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明洪武白釉瓷器,仍保留著元代的特征,胎體的厚重,胎色的潔白,釉色或為白色,或為白中泛青,但器型和工藝上有所發展和創新。明洪武時期白釉瓷較少,就目前所能見到的器物來看,白釉瓷有元代樞府白瓷的痕跡。 ◆器型 洪武白釉瓷有罐、梅瓶、盤、盞、碗、杯及爵等形制。器物制作規范,胎體與元代差別不大,多數較為厚重。盡管胎土的淘煉較元代精細,但胎內仍有細小堅硬的黑色砂粒。 ◆釉色 器物色澤不甚純正,白中閃青。釉汁勻凈,釉層較厚,呈乳濁狀,釉面的透明度較差。但少數精品釉色溫潤,有甜白之氣。盤、盞類陶瓷底足平切,均為細砂底。 ◆裝飾工藝 在裝飾工藝上,有光素無紋飾的,也有印花、劃花相結合的裝飾技法,在器物上見有暗刻云紋、龍紋、纏枝花卉紋等。由于洪武白釉瓷底多無款識,故較難斷代。 明洪武釉里紅菊花紋菱口盤 此盤折沿菱花口,淺腹,淺圈足,足墻外斂內撇,整個造型宛如一朵盛開的蓮花。器身紋樣以釉里紅繪成,主題紋飾為菊花紋。釉質肥厚,白中微閃青灰,釉里紅呈紅中偏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