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高檔寫字樓,有房有車,男士是風度翩翩,女士是亭亭玉立。然而,這些職場白領光鮮亮麗的背后是回報與付出的不對等。因此,許多職場“牛人”們一直糾結郁悶,自己賣力十足地干活卻不來錢。其實,“牛人”們被“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句話騙了!外企職場中有一個“PIE”理論,P指performance(績效),I指image(個人形象),E是指exposure(展露)。第三個exposure很重要,很多人做工作很賣力,但是沒有主動有效地爭取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加上有的企業員工很多,老板不可能關注到每一個人,所以職場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適當地展現自己的才華,讓更多的團隊成員包括老板認識你。其實,“牛人”們難以獲得“牛薪”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p> 案例:只顧創造業績—不善爭取加薪 雨欣大學所學專業是營銷,畢業后被一家私企老板看中,招在麾下做銷售,并承諾她:只要業績做得好,迅速提升她為部門經理??墒牵谶@家私企工作兩三年,業績斐然,老板卻只字不提提拔之事。雨欣一氣這下,炒了私企老板。后來,她在一家外企找了一份活兒。雖然沒有外企經驗,但雨欣很善于借智,向有外企經驗的朋友求教。朋友給她支招:外企很看重一個人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雨欣結合工作實際,將這種團隊合作精神和能力迅速轉化為行動。兩年中,她不僅業績節節攀升,屢創公司銷售業績的新高,而且為公司成功組建了一支高手林立的銷售隊伍,更重要的是,整個銷售團隊在她的帶領下,把銷售工作做得風生水起。因此,由她帶領的團隊也成為公司的明星團隊。然而在最近的一次人事升遷中,雨欣的直屬上級經理推薦另一個主管做了副經理的位置,令她郁悶的是這個主管的業績并不如她,其他能力也不比她好,但是為什么被選擇的卻是她呢? 內行分析 應該說,雨欣是一個比較聰明的人,她通過私企兩年工作的積累,就能夠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成功在哪里、失誤在哪里。后來在外企工作時,揚長避短,很快取得驕人的業績,并為企業打造了一支很棒的團隊。但她在付出與回報之間忽略了一個重要的環節:不善謀求自己的高薪。在她的意識里,只要自己為公司帶來可觀的效益,公司老總自然會重用自己,給予自己辛苦付出以同等的回報。 雨欣這么想雖然沒錯,但總會在許多時候吃點虧。因為像她這樣抱著“是金子,就總會發光、默默等待著伯樂來發掘她這匹千里馬幾近幻想。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就算是千里馬,也不一定能遇上伯樂。而且千里馬也是因為有機會歷練,才成其為千里馬的。想要的時候你不善于去爭取,老板怎么知道呢?機會又怎么會降臨呢? 場外支招 1.勇于對薪水發出聲音。俗話說,“會吵的人有糖吃”,談薪水,不能說是100%對,但對你的薪水發出聲音,應該是正面的,至少你的主管會考慮這個因素。當企業與員工的關系逐漸脫離傳統上對下的雇傭關系,逐步走向平等互惠的關系時,“談薪”就有了可期望的前提條件。因為談薪水,“牛人”已經給出了一個很好的理由—業績。 2.薪水是掙來的。在基層階段,若職位不動,能有2千元的調薪已經不錯了,但只要一升遷,就會有6千元以上的薪資突破,因此努力做出好績效爭取升遷,才是薪水增長的著眼點。不過,“牛人”們也應該明白高薪是談來的還是掙來的?答案是:只有在績效的配合下,對薪水的堅持才能發生效果。換言之,在工作前10年的黃金期,不應只看自己到底賺了多少錢,而是要為自己的未來累積出最大的薪資爆發力。 3.在溝通交流上下功夫。平時要多跟同事或者主管溝通,可能的話,每月寫一份工作總結將本月的工作和設想寫一份給自己的老板,讓老板了解你。同時,不要總是埋怨老板不理解你,你得給老板了解你的機會。一定要重新審視一下自己,做一個工作能力強、溝通能力也強的員工。 案例:只顧勇往直前—不敢爭取加薪 倩云畢業于某大學企業管理系,畢業后很順利地進入大學所在城市的一家集團公司做行政管理。多年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讓她積累了豐富的人脈資源和管理經驗。遺憾的是,做行政管理的薪水遠遠不及一線做銷售的高。后來,她在廣州工作的同學召喚她進入了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做銷售,雖然跟她的專業有些脫節,但她的智商不低,經過一年多的打拼逐漸在這一行嶄露頭角,更讓她得意的是,公司因為是新成立的,許多管理工作正處于“百廢俱興”時期,她就時不時幫老總承擔一些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而且做得很讓老總滿意。為此,她的薪水也比其他人相對高一點。 兩年后,倩云作為銷售總監助理被外派到上海開拓市場,工作的范圍涉及到市場和銷售以及管理等方面。