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男孩肝癌晚期 乙肝患者如何免除“肝”擾核心提示:一個7歲男孩被查出肝癌晚期,這讓很多人感到詫異,深究原因,發現很有可能是乙肝病毒從母體傳染給孩子,之后進行病變最終導致肝癌。在我國,乙肝是導致肝癌的重要原因,我們該如何做好預防措施呢? 近日,7歲男孩小文洋因肝癌入院引起社會的關注。半個月前,小文洋因肚子痛前去醫院就診,可萬萬沒想到檢查結果卻讓人近乎崩潰——肝癌晚期。據小文洋父母回憶,兒子從小身體都很好,唯一的隱憂就是與母親一樣,都是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去年9月夫妻倆送兒子讀幼兒園,入托體檢時肝功能各項指標都正常,僅僅一年時間,怎么就變成了肝癌晚期了呢? 確實,7歲患肝癌的確相當罕見,很有可能是乙肝病毒從母體傳染給孩子,之后進行病變最終導致肝癌的。再加上肝癌屬于較為隱性的癌癥,通常前期肝部發生病變時,患者不會有明顯病征,而有病征之后通常都已經惡化。肝癌從病變發展到晚期,3個月就足夠了,所以小文洋去年體檢正常今年發病,這并不奇怪。這種“與生俱來” 的乙肝該怎么防范呢? 乙肝媽媽母乳喂養先測病毒 臨床上,乙肝媽媽們最好做母乳滴度測試。如果檢測發現媽媽肝功正常,可以母乳喂養。如果病毒強達到醫學上規定的強度,就要終止母乳喂養。哺乳時,如果乳頭皮膚損傷以及寶寶口腔有潰瘍等黏膜損傷,要立即停止母乳喂養。 出生前后全方位抵制乙肝 父母一方尤其是母親是乙肝攜帶者,在懷孕即哺乳過程中如果不規范預防,普通乙肝母嬰垂直傳染率為50%左右。大三陽更厲害,垂直傳染率或高達90%以上。如果父親為乙肝患者時,也有5%-10%傳染幾率。 專家表示,乙肝病毒攜帶者在懷孕前要嚴格檢查肝功能,肝功正常才建議懷孕,孕期要定期檢查肝功能。按照臨床乙肝母嬰阻斷規范預防要求,媽媽在懷孕7、8、9個月時,最好每月打一針乙肝免疫球蛋白。寶寶出生后12小時內,打一針高效價乙肝免疫球蛋白。嬰兒出生后兩三天內,開始打第一針乙肝疫苗,一個月后打第二針,6月后打第三針。經過如此規范的干預阻斷后,如果媽媽只是乙肝表抗原呈陽性的,98%以上的寶寶不會傳染。如果媽媽e抗原呈陽性,85%-95%的寶寶也不會傳染。 乙肝患者如何免受“肝”擾 現代醫學研究已經證明,乙肝病毒的持續感染是罹患肝癌的最主要原因。在中國,71%的肝癌由乙肝發展而來。鑒于肝癌的基礎是乙肝,尤其是慢性乙肝,所以在慢性乙肝時期就要定期檢查,及早發現癌變。不過,慢性乙肝也是無法徹底根治的,因此,預防乙肝對防治肝癌具有重大的意義。 預防和控制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辦法是接種乙肝疫苗。肝癌的最常見發病年齡在40歲及以上,而在新生兒時期接種過乙肝疫苗的人其患肝癌的比例遠遠低于未接種者。如果常規接種乙肝疫苗后,卻無法產生足夠的抗體,可以增加乙肝疫苗劑量或重新檢測體內的乙肝病毒表面抗體。除此之外,乙肝患者應戒除煙酒、減少熬夜、禁止食用霉變食物等以預防肝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