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注:電視劇《楚漢》劉邦劇照;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推翻強盛無比的秦帝國的過程中,自主創業,欲干出一番和秦帝國一樣宏大事業的人如過江之鯽,多不勝數。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三個人,一是陳勝,二是項羽,三是劉邦。
三人之中,最有勇氣的是陳勝,他首義的舉動,以力量而言,無異于螞蟻挑戰大象。但他毅然決然地出頭了。相比而言,項羽、劉邦都是狡猾的機會主義者,等著天下已經鬧得沸沸揚揚了,才從容出手。
三人之中,功勞最大的是陳勝,如果不是他首舉義旗,捅破窗戶紙,待秦王朝緩過勁兒來,出個不昏聵的君王,那秦王朝的嚴酷統治還不知會延續多久呢。
三人之中,最初的爭取民心以贏得最大抗秦號召力的戰略,是陳勝提出的。以扶蘇和楚將項燕為凝聚人心的招牌,是陳勝提出并實施的。后來整個抗秦義軍就用了這一招,以一個傀儡懷王為名義上的共主。項羽也是在把秦滅掉、大功告成后才暗殺了懷王。
三人之中,下場最慘的是陳勝,首義之后,左逃右敗,沒嘗過多少勝利的喜悅,最后還竟然窩窩囊囊地被自己的司機給殺了。
第二個倒霉蛋是項羽,事業成功后還沒過上什么消停日子,就被劉邦折騰地左擋右遮,不停打仗,轉眼間由霸王成了自己抹脖子的失敗者。但總算還有過三年滅秦的絕世風光。
最成功的人當然是劉邦了,所有人的犧牲都成了他成功的鋪墊。
琢磨這三位創業者成功失敗的經驗教訓會發現,有沒有自己的核心團隊,是創業能否成功的關鍵。
劉邦創業初期從家鄉帶出的一幫人,都為他立下了汗馬功勞。到最后也基本上跟他共享了勝利成果。這些人個個都不含糊,蕭何,一個小吏,最后成為中國歷朝歷代都佩服的最高明的總理。一個殺狗的屠夫樊噲,成了智勇雙全的名將……這固然是劉邦的福氣,但也說明他平日里就有識人聚人馭人之才。
項羽的八百江東子弟兵,一直到最后時刻也團聚在他身邊。
而看看陳勝,起事后身邊不見有能力又相知相信的核心團隊。一個吳廣,被任命為代理王爺,督兵在外,竟然被部下給殺了。自封為王后,家鄉倒是來了個人,可是個愚昧的農夫,陳勝又不能好好處理這個問題,反弄得眾叛親離。《史記·陳涉世家》載:陳勝稱王總共六個月的時間,從前曾經與他一起雇傭給人家耕田的伙計聽說他做了王,來到了陳縣,敲著宮門說:我要見陳涉。守宮門的長官要把他捆綁起來。等陳王出門時,他攔路呼喊陳涉的名子。陳王聽到了,才召見了他。陳勝倒是沒忘自己當初說的茍富貴勿相忘的話,與此人同乘一輛車子回宮。走進宮殿,看見殿堂房屋、帷幕帳簾之后,此人說:夥頤!陳涉大王的宮殿高大深邃啊!楚地人把多叫做夥,所以天下流傳夥涉為王的俗語,就是從此開始的。這個農夫在宮中出出進進越來越隨便放肆,常常跟人講陳勝從前一些偷雞摸狗、不愿意讓人知道的舊事。有人就對陳勝說:這個人愚昧無知,專門胡說八道,有損于您的威嚴。陳勝就把這個人殺了。從此之后,陳勝的故舊知交都紛紛自動離去,再沒有親近陳勝的人了。
就劉邦而言,除核心團隊外,他一路任用了韓信、張良、陳平等眾多人才,并能把這些人攏在手中。他當了皇帝后首封的異姓王,沒有一個是核心團隊的人,都是他后來招降納叛攏來的人。
韓信最成功時,項羽派人游說他反劉,韓信的回答是:原先跟你時言不聽計不用,跟了劉邦,他對我言聽計從,他穿什么給我穿什么,他吃什么給我吃什么……我要是背叛他,不吉利……項羽的愛將黥布被劉邦挖到自己的團隊里,劉邦召見黥布時自己靠在床上洗腳,黥布覺得十分羞辱,幾番想自殺。但回到賓館,見住的吃的所有待遇都和劉邦一樣,大喜過望,從此跟定劉邦。可見劉邦籠絡人確實有一手。
而項羽這一點就差了,老是自以為是,認為自己文武雙全,什么都比別人強。連尊為亞父的范增的話都聽不進去……但他起碼還對人非常有禮貌,很客氣,言語之間對人非常關心。他的風格,只能籠兵,不能籠將。他的心腹大將,最后都背叛了他,比如黥布。
但陳勝做得就太差了!連他的司機都要殺他,其平日待人,可想而知!在沒有核心團隊的情況下,他對籠來的戰將,既沒有劉邦那兩下子吃吃喝喝論兄弟的流氓手段,也沒有項羽待人恭敬慈愛、言語溫和、見部下生病心疼的流淚那一套……《史記·陳涉世家》載:陳王任命朱房做中正,胡武做司過,專門督察群臣的過失。將領們攻占了地方回到陳縣來,命令稍不服從,就抓起來治罪,以苛刻地尋求群臣的過失作為對陳王的忠心。凡是他倆不喜歡的人,一旦有錯,不交給負責司法的官吏去審理,就擅自予以懲治。陳王卻很信任他們。將領們因為這些緣故就不再親近依附他了。這就是陳王所以失敗的原因。
有核心團隊,又能不斷發現、任用人才,是劉邦創業成功的根源;沒有核心團隊,又不能不斷發現、任用人才,是陳勝創業失敗的根源,話再說回來,不管是形成、鞏固核心團隊還是不斷發現、任用人才,又都可歸結為:能不能知人善任,能不能籠絡人心。沒有這兩點,想創業成功,不太可能。
核心團隊的建立,最初可能是靠親情,也可能是靠信仰,也可能是靠宗教,靠民族。總之是靠一種目標凝聚起一個利益共同體。
領袖的能力,集中體現在能不能建立起核心團隊上。有了核心團隊,再一路吸納人才,使核心團隊不斷放大,就容易成功。比如劉邦重用韓信,但還有核心團隊的人時刻制約著韓信,單單劉邦一個光桿司令去重用韓信,恐怕也不會有好結果。
楚漢相爭時,還有些人物是有核心團隊的,比如田氏兄弟,比如張耳。張耳在死后,一批那樣有德有才的家臣們尚能那樣忠誠于其子,令人嘆服!假使不是有劉項這樣的超級梟雄;假使天下逐鹿過程中稍有一絲機會,這也是個能建立王朝的人物。
再說田氏兄弟,即便沒有劉邦,這屢敗屢戰的兄弟也能把項羽折騰夠嗆。其后來自殺,身邊五百士紛紛隨葬,既說明其聚攏人才的能力無與倫比,也說明其氣度格局尚有瑕疵,否則,有這樣一支核心團隊,創什么業都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