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電子報》/2008 年/5 月/25 日/第010 版 500 型萬用表9V 電池的高效代換電路 四川俊哲
這里介紹一種500 型系列萬用表所用9V 電池(R×10k 擋用)的代換電子電路。該電路特點是 低功耗,不另加電池,只需用原表內1.5V 電池即可升壓完成,其電路如圖所示。該文介紹的 電路和制作方法是筆者親手制作且已實踐驗證是成功的。該升壓轉換電路中加有一級簡單的三極 管同相電壓比較電路(電壓比較器),輸出穩定,性能得以充分提升,對R×10k 擋的供電限流電阻 85.5kΩ,若需短接電流是足足有余。若將其修改參數后用于3V 電池升到9V 供DT890B+之類 數字表用,其輸出穩定性是以往不帶電壓比較器升壓電路所無法比的。圖1 中:L1 是反饋繞組, L2 是振蕩線圈兼輸出繞組,Q3 為振蕩功率輸出管,Q1 為工作過程功率調整管,Q2 構成簡 單同相電壓比較器電路,其b 極接有基準穩壓管D3,輸出電壓取樣從Q2 e 極輸入(負壓),與b 極基準進行電壓比較,比較結果用c 極去控制Q1 的導通程度(BG2 通過隔離二級管D1 對QI b 極進行分流),進一步用QI 來改變BG2 的導通工作狀態,從而改變輸出功率及輸出電壓大小, 其中C1 是電源退耦防低頻自激振蕩的電容,C2 系輸出濾波平滑電容,可使輸出的直流更為純正, 以供R×10k 擋。 工作過程:當電源接通時,R1 為Q1 的b 極提供正偏電流,Q1 導通,Q3(PNP)b 極通過 L1 與R2 和Q1 c 極相連,Q1 的導通引起Q3正偏導通并產生振蕩,L2 兩端產生振蕩交流脈 沖,通過D2 整流C2 濾波變成相應直流電壓。當C2 兩端電壓達到D3(D3穩壓值)與Q2 b e 間 導通電壓(約0.7V)之和時,Q2 導通,通過D1(防止前后級電路相互影響),對Q1 的b 極“施 壓”(負壓)分流,Q1 的導通程度得以減弱,再進一步使Q3的振蕩大小被控制在設定范圍,C2 兩端電壓被穩定在規定的范圍之內。 制作:線圈匝數及阻容參數詳見圖1 中標注,其中Q1、Q2 宜選β≥200 的任一種NPN 型硅小功率三極管如C945、9014 等;Q3 可選用C8550 之類的PNP 硅管,B>120 就行,一般不 推薦選用其他型號。C2 容量不必過大,否則會使電路工作的啟動電流過大而停振。由于整個電路 的負載僅為一支R×10k 擋的限流降壓電阻85kΩ,所以不必考慮本電路負載能力,只需提高轉換 效率就行了。R1(220kΩ)不宜太小,否則,靜態工作電流大,效率低。按圖選好元件,并正確連接(可不用線路板),通電后,正常靜態工作電流僅0.5mA 以下(用1.2V 充電電池),帶上R×10k 擋且正負表筆相短接時,電池輸出電流僅為1.8mA!本電路不用電路板也可安裝在原9V 電池倉內。 通過以上改動,安裝后的500 型系列的萬用表已完全能擺脫9V 疊層電池,使其只需一節電 池就能完全正常工作,十分方便。
本人也按上述電路圖制作了一款9V電路,用于數字萬用表,確實比之前我所做過的電路效率高出很多。由于我采用的R1是180K,所以工作時電池端電流達4mA,如果加大R1阻值則會更小。但靜態電流(比如DT830B檔于處于OFF檔時)也僅0.3mA左右,效率非常高。至于輸出電流,則以非常小的電流帶動了數字表和指針表的驅動。由于DT830B等數字表面板無開關,所以比較適合用這個電路。而9205之類等帶開關的數字表,則可以將開關串在該電路電源部分,將徹底關斷電池輸出,更加節能(哪怕4mA也不放過^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