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中有變 為醫者應具辨認“常”中有“變”的本領。多見者謂之常,少見者是為變;變中有常,常中有變。守常略變,常不靈;應變棄常,則前功盡棄。 對慢性病,立方要穩,用藥要平,忌用猛浪及劇毒急切收功之品,是為常。 凡屬慢性病者,多病時曠久,正氣不足,功能低下,是為常。 急攻更傷正,過補又犯“虛不受補”之戒,是為常。 治慢性病,培脾土、撥升降是為常;清上溫下是應變。 以潰瘍性結腸炎為例,此類病多屬慢性過程,臨床上以虛寒證多見,是為常,治療重在培本是為常。但也要注意脾胃之運化,有賴于命火之溫養,肝氣之條達,故在培扶脾胃常規治療的同時,當加入溫腎舒肝之品,佐以固澀之味。若化熱傷及脈絡而便血者,是為變,當加用槐角炭、棕櫚炭或三七粉。 溫故納新 故有的醫技學術,應常溫,溫故而知新。新鮮的事物,應研究,善采納。干中醫最忌同步自封,門戶之見。 麻瑞亭常樂于吸取采納西醫的臨床診斷和理化檢查指標,每以西醫的病名入手治療,理化檢查數據正常或接近正常而告終。 略舉例癥數種如下: 腎炎 常規方:茯苓9克、杭芍9克、丹皮9克、陳皮9克、杏仁9克、法半夏9克、澤瀉9克、熟地9克、杜仲12克、澤蘭30克、蒲黃15克、冬葵子12克、草蔻6克、防己9克。 加減化裁: 水腫明顯,加車前子9~15克、白茅根30克。 腰痛重,加骨碎補9克。 血壓高,加夏枯草12克、茺蔚子12克。 尿蛋白多或長期不消者,改熟地為肉桂3-5克,加炒芡實15克、川萆菱15克。 尿檢白血球多,加瞿麥9克。 小便澀痛,淋漓不盡,加滑石粉15克。 合并感染,加半枝蓮9克、或焦山梔9克、或桉樹葉2-3片。 脾腎陽虛癥狀明顯者,改熟地為肉桂3-5克,加破故紙9克。 中醫治療腎炎,一般多從肺脾腎入手。麻瑞亭異于眾者,在于注重疏調肝氣。何故為之?麻曰:“肝以疏泄為性,若肝郁不能疏泄,則小便不利。”腎炎之小便不利,不責腎,而責肝。他認為:“肝氣條達,腎氣溫升,精血秘固,紅、白血球及蛋白自不滲出,而復其常也。” 肝炎 常規方:灰苓9克、甘草6克、杭芍9克、丹皮9克、首烏9克、枳殼9克、全瓜蔞9克、法夏9克、郁金9克、臺烏9克、川楝子9克、半枝蓮9克、菖蒲9克、草蔻6克。 加減化裁: 谷丙轉氨酶高,加板蘭根9-15克或炙五味子9-12克。 嘔吐、飲食不受者,加生姜6-9克。 肝區疼痛明顯者,加丹參15克、元胡9克。 肝脾大,加澤蘭30克、鱉甲15克。 有黃疸者,加茵陳15克。 腹脹重者,加廣木香6克。 麻瑞亭認為:肝炎的病因病機,不外乎脾濕肝郁,膽胃上逆。 故其治療大法離不開健脾滲濕,平膽舒肝,佐以和胃調中。 再生障礙性貧血 常規方:茯苓9克、白術9克、赤芍12克、首烏15克、當歸9克、陳皮9克、杏仁9克、法半夏9克、杜仲12克、黨參15克、北沙參15克、破故紙9克、草蔻6克、阿膠9克、山萸肉15克。 加減化裁: 血檢白細胞在3000以下者,改黨參為人參6-9克。 有出血傾向者,加棕櫚炭14克、側柏炭15克、三七粉1.5克(沖服)。 皮下有出血點或紫斑的,加浮萍草9克。 在溫故納新的啟迪下,麻瑞亭對某些中藥的傳統功效立新意,創新路,驗證于臨床,拓寬臨床用藥范圍。諸如將婦科調經藥澤蘭用于消除尿蛋白,而列為腎炎常規方藥;將白檀香、半枝蓮、桉樹葉用于泌尿系感染,消除尿中之血球、膿球,而列為腎盂腎炎常規方藥等,療效可靠。 制海鹿丸 以醫為業,服務人民,多讀書,善思考,重實踐,業精于勤。精不精,以熟為衡。所謂熟能生巧,巧中有創矣。 麻瑞亭自60歲起,每感精力衰乏時,食服海參如拇指大3-5枚,十天半月之內,衰乏消,甘食眠,精神爽。正值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之年,自揣其中之奧秘,查文獻,翻資料,明確腎虛是“再障”的發病主因。因為腎主骨,骨生髓,髓生血,腎虛則骨髓不充,髓虛則血無化源,必致血虛。文獻記載,海參為平補腎陰腎陽之佳品,又有自身補虛之體驗,故以海參、鹿茸為君組方,創立海鹿丸,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及久病體虛者,每取效始料不及。 如今麻瑞亭已過93歲之年,尚健食健步。有問其高壽秘訣何在?麻笑日:得益于海參也。 點校古籍 祖國醫學,源遠流長,經典醫籍,浩如煙海。年復于年,世代流傳,脫漏衍文,在所難免,錯簡訛誤,屢見不鮮。點校原著,舊疑冰釋,播之后代,其樂無窮。 麻瑞亭進入80高齡之年,毅然承擔國家衛生部下達的中醫古籍整理研究任務,領銜點校《黃元御醫書十一種》。1985年10月,完成《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懸解》三部,計63.3萬字;1986年3月,完成《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三部,計58.8萬字;1987年7月又完成《四圣心源》、《四圣懸樞》、《素靈微蘊》、《長沙藥解》、《玉楸藥解》五部,計48.6萬字;整理170.7萬字,分上、中、下三冊,勒成《黃元御醫書十一種》,人民衛生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發行,1991年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技進步三等獎”、“陜西省中醫藥科技成果二等獎”,1992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首屆古籍整理圖書叢書獎”。實現了他數十年的一樁夙愿。 |
|
來自: 學中醫書館 > 《35.麻瑞亭的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