爪哇國了,自己卻還在癡心地等待,直到最后真相大白,才會翻然醒悟,大叫一聲:“某某誤我!” 2、性情中人常常感嘆命運不公,總以為自己有濟世之才,治國之德,足以當大任。見到身旁的同僚或者下屬投機鉆營,總是不以為事,認為那是小人的伎倆,不屑一顧。自以為“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當他們一個個地都走到前面去了,而自己卻依然如故,只好躲在某一個角落獨自感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在人面前,還振振有辭:我瞧不起! 3、性情中人一般沒有大功,也沒有大過。他們的信念是憑本事吃飯,憑良心做人。也多少有點本事。不喜歡投機鉆營,也不喜歡玩弄權術。喜歡謀事,不喜歡謀人。往往被人當成馬前卒子,大帳先鋒。為他人做嫁衣裳。 4、性情中人仗義疏財,好交朋友,往往三句好話就把別人當成知己,掏心窩里的話都對人家說。殊不知有的人是有意套你的話的,對自己造成許多的不利,大呼上當! 5、性情中人臉皮子薄,喜歡幫人的忙,而不愿意麻煩別人,遇事寧愿委屈自己,也不想去為難人家。當別人靠自己的幫助得到的好處,而自己到頭來一無所有,只好自我調侃:“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6、性情中人喜歡幻想。幻想明天,幻想未來,幻想愛情,也幻想榮華富貴,有時也做白日夢。常常生活在夢里頭。但當現實與夢不一致時,借酒消愁“今朝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7、性情中人喜歡自由自在,不愿意管人,更不喜歡人管。天馬行空,我行我素。有什么工作不喜歡拖拖拉拉,寧愿三下五除二做完了,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去。 8、性情中人愛好旅游,“偷得浮生幾日閑,逍遙作,天下旅”。常常學古人的樣子,讀幾卷書,行幾里路,寄情山水,豐富閱歷。有時還裝模做樣地“登東皋以舒號,臨清流而賦詩”。 9、性情中人喜歡喝酒,特別是三朋四友在一起,酒興尤高,拼命里地喝。寧愿傷身體,不愿傷感情。往往別人還沒有喝好,自己卻醉得云里霧里了。 10、性情中人喜歡把喜怒哀樂掛在臉上。和了一把好牌,高興得手舞足蹈。發起脾氣來,暴跳如雷。快樂時像個三歲的孩子。生氣時像誰“借了他的米,還了他的糠”一樣,臉相看不完。 11、性情中人生活條件一般較好,既不是大富大貴,也沒有捉襟見肘。信奉“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覺得“錢不在多,有用就行”,是典型的平安之命。 12、性情中人說話比較隨便,做事比較任性,往往有什么話,張口就說出來了,也不計較后果,常常后悔“該不那樣說的!”做事的不少,但成功的不多。有時候想得天花亂墜,到頭來也成不了一件事。 13、性情中人往往自以為是。興來則發:或揮毫潑墨、撫琴吟哦,或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興去則止:蒙頭大睡,百事不問,“管你王子升天不升天”。 14、性情中人往往很實在,也很透明。自己不虛偽,也看不得虛偽的人。可以任勞,卻不可以任怨。“臂膀上跑得馬”,但眼睛里卻揉不得一粒沙子。喜歡用情,最怕別人欺騙自己的感情。 15、性情中人一般比較健談,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好象什么話題都插得上嘴,似乎“地上的事曉得完,天上的事曉得一半”。喜歡當說客,卻不喜歡當聽眾。 16、性情中人靈活有余,而原則不足。往往怕罪人,總是以這樣或那樣的理由為別人的錯誤開脫。當然,也會為自己的缺點詭辯。雖然明知道這是自欺欺人,但也要自圓其說。 17、性情中人容易激動,也容易氣餒。有時心比天高,卻安于現狀。有時小樓一統,無論春秋。激動時豪情萬丈,如“九萬里風鵬正舉”。消沉時垂頭喪氣,“卻道天涼好個秋”。 18、性情中人文思敏捷,遠眺性強,但思路不夠嚴謹。凡事講個大概,處事全憑自覺。 19、性情中人往往既不厚,也不黑。有時候“死要面子活受罪”,對人對事講究個“得過且過”,“隨心所欲”。 20、性情中人喜歡幻想,更喜歡回憶。過去的一些美好的人或者美好的事,哪怕是美好的一個瞬間,常常地在心里千百次地回味。 21、性情中人喜歡“與人樂”,不喜歡“獨樂樂”。耐不得寂寞,受不了孤獨。群聚時熱情高漲,“沽酒客來風也醉”,獨處時落寞憂傷,“把欄桿拍遍”。 22、性情中人是個好人,但不是個“狠”人。容易得到別人的敬愛,卻不容易得到別人的敬佩。 23、行為有時突顯怪異,常不被人理解或不易接受。性格豁達豪放、灑脫不羈。常常是遇事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