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給定材料,概括說明導致各種環境污染事件頻發的主要原因。(20分) 要求:概括準確、語言簡練,字數不超過200字。 問題解析: 1.閱讀題干,審清題意 本題要求考生概括說明“導致各種環境污染事件頻發的主要原因”,屬于概括類試題的一種——概括原因。 2.閱讀材料,提取要點 從材料的內容可以看出,1~4則材料與環境污染有關,5~10則材料則轉入了公民健康的闡述,可見作答本題,應當重點針對材料1~4進行解讀。 材料1第一自然段簡述了A市干縣出現兒童鉛中毒事件,本事件產生的原因為地方政府為了財政收入忽視了對污染企業的監督管理。第二自然段簡述了自來水源污染而導致全城大面積斷水,產生原因是措施和方案執行不徹底。第三自然段簡述了“洋垃圾”服裝帶來危害的事例,產生原因是群眾在利益的驅動下,忽視環境保護,片面追求經濟利益。 材料2第一自然段簡述了地方政府為求招商和效益,不考慮環境污染的問題。第二自然段簡述了部分企業不怕罰款,反映了處罰數額過低,不足以起到遏制污染的作用。 材料3介紹了公害病的相關情況,第一自然段闡述的原因是“我國還沒有出臺污染物對人群健康損害的判定標準及環境污染與人體健康損害事件調查處理的技術規范”,第二自然段闡述的原因是“我國尚沒有指定相關專門法律來規定公害病的診斷標準”。 材料4簡述了浙江省安吉縣的治理污染成功案例,與作答無關。 3.加工要點,組織答案 將上述要點進行整理,分條列項得進行書寫。 參考答案: 各種環境污染事件頻發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執法不嚴,環境治理措施和方案執行不徹底。 第二,違法成本低,處罰數額小,不足以起到遏制污染的作用。 第三,利益驅動,群眾為獲利忽視環境保護。 第四,不正確的發展觀,以為追求經濟增長,忽視了對污染企業的監督管理,置環境污染于不顧。 第五,缺乏法律規范依據。沒有出臺污染物對環境污染的技術規范。 (二)××市正在研究全面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的精神,請依據給定材料為其撰寫一份《關于進一步加強全民健身工作的意見》的內容提綱。(20分) 要求:措施建議合理可行、條理清楚,語言簡練,字數不超過300字。 問題解析: 1.閱讀題干,審清題意 通過閱讀題干可知,本題是一道應用文類試題,要求考生寫一份《關于進一步加強全民健身工作的意見》的內容提綱。考生應該在正確把握《全民健身條例》精神的基礎上,提出切合實際的、操作性強的意見措施,進一步落實全民健身工作。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本題并沒有要求寫作格式,因此,作答時將內容提綱的內容書寫出來即可。但是,我們在作答時需要遵循意見的寫作結構。該題的作答結構大致可分為三部分:《全民健身條例》頒布的背景和目的、意義、落實該《條例》具體應采取的措施。 2.閱讀材料,提取要點 閱讀給定材料,我們可以看出給定材料8提到我國居民健康意識差,健康素養低。給定材料10中提到“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是全民健身的實質。由此兩點可以得出《全民健身條例》頒布的背景和目的。 給定材料10中有這樣一句話“2009年10月1日國務院頒布的《全民健身條例》開始施行,從法律上保障了全民健身活動的合法權益。”這句話精辟地點明了《全民健身條例》的重要意義。從材料10中關于《全民健身條例》的具體規定,我們可以得出,《全民健身條例》的實施明確了各級政府在開展相關工作中的作用和職責。這也可以體現出《全民健身條例》頒布實施的重要意義。 接下來,我們需要提取答案的主體部分,即如何采取措施來落實全民健身工作。 首先,從材料5和材料9中,我們可以看出當前我國健身設施不健全,大多集中于學校等部門,開放水平不夠。由此可以得出加強健身設施建設,進一步開放學校體育場館的措施。 其次,材料9中提到,目前我國的體育場所的監管和審查環節存在問題,由此可以得出加強對體育場所的監管和審查的力度,為全民健身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 再次,材料9中重點提到我國健身指導人員覆蓋率低,且存在資質低下的情況。我們從該問題可以得出一條措施:加強對體育健身場所從業人員的管理和考核,不斷培養相關從業人員。 第四,從材料9中還可以看到當前我國體育健身場所在工商行政部門登記審查時存在漏洞,可能導致部分體育場所存在服務瑕疵和安全隱患。因此,工商行政部門有必要對體育健身場所建立長期監督機制,以保證體育健身場所的安全性。 第五,材料10中《全民健身條例》提到“縣級以上地方政府要將全民健身事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并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逐步增加對全民健身的投入;由體育主管部門分配使用的彩票公益金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用于全民健身事業。”