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隨著油菜花漸漸盛開,給大地抹上了一片金黃。此時魚類經過漫長的冬眠,饑餓難忍,拖著疲憊的身體,紛紛離開水溫相對穩定的深水越冬窩點,游至水溫較高的水域覓食,為補充體力和繁殖后代做準備。在立春之后,南方地區形成汛期,溪河、湖泊、水庫等水位開始上漲,水表溫度開始比水底溫度高,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逐漸增多;加之徑流將腐葉、草籽注入湖庫,都為魚類提供了豐富的餌料……一年之中第一個垂綸的黃金季節到來了。 踏青郊游,釣“菜花”魚,又叫“江湖踏青跑跑釣”,是指一邊走一邊尋找魚窩施釣。釣者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沿岸游走,施行人找魚的戰術。這與坐等魚上鉤相比,具有獨特的優越性。一般一次能釣獲兩千克以上的魚,多時甚至可有15千克以上。 一、釣位的選擇 春季走釣的釣位選擇,總的來說是要堅持四選四不選的原則:一,要選水庫上游離進水口50米范圍內的朝陽淺灘原系良田、沃土及水草處,不選下游深水處;二,要選擇自然河流或水庫的溝汊(因為這樣的釣場往往延綿數里,有深有淺,彎來繞去,不易干涸,河畔湖邊水草叢生,野生魚類豐富,個體大且肉味鮮美),不選樹木竹林下陰冷水域;三,要選深1.5米~2米的水域,不選過深水域;四,要選通道安全、往返方便處,不選樹林竹蔭茂密、難以通行的山麓陡峭處。 當然,除上述四項“基本原則”外,還要依據季節、時間段及對象魚來具體選擇釣位、釣點—— 早春,是由寒冷轉向炎熱的過渡季節,晝夜溫差大;剛剛開始覓食的魚兒膽小,還不敢到較淺的水域去,一般離越冬地點較近,當它們感覺危險時能迅速潛回深水。在這個季節垂釣,選擇自然河流或水庫上游的溝汊是較為理想的釣位(水深在1.5米~2米為宜),因為溝汊通常水域面積較窄小,雖然是亮塘子、空曠的水面,但往往是中間稍深、兩邊淺,避風且陽光照射又強,水溫回升快,加之從岸上沖下來的草種是魚兒喜歡吃的食物,尤其向陽的一面更是魚兒喜歡匯聚的地點。 仲春,天氣漸漸變熱,水溫逐步升高,溪河、湖泊、水庫中的水草也開始迅猛生長,有的已露出水面。水草處既能擋風又能避寒,水溫比同水域其他地方高,而且氧氣充足。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在這里萌生和繁殖,是魚兒競相爭吃的餌料。水草周圍還是魚兒產卵的溫床。這時節在水草周圍選擇草縫、草洞或是傍草下鉤,收獲頗豐。 暮春,太陽光直射水面,水溫不斷升高,淺水區域水溫在15℃~20℃。魚兒是一種變溫性的動物,喜歡到適宜的水溫區嬉戲、覓食;當生兒育女的任務完成后,也需要大量補充營養,所以此時魚兒覓食的范圍將逐漸擴大。淺水區域因水溫高、天然餌料豐富,岸邊被雨水沖進的有機物也都沉積于此,故而魚類會在白天氣溫高時到原系良田、土坡的溫暖淺水區進食,天涼和晚上才回到深水中歇息。 要釣大鯽魚,則應選遠點而釣。這是由于淺灘水淺、水質清澈,竿影、人影的晃動等,使大鯽魚躲在了遠處深淺水交接的地方(淺灘的外緣),不會輕易在岸邊亮相。這樣的釣點一般距岸15米左右遠。因此,必須根據對象魚,正確處理和把握釣近與釣遠的關系。 另外,還要注意釣淺與釣深的關系。春季氣溫多變,早晨較涼,九、十點鐘太陽出來了,天氣又比 較熱;魚類是變溫動物,會隨著氣溫的變化游動,所以上午九、十點鐘前要選擇同一釣位較深的釣點垂釣,中午則應將鉤餌拋向對岸或傾斜拋至沿岸較淺的釣點。 在選擇釣場上應宜遠不宜近。現在休閑垂釣愛好者比較多,雙休日時距市區較近的釣場肯定人滿為患;釣魚的人多,魚兒便稀少了,收獲肯定甚微,故選擇較遠、較偏僻的釣場施釣較為理想,釣獲量也將出人意料。 二、釣組的選擇 踏青走釣,一般都采用單竿獨釣。根據情況使用3.6米長彈性好、重量輕的釣竿,搭配與竿等長的1.5號優質細線,掛七星標,鉤為4~6號伊豆。使用七星標不僅適合傍草垂釣,而且靈敏度高,一般調至沉水4粒、露水3粒即可。尤其在坑洼不平的釣場垂釣,升標或沉標都能明顯地反映出來。手竿由于長度有限,釣遠效果不佳,所以若要釣遠,可換輕磯竿配小型繞線輪及15克輕墜,系上3~3.5號線,拴5~7號伊勢尼雙鉤,采用無標敞竿釣法。 三、誘餌和釣餌 春天,魚類經過一個冬季的消耗,體內所貯能量已不多;加之產卵在即,它們急需攝入易消化、含蛋白質多的食物補充能量。因此,個體適中的紅蚯蚓當之無愧地成為春釣的首選釣餌。當然,素餌(如玉米粉、熟紅薯拌適量商品餌添加劑),鯽魚、鯉魚等也喜歡。 沿岸走釣,選用酒米打窩,不僅鯽魚來得快,鯉魚等也會聞香而至。因為50°的白酒滴入水體,只要具有百分之一的濃度,都會對魚類起到很大的誘惑作用。一般,酒米只需浸泡一夜即可使用。 踏青走釣,腰上掛個餌料盒,內裝酒米和蚯蚓等誘釣餌,操作起來很方便。 四、走釣之法 垂釣時肩挎魚簍,站立湖岸邊觀察魚的蹤跡,尋找魚窩。當發現某處有價值的窩點時便向預定釣點撒少許酒米打窩聚魚。誘餌撒窩后十幾分鐘即可見成效。隨即將鉤餌投向釣點,發現星標上升一粒或下沉一粒,即可揚竿獲魚。小魚上鉤后,釣者應迅速地提起釣竿,以免掛鉤跑魚。卸魚后順勢裝入腰間的魚簍即可。大型魚類上鉤后會往洞穴、草叢中逃竄,這時應注意不要勉強回魚,應根據魚類的竄逃及緩勁,巧妙遛魚,時刻崩住釣竿,根據地形或讓或牽,直至將魚遛至岸邊并用抄網撈取。 走釣的特點就在于不斷遷移釣位、另找釣點,做到魚動、人動,打游擊戰術。某個釣位魚釣沒了或干脆沒釣到魚,便要及時遷移,不能戀戰久等,以免耽誤時機。 去年3月2日,最低氣溫15℃。筆者到淮遠河踏春野釣。那里兩岸的田野山丘,到處麥苗青翠、油菜花黃。我攜竿背簍,從九道拐釣場出發,沿岸踏青,撒餌誘魚,直到躍龍橋,釣獲鯽魚、鯉魚近5千克,其中一尾鯽魚更重達600克。這真是:淮遠河畔菜花香,蝶舞蜂鳴把歌唱。荷竿踏青去郊游,晚歸笠翁魚滿筐。 |
|
來自: 昵稱14219095 > 《釣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