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游戲《植物大戰僵尸》中,用來作為武器的植物包括好幾種蘑菇。雖然一般人經常把蘑菇當成植物,在歷史上蘑菇也一度被生物學家歸為植物界,但嚴格地說蘑菇并不屬于植物,而是屬于真菌,自成一個真菌界。真菌與動物的親緣關系其實還要比與植物近一些。 真菌和植物不同,它們沒有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因此和動物一樣都是屬于異養生物,需要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當營養。但是真菌不能像動物那樣到處跑 動去吃別的生物,它們主要是通過腐生的方式來獲得營養,比如從斷枝、落葉、土壤的腐殖質中吸收營養。也有的真菌是靠寄生的方式來獲得營養,例如寄生在植物 身體上,甚至寄生在動物身體上。被炒成天價的“補品”冬蟲夏草就是一種真菌寄生于在土壤里過冬的蝙蝠蛾幼蟲上,從幼蟲身體吸收養分,到夏天的時候長出像草 一樣的真菌子座。古人誤以為是冬天的蟲子在夏天變成了草,覺得神奇得很,因此幻想吃它一定很補。 其實還有比那更神奇的寄生。冬蟲夏草寄生在過冬的蟲子上將其殺死,蟲子成了尸體,但這并不是《植物大戰僵尸》中的“僵尸”。西方傳說的僵尸是指尸體 受到他人控制能到處跑為其服務。有一種真菌能把昆蟲變成真正的“僵尸”,我們姑且把它叫做僵尸真菌。這種真菌生長在熱帶雨林里,它對其生長環境有很苛刻的 要求,只有在一定的溫度、濕度和離地面高度才能生長。真菌不能走動,怎么尋找合適的生長地點呢?找螞蟻來幫忙。 僵尸真菌寄生的螞蟻,是一種弓背蟻。弓背蟻的工蟻外出覓食時,通常會在樹上走固定的路線,排成隊列行進。但是工蟻被僵尸真菌感染后,會脫離隊伍,像 喝醉了一樣亂跑,時不時地抽搐一下掉到地面上,然后再掙扎著往樹上爬。這樣反復了很多次后,螞蟻終于來到了合適的地點,爬到葉子背面,一口緊緊地咬住葉子 的主脈,然后就停在那里,很快地死去了。這一口咬得是如此的緊,即使它已經死了,尸體也掉不下來。螞蟻死后,已寄生在其體內的真菌開始生長,先是從螞蟻肢 節處長出菌絲,進一步把螞蟻尸體牢牢地固定住。幾天以后,從螞蟻的頭部長出了真菌子座,生出孢子,散播開去,去感染其他工蟻。
這些成為僵尸的螞蟻,它們的死亡地點非常有規律:都是在距離地面大約25厘米的葉子背面,朝向北或東北,周圍溫度在20~30攝氏度,濕度在 94~95%。這是最適合僵尸真菌生長的環境。如果在僵尸螞蟻死后,人為地把它的尸體移到其他的地方,真菌就不會生長。顯然,真菌在感染了螞蟻之后,就讓 它隨機地亂走,多次嘗試(據統計平均嘗試99次),直到發現了最合適的地點,才給螞蟻發出了死咬一口別再亂跑的命令。有意思的是,這些僵尸螞蟻往往是集中 死在一塊,就像是一塊螞蟻墓地,經過那里的螞蟻,就很容易被感染上僵尸真菌。 僵尸螞蟻死前在主葉脈咬下的那一口,在葉子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而且其形狀很特別。甚至在葉子成為化石之后,這個咬痕也有可能留下來。2010年, 專門研究這種寄生現象的美國生物學家戴維·休斯實驗室仔細搜索世界各地的葉子化石,終于在德國一塊4800萬年前的葉子化石上,找到了這個特殊的咬痕。這 種寄生方式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而且放之四海而皆準,在亞洲、非洲、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中都已發現了這種僵尸真菌。 既然這種僵尸真菌能以如此高效、恐怖的方式控制螞蟻,為什么螞蟻沒有遭受到滅頂之災?幸運的是,螞蟻也有幫手來抵抗僵尸真菌。2012年,休斯實驗 室發現,僵尸真菌本身也會被別的真菌寄生。在僵尸真菌生長、長出真菌子座時,有一種真菌會寄生到它身上,“閹割”了它的繁殖能力。僵尸真菌如果被這種“抗 僵尸真菌的真菌”感染上,它的孢子大都失去了活力,只剩下6.5%的孢子還能夠去感染螞蟻。僵尸真菌的真菌子座生長的時間越長,就越可能被“抗僵尸真菌的 真菌”感染,但是如果為了避免被感染而縮短生長時間,又降低了感染螞蟻的機會,所以只能在二者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 僵尸螞蟻、僵尸真菌、抗僵尸真菌的真菌,會不會再出現一種抗抗僵尸真菌的真菌的真菌?生物學的現實,有時候是不是比電子游戲的想像還要神奇? 2013.11.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