結合本題,可以得出作答要點:將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經費列入本市財政預算,增加對全民健身工作財政投入。同時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彩票公益基金的合理管理和分配。 第六,從材料10中還可以得出一條重要的信息,即2009年1月國務院決定今后每年的8月8日為“全民健身日”,廣泛開展全民健身知識宣傳和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全民健身活動等。我們從中可以得出,要想發動全民健身必須將健身知識在民眾中深入宣傳,使得全社會健身意識都得以提高,并且參與到健身活動中來。另外,采取健身活動的形式可以靈活多樣,各地根據自身的條件發展有特色的、群眾喜歡的健身活動形式,以激發群眾參與的積極性。 3.加工要點,組織答案 根據作答要求,緊扣給定材料,分別將以上提取的作答要點整合加工,然后再將對策羅列出來即可。同時,注意作答字數的限制。 參考答案: 據我國國民體質檢測結果顯示,我國城鄉居民呈現體質水平下降趨勢。目前我國居民參加體育鍛煉的現狀也不容樂觀,整體健康素養普遍較低。為提高國民健康意識,增強國民體質,2009年10月1日國務院頒布了《全民健身條例》。它的頒布,法律上保障了全民健身活動的合法權益,明確了政府在全民健身工作中的作用和職責。 為深入貫徹實施《全民健身條例》,結合我市具體情況,提出以下意見: 一是加強健身設施建設和監管審查的力度,進一步開放學校體育場館。 二是加強對體育健身場所從業人員的管理和考核,加大相關從業人員的培養力度。 三是工商行政部門對體育健身場所建立長期監督機制。 四是將全民健身工作經費列入本市財政預算,增加投入。加強對體彩基金的管理和分配。 五是廣泛開展全民健身知識宣傳和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全民健身活動。 問題解析: 1.閱讀題干,審清題意 通過閱讀題干可知,本題是一道綜合分析試題。要求考生分析發展經濟、保護環境、保障健康三者的內在關系。 該題看似一道哲學辯證思維題,但是對于考生來說,這不僅僅簡單的是一道哲學題,它的分析論述需要緊密結合給定材料。如果考生只從哲學角度分析,而不結合材料,那么肯定會造成自說自話的現象,得分也就可想而知了。 本題的作答首先應該從總體上說明三者的關系,然后再分條分析它們之間的關系,作答時應充分結合材料中的事例和數據。 2.閱讀材料,提取要點 明確了題意和作答結構,我們就應該在給定材料中去尋找作答要點。 通過閱讀給定材料,我們不難發現,給定材料4中安吉的事例給我們展示的是發展經濟、保護環境、保障健康三者和諧共進的良好局面,這也是政府和人民所希望看到的,由此得出發展經濟、保護環境、保障健康三者是互為基礎、相互協調的關系,安吉通過“生態立縣”代替“工業立縣”的觀念,發展綠色GDP,取得了經濟發展、環境良好、人民身體健康互相促進、良性發展的三重效果。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可持續發展。 通過閱讀給定材料1、2,我們發現某市血鉛事件、水污染問題、“洋垃圾”服裝和政府盲目招商引資給當地環境和人民健康帶來嚴重危害,最終會嚴重影響經濟發展。 給定材料3講述了我國由于環境污染而導致人們公害病頻發,給國民經濟帶來了嚴重損失。材料5則以老漁民為例講述了環境污染給漁民帶來了滅頂之災,鮮活的例子說明了環境污染給經濟帶來的嚴重后果。 3.加工要點,組織答案 將以上要點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按照總分結構,分條進行論述說明,最后按照門類進行加工整合,羅列出來。另外,還要注意控制作答字數,以免超出,造成不必要的丟分。 參考答案: 發展經濟、保護環境、保障健康三者是互為基礎、相互協調的關系。 第一,不正確的經濟發展模式促進經濟發展,但是造成了環境的污染。 第二,環境污染又對人民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出現公害病。 第三,人民身體健康又是關乎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經濟增長歸功于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也源于人民健康素質的改善。 所以,我們應該正確認識發展經濟、保護環境、保障健康三者之間的關系。首先,需要改變原有的不正確的經濟發展方式。堅持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加強對公共健康的管理,才能促進三者良性發展。 (四)請圍繞“健康是關系國家強盛、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大問題”寫一篇議論文。(40分) 要求: (1)根據給定材料,結合實際,自選角度、自擬題目。 (2)結構完整,語言流暢,字數控制在800~1000字。 問題解析: 本題寫作的主題已經限定,必須圍繞“健康”這個核心話題寫作,而且根據材料可知,核心話題可以進一步限定于“國民健康”,而非“個人健康”,從這個角度來看,與2009年北京上半年申論“國民文明素質”主題有異曲同工之妙。 “健康是關系國家強盛、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大問題”這句話點明了國民健康的重要性。這句話有三個關鍵點:“國家強盛”、“社會和諧”、“人民幸福”,分論點可以分別就這三個關鍵點展開論述,側重于分析的文章更容易入手。題干中的要求里有“結合實際”一條要求,文章在寫作時不能空泛地談,立意層次要站得高,但是落腳點要從一點一滴出發,從生活出發,從身邊出發。 參考答案: 《國民健康是國家的寶貴財富 ——談國民健康的重要性及其保障》 國民健康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是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都不可忽略的大問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國民健康水平有了顯著提升。與此同時,在環境污染、工作壓力、缺乏鍛煉等因素的影響下,我國的國民健康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環境公害、亞健康、營養過剩或不良等潛在威脅制約了我國國民健康水平的提升空間,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國民健康問題關系著我國國家強盛。人是生產力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一種,人力資源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奮斗才能實現。政府加大對國民健康事業的投入,不僅是為人民群眾提供服務,也是對國家財富的投資,更是使國家經濟和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想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就必須提升國民健康水平。 國民健康問題關系著我國社會和諧。國民健康與經濟增長息息相關,但經濟增長并不必然帶來國民的健康,不科學的發展方式反而會對群眾健康造成影響。一些地方政府為招商引資,不顧國家環保法律和人民健康,引發了嚴重的環境問題,不僅沒有使經濟社會得到和諧發展,還會使干群關系緊張,群眾恐慌,對政府不滿,嚴重者甚至會引發群體性事件,嚴重影響社會穩定和諧。 國民健康問題關系著我國人民幸福。國民健康是國家的寶貴財富,而健康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財富,失去了健康,也就沒有任何幸福可言。現代社會生活節奏過快,尤其是都市里的白領們工作壓力非常大,常常忽視了鍛煉,亞健康狀態普遍存在。另外,因為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造成的肥胖、營養過剩等“富貴病”也屢見不鮮。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極大地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一些悲劇就是平時不注意身體健康日積月累而釀成的,這不僅是個人的悲劇,也是家庭的悲劇。因此,幸福感的提升必須建立在提高群眾的健康水平之上。 健康是管理的結果,既包括政府對公共健康的管理,也包括個人對自身健康的管理。從政府角度而言,應該加強規劃,加大財政預算支出,為國民健康水平的提升創造條件,包括定期舉行全民體質檢測,對公共體育設施的規劃、建設、使用、服務、保護,對全民健身提供指導等,多措并舉,提升國民健康水平。 國民健康應該是評價社會發展進步的綜合指標中最重要的指標,也是政府執政為民和社會和諧、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基本參數,關系到我國國家強盛、社會和諧和人民幸福,各級政府必須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提升國民健康水平,實現國民健康水平的飛躍,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