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個人都會試過有腰酸背痛、頸梗膊痛、或頭痛等癥狀,通常痛楚是短暫性的,只要多加休息,痛楚便會好轉。但如果痛癥持續了一段長時間,卻找不出痛癥的生理病因,這便可能跟情緒問題和壓力有關,可以是心身癥狀的一種。 「心身癥」是指由心理和情緒所引發或加重的身體癥狀或疾病,壓力是心身癥的主要成因。人的生理和心理是互相影響的,在壓力下,大腦會分泌不同的化學物質,透過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傳送到全身的器官,出現一連串的生理反應去對抗壓力。如果壓力太大或持續的話,大腦分泌如血清素等會出現失調,形成情緒困擾,免疫系統會受到影響,多個器官也會出現各種生理癥狀,這類病征便稱為「心身癥狀」。
痛癥和情緒的惡性循環
長期痛癥跟情緒是息息相關的,兩者互相影響。情緒病如抑郁癥和焦慮癥患者可出現各種痛癥,常見的包括腰骨痛、頸痛、關節痛、緊張性頭痛等,尤其是當各種止痛藥也不奏效,「痛」是心身癥狀的可能性更高!
另一方面,有長期痛癥的人士有較高機會同時患上情緒病。有硏究顯示三分之二的抑郁癥患者曾出現痛癥,長期痛癥患者有抑郁癥的風險是沒有長期痛癥的5.6倍,自殺傾向的風險也是沒有痛癥的2.4倍。
長痛不如短痛
長期痛癥是抑郁癥和焦慮癥患者中常見的心身癥狀,能對患者的生活多方面構成影響,更可增加濫用藥物和酒精的風險。其實,只要能明白痛癥和情緒的關系,找出痛癥的真正心理因由和壓力,及早診治情緒病,便能「對癥下藥」地止痛。抗抑郁藥和心理治療能有效地減輕抑郁或焦慮癥狀,這樣痛癥便會慢慢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