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脫發在中醫中被稱為“柱發癬”或“蟲蛀脫發”由于濕熱侵襲肌膚,使營養失調,腠理不固,脈絡瘀阻,精血生化不利致使毛根不固造成脫發,辨證為:脾胃濕熱(平素嗜食,甘肥,頭發油濕,鱗屑油膩,頭皮瘙癢,毛發脫落);血虛風燥(頭發干燥,稀疏脫落,鱗屑疊起,頭皮病癢)。 脂溢性脫發,是在皮脂溢出過多的基礎上發生的一種脫發,常伴有頭屑增多,頭皮常常油膩,痛癢明顯。 脂溢性脫發主要原因是過多的皮脂分泌物堆積在毛囊周圍,甚至壓迫或堵塞毛囊孔,給毛發正常生長制造障礙,此外,皮脂分泌物中的油酸、亞油酸等過量時對毛囊有毒性作用,導致毛發中毒、枯萎、脫落。脂溢性脫發多發生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青壯年,逐漸自頭頂開始脫發,蔓延至額部。頭皮油膩而亮紅,結黃色油性痂。 癥狀: 初期:頭油多,頭發一天不洗顯油膩,此時脫發癥狀不明顯。頭發漸由粗變軟。 中期:頭油較多,頭發一天不洗更顯油膩,此時脫發癥狀明顯。頭發開始明顯變細軟。 后期:頭皮產油量成倍增加,頭皮油膩膩光亮,此時已出現明顯的局部脫發區,如頭頂或前額。頭發幼細長不長,發尾明顯看出是尖的,僅幼小的就像茸毛,這個階段是治療的最后機會。 晚期:頭頂部已經油光光的寸發不生,皮下肌肉層已經消失或被脂肪層代替的多,頭皮組織已經轉化為毛孔性皮膚區,發孔變成了毛孔。所以我們只能稱其為寸發不生而不能稱為寸草不生。因為大多數人用放大鏡一看能發現有極幼小的汗毛。這時候就可以稱之為“永久性脫發了”,它賴以生存的土壤頭皮組織已變徹底性了,不能逆轉了。 易患脂溢性脫發的人群: 該脫發以男性多見,女性少有。且腦力勞動者多于體力勞動者。經臨床證實,它可能與人體的內分泌功能(主要是雄性激素)、精神狀態、遺傳以及某些藥物 因素有關。主要發生于男性青年,但近些年來,女性患者人數有增加的趨勢。患者一般從二十多歲開始就出現持續性的脫發,嚴重者到三十多歲,一般到四十多歲就基本脫光,嚴重影響容貌。脫發的發展進程是越來越嚴重,開始時每天可見許多頭發落在枕巾和發梳上,到后來只要輕輕一拔就可以拔下一大把,洗頭時滿臉盆都是脫發,浴室的出水口鋪滿厚厚一層的脫發,叫人心疼萬分,又不勝惶恐。 溫馨提示:很多脂溢性脫發患者最開始不重視脫發,以致后來發展到晚期,治愈的最后希望也沒了造成終生的遺憾。即便治療也是有病亂投醫的瞎治療,如用防脫洗發水、自行服用補腎的藥等等,其治療效果不明顯,更甚者會損害身體健康。中醫針對脫發的治療一般是調脾、通竅、益肺、養腎,以良好的身體根基去生發、養發,因此,正確的治療應該是找老中醫當面診治,耐心服用中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