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鐵律:股票堅決“七不買”之一 所謂放天量,即單日成交值達到總流通市值的6%-8%以上皆為天量。世界上的炒股高手神都不怕,就怕天量。特別是在沒有做多機制的中國市場,高位放量不做頂的只有千分之六。反過來說,5分鐘放量5分鐘跌,15分鐘放量15分鐘跌,日線放天量日線跌,周K線放天量中期頂部,月線放天量長期頂部。只要你打開電腦中任何股票軟件來看成交量與蠟燭圖,無量的為山溝,放天量的就是天頂。(如圖四十六中的四川長虹) 圖四十六 可以說,一幅畫能抵千言萬語,一看就會明白。而任何放天量的一天,總有特大特好消息的伴隨,最絕的是消息具有地方性,什么地方出的消息多,那什么地方被大套者就最多。因為散戶炒股最喜歡聽“消息”,而且這樣的“熱衷”難以改變,可以說是前赴后繼,永無止境。當年,600103青山紙業的“莊托”就在江蘇、浙江、上海等地宣傳得最多,鼓吹得最熱烈、“最生動”,所以江、浙、滬一代股民套的最多!被套著最不能忘記的一句名言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最終是誰咬定誰犧牲,而且犧牲得“非常慘烈”,該股一下子從高山之巔,跌落到深山谷底,造成多少投資者全軍覆沒?! “這是最典型的一次放天量大跌的例子?!币蟊HA說到這,打開青山紙業的K線圖給記者看,當年那恐怖凄慘的一幕又好似重現眼前:那是人們難忘的2000年9月11日,該股主力借除權之際放出了天量逃逸,而卻讓無數“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投資者永遠埋葬在了“青山”之中。(見前圖) 大盤指數也不例外。2004年2月23日上證指數在45天K線圖中放出歷史天量后,當時殷保華在媒體上發表了他的看法,說此次下跌周期不會很短(建黨是出版的《理財周刊》和《證券市場研究》)。事實驗證了他的觀點,大盤指數從1700點左右一直跌到998點,他的預測震驚了上海股評界。(見圖四十七) 圖四十七 “所以說,無論到岸或個股,一旦放天量,就得十分小心,最起碼在短線不是漲停的一天先退出是絕對理智的?!币蟊HA強調說。 操作鐵律:股票堅決“七不買”之二 這種例子很多,投資者可把山東黑豹。新疆屯河等幾只多次大除權股票的K線圖在缺口處剪下來接到除權前的地方,這些股票有的至今仍有20元左右的價格。而莊家不斷除權,原一股變成了兩股,兩個變成四股,只要消息配合,很快出手后他們就會遠離此股。留下的,只是眾多中小散戶的懊悔。所以,大除權特別是除權缺口處有天量的股票一定要小心,最好不要碰。(如圖四十八的中紡投資)“當天,在市場中除權的股票也有填權的,”殷保華說,“但它們一般都有后續題材,而且往往不放量,如宏達股份就是其中的一只。歷史上一直是除權不放量,再漲,再除權。算下來,此股的價格實際上已經在‘天上’運行了。2005年近一年來該股都在放量減倉,數次的除權送的股,早已把莊家口袋撐破了。現在主力正利用該股往年的‘好形象’迷暈各路投資者。因而,后市風險很大,大家可以拭目以待?!?/span> 操作鐵律:股票堅決“七不買”之三 圖四十九 操作鐵律:股票堅決“七不買”之四 另外,因為這類股票市場影響不好,但若一旦突然被快速拉升,就會有一種頂風作案的感覺。所以,一般來說,任何機構都不會去冒這種不必要的風險去炒作一只有大問題的股票。此類股票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銀廣夏(見圖五十)和ST生態。它們每次反彈只能當作是老莊自求行為,那就猶如汪洋中失去動力的小船,覆滅的時刻隨時會出現,為什么我們非要站在危墻之下呢? 圖五十 操作鐵律:股票堅決“七不買”之五 最常見的利好無非以下幾種:一是業績大增:二是高配送,什么10送8、10送10;三是被收購或被舉牌;一旦被收購,公司的業績會突然因注資而變好;等等。許多投資者不去看這種股票是否大漲或已暴跌后發的消息而盲目殺入,造成往往接了最后一棒。在我國證券市場不斷擴容的今天,新股民不斷涌入,在操作中聽到利好就爭先恐后搶盤的,往往是新股民或機構的新操盤手常容易犯的低級錯誤,這種例子很多,已屢見不鮮。如大慶聯誼、方正科技,都是采用文字游戲式的利好把戲吸引散戶追漲,而趁機出貨的。(圖五十一所示為:大慶聯誼10送10的利好公布后股價應聲而落。)大盤也有類似的情況,有目共睹的2002年“六二四”行情,主力就是通過利好短線暴漲而出逃的。 操作鐵律:股票堅決“七不買”之六 所以,在盤中凡見到像“木梳”一般的K線圖,即是此類長期盤整股票的最大特征,應該退出,絕不能猶豫。資金市場的資金利用率似生命般的重要,退出后找出與大盤共生存的股票,要比捂在這種股票上強一萬倍?。▓D五十二為久盤后下跌的000676思達高科。) 操作鐵律:股票堅決“七不買”之七 其實,真正的原因還不僅僅在此,更深層的原因主要是基金大規模進入了某只股票,會干擾甚至會趕走原先內在的莊家。道理很簡單,一旦基金重倉進入某只股票,兩周后持股情況一公布,散戶又進入一大批,這可就為難了老莊家:用自己的錢為基金抬轎子決不會甘心,只有往下砸,若能走,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就這樣,往往好端端的一只股票被基金的進倉趕走了莊家,股票就變成像沒有娘的孩子一樣無人照看,最后結果是不管什么藍籌股也好,明星股、成長股也罷,全是“三個和尚沒水吃”,死路一條。這時非常簡單的道理。除非管理層對基金的管理網開一面,放松一些監管條款,讓基金有更多的發揮空間,這樣才能對股票市場的運行有一定的幫助。否則,基金越多,個股麻煩越大,指數越難漲。 此外,基金重倉股還有一個嚴重弊端,就是基金內部管理上的短處所造成的。這就是基金選股理念上的缺陷:只能買所謂的績優股,一般什么“ST”虧損股他們是不能碰的。任何基金的高層、中層、低層的負責人誰都不敢擔責任去買一只有一點瑕疵的股票,所以眾多的基金全部“擠”到市場上僅有的幾只績優藍籌股里。最后,這些股票的命運和下場是可想而知的。最絕的主要是在這些績優股上輸錢,其最后的“責任”都不會落在選股人身上。 殷保華說,當前,在基金遍地的我國證券市場上炒股越來越難,坐莊更是難上加難,隨時要準備一筆龐大的資金去接基金隨時要兌現的股票,使K線圖形不受破壞。莊家的護盤之苦難于言表,從利潤上講,他們與基金合作坐莊所得是少之又少的,因此,他們最終只能棄莊。所以,散戶、小機構萬不可迷信和滿倉基金重倉的股票。投資者可查一下剛上市就被基金重倉的大唐電信、億陽通信等股票的走勢(見圖五十三),上市至今幾乎讓散戶無人盈利過,非常只可惜。因此,投資者只有耐心等待市場對基金現狀的改變,或待基金在運作中想出應對的策略,那時你再跟著基金走,否則一切結果都是枉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