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尚西博客發表了一篇原創博文:學物流有出息嗎?此文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和討論。今天無意中看到一則微博吐槽:【前天來了十幾個實習生,昨天上了一天班,今天就集體罷工請假,與他們溝通為什么不做了,原因一學校告知他們實習環境很好;原因二工作太辛苦;原因三我們的工作場地太偏僻】,看到了大家的更貼評論,現摘取部分如下: @合約物流:到底是企業,學校,學生哪個出了問題呢?未來我們將與他們一起共事,如果我們不了解更年青一代的需求,那我們都將是最大的失敗者。 @天天向上物流實戰團:【物流視野:90后物流實習生】跟學生說實習環境好是學校的不對,因為工作辛苦和地方偏遠而罷工是實習生的心態需改變;當然,企業對陸續進入職場的90后也應有一個合適的培養策略。 @周揚杰:在培養學生的時候,企業可以引進企業文化、管理理念、案例分析等來培養學生的企業思維,并且學校可以安排學生利用假期到企業實習,但是這兩者之間需要一個溝通平臺來洽談合作以及模式!要不然我們畢業時候就只有理論,而無實踐!校企合作任重而道遠,其實作為學生的我們是非常渴望有實習的機會,但是往往找不到合適的渠道去實習!,造成現在企業招聘員工要用時間去培養員工,并且還招不到合適員工,為什么不在學生在學校時候就培養學生的企業觀念,這樣在時間和成本上可以大大的減少! @物流人-余珊:有過類似的:說只有工作,沒有生活。 造成90后物流實習生集體罷工的原因,大家說的都有道理,也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天天向上物流實戰團提出的問題是一針見血的:跟學生說實習環境好是學校的不對。為啥學校要說實習環境好呢?我想一是學校基于早點完成任務早點解脫的心理;二是學校被實習單位的宣傳鼓吹忽悠了,很多情況下,大部分老師并不是真的了解實習單位的真實工作環境。再說,學生在學校呆久了,滿懷著對實習的激情夢想,恨不得立刻飛到實習單位,指點江山,迅速積累和掌握實用的業務經驗和專業技能。但去了才發現,理想和現實的距離實在太大,讓火熱的心一下子掉入了冰底,結果讓年輕學子很受傷,被大人欺騙的感覺,心里拔涼拔涼的,集體罷工也是在所難免。至于工作太辛苦,不能一味指責學生們太嬌嫩,吃不了苦。現實情況下,很多所謂的實習單位,并沒有重視對實習生的合理培養,僅僅當做廉價的勞動力。重要的工作不會讓實習生接觸,因為擔心出錯背責任。只能如放鴨子一樣,硬塞進各個基層部門放任自流。這方面,實習單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需要捫心自問:眼前這批孩子,我們有實習培養詳細計劃嗎?我們有各部門輪崗計劃和對應的Mentor嗎?我們每天有和學生坦誠溝通嗎?我們有詳細的實習生業務技能培養方案嗎?.....個人估計,99%的實習單位沒有。 現在的90后,和70、80后真的不一樣。他們追求個性、渴望被認同,期待自我價值的實現。或許我們對他們的評價僅僅流于“腦殘”、“自私自利”等狹隘的標簽化認識。正如物流行業資深前輩@天天向上物流實戰團所說:企業對陸續進入職場的90后也應有一個合適的培養策略。個人覺得,這需要學校、企業和學生共同參與培養方案。其中,校企合作是一個不錯的途徑,但現實情況不容樂觀。校企合作喊了很多年,也實踐了很多年,為啥效果不明顯?實際情況是校企合作更多的流于形式,學生也學不到實用的業務技能,企業的培養意識和方法也不夠成熟。要知道,中國的大部分物流企業,都是土八路式管理,無論管理知識還是專業技能方面,整體水平都不高。個人認為,學校和靠譜的物流專業技能培訓機構合作也是一種思路,畢業前提供技能培訓+職業規劃+簡歷修改+職場心理咨詢一站式就業輔導方案,這樣或許比所謂的校企合作更接地氣,更易控制,效果也最好。
|
|
來自: hiddy1 > 《物流教育 物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