可是兩年半后,她的薪水還停留在6000元。但與此同時,她在上海的消費卻日趨上升,房租和日常消費讓她產生了想通過跳槽謀求高薪的想法。但是倩云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夠獲得高薪,沒有下一步的發展方向,也就沒有明確的跳槽目標。因此,她遲遲不敢向老總提加薪的事,工作熱情和業績也因此受到影響。 內行分析 倩云的工作內容雖然涉及到市場、銷售以及管理方面,但她在這幾個方面都沒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也就是說看起來她這幾個方面都懂,但是卻都不精,所以當她走向市場的時候競爭力不強。做一個“全”才沒有錯,但前提卻是要術業有專攻。對自身的競爭力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當遇到想尋求高薪或跳槽的關口時,她有了困惑,究竟朝哪個方向走呢?她有競爭力嗎?競爭力在哪里?正因為如此,她以飽滿的熱情往前沖的時候,面對付出與回報的反差始終不敢向老總提加薪之事。 場外支招 1.走出競爭力的誤區。如果沒有核心競爭力作為基礎,想要贏得高職高位也只能是夢想而已。那么倩云需要的就是認清自己,根據自己的職業氣質、職業能力、職業價值觀等等來明確自己該往哪個方向發展,適合往哪個方向發展,并且能夠得到快速的發展。在明確發展方向的基礎之上,再整合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那么快速提高自己的薪水便指日可待。 2.拿同行說事。如果不敢直接向老總提加薪的事,可以先拿同行說事,這樣,你既不感到為難,老總也會認為你的加薪要求并非信口謅來,他也許更容易接受些。因此,多收集些相關數據來說服他,比如說其他類似公司同職位人員所拿薪水的大致數額啦,你所了解到的本公司相關職位人員的薪金水平啦等等,這樣一來,他想不同意都不行了。 3.想好退路。萬一你的請求老板不同意,怎么辦?你得事先想好對策,選擇好退路。是去是留,怎么去,怎么留,一定要考慮仔細了。 4.總結經驗適時再戰。談判的經驗每次都要總結,才能達到質的飛躍。因此,在與老總談判結束之后,不論是成是敗,都要認認真真做好總結,列出閃光點,也找出不足之處,學會從失敗中找到成功的亮點。 案例:只顧埋頭苦干—不會爭取加薪 江鋒具有計算機天賦,高中畢業后順利考入國內某著名大學計算機系,并取得了碩士學位。畢業后進入國內一家大型IT企業做技術工程師,當時老板給她開出6000元的薪水,不知讓多少同學羨慕不已。 江鋒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經常自覺加班加點,從不向老板索取任何額外的報酬。他認為,老板給自己提供了發揮知慧和能力的舞臺,就心滿意足了。然而,在一次同學聚會上,許多同學打探到他的身價時,都說像江鋒這樣的計算機天才,年薪應當在10萬以上。江鋒聽了尷尬地笑了笑,然后陷入沉思:如果不是這次同學聚會,他還真不清楚自己的價值,也根本沒有時間去考量一下公司其他人的待遇。自己始終在工程師這個位置上不說,薪水也沒提高,而周圍的同事漲薪的漲薪,高升的高升,看到技術知識不如自己的人也走上了領導崗位,自己卻似乎被遺忘在角落。因此,他開始著急、糾結,這么多年,自己為公司創造了多少價值,自己怎么就不會向老板爭取加薪呢? 內行分析 江鋒大多時間是用在了IT技術方面的工作上,只知道自己埋頭苦干,根本不知道、也不會抓住機會向老板爭取新水。誠然,踏實苦干,是職場人的一種優良傳統,但在現代社會的職場中,僅僅這樣做是不夠的。 職場規則沒有定式,一味默默耕耘不談回報的員工不一定能決勝于江湖,有利才起早的員工也不一定會遭到唾棄,相反,后者因為目的明確,說不定會讓同事和老板過得比前者輕松愉快,而前者,反而會因為無私奉獻帶給同事和老板莫名的壓力,成為人人欲除之而后快的標靶。職場人要大膽地向老板表達自己的欲望和意志,不然,就算你多努力,多有上進心,老板也看不到。美國的一個老政客說,想結交一個朋友,就請他幫你一個忙。因為人們總是更容易記得幫別人做過什么,而把別人幫自己的事情忘掉。他還發現,幾乎所有的人都愿意對自己幫助過的人示好。到底算有過交情,跟陌生人相比,怎么都不一樣。這個定律,完全可以活學活用在職場上:要善于對老板表達自己的欲望和意志。 場外支招 1.準備充分。精心做好談判準備,這是你唯一能夠控制的。這一點非常關鍵。只是準備要做得充分,可是要花費一番時間和精力的哦。 2.有理有據。說服老板給你加薪確實不是一件易事,萬一操作不好,就有可能破壞自己在老板心中的良好形象,影響日后的工作。因此,在開口向老板要錢時,最好先制定一個談話要點,然后有理有據地展開。當上司意識到給你加薪有百利而無一害,甚至還能憧憬到不久就能收獲到滾滾財源時,你的目的就達到了。 3.索求有度。人力資源專家在研究中發現,人們提出的高薪請求在許多時候跟實際可達到的薪酬標準有很大差距。因此,在提出加薪要求前,一定要先研究同行業相關職位薪酬的大體數目,再大膽索求,這樣成功的幾率會更大些。 4.說話語調適中。你肯定希望老板能心平氣和地聽取你要加薪的理由,那么反過來,當他陳述他的理由時,你也要心平氣和地傾聽,然后再尋找突破口,協調一致。切記不要一時心急,就采用下通牒、恐嚇或別的強迫方式令對方就范,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