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從昔日的雜貨店發展至今,樣貌已大為改觀,許多人認為這個產業即將出現另一波革命。部分分析師指出,零售商能否成功,與是否採用新零售科技有密切關係。 財經媒體CNBC報導,對零售商而言,當今提高銷售的秘方似乎是尋找能提供價值給顧客、而無需顧客花費心力的技術。舉例來說,國際運動用品大廠愛迪達(adidas)已在部分門市建起「虛擬墻」,讓顧客更容易挑選想要的鞋子,而愛迪達的銷售也因此出現爆炸性成長。 英特爾零售解決方案部門交易零售主管廷斯利(Michelle Tinsley)稱,在虛擬墻的協助下,消費者不是買更貴的鞋子,就是買更多雙鞋。「這是一個雙贏的例子,因為消費者也能買到更客製化的產品」。 另外,美國紐約西裝業者Acustom服飾也用3D人體掃描器,來壓低訂製西裝的成本。Acustom執行長莫特拉格(Jamal Motlagh)稱,這些掃描器用光線和感應器,畫出含有20萬個數據點的人體數位影像,使縫製訂製西裝的成本降低逾50%。 eBay也為消費者和零售商開發一些技術,例如Swatch行動應用程式能讓你用照片尋找商品。你只要對想找的物品拍照,Swatch就會在eBay的庫存內找到相同或類似的商品。 不過,零售業者推出的技術并非全都廣為接受,例如快速反應(QR)條碼普及的速度便不如許多人預期。博斯數位(Booz Digital)全球總經理舒馬赫(Jeff Schumacher)說:「愈單純的技術就愈可能普及,愈復雜或麻煩,顧客或用戶就愈可能不會使用。」 零售業者採納尖端技術也引發隱私疑慮。許多業者為評估哪些產品可能最受歡迎,紛紛開始追蹤顧客行為,但部分消費者對此卻感到不悅。舉例來說,諾斯崇百貨(Nordstrom)最近就因為透過手機的Wi-Fi訊號追蹤顧客在商店裡的行動而引起軒然大波。(北京大學零售業研究中心整理) |
|
來自: 昵稱14785957 > 《零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