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食物應包括五大類
同學們在春季適合吃哪些食物呢?俗話說:春季長高,秋季長壯。中小學生春季要補充適當的蛋白質,同時,要保證食物的多樣性。 據介紹,根據中國居民的膳食結構,每日攝入的食物應包括五大類:一類為谷類和薯類;第二類為動物性食品;第三類為豆類及其制品;第四類為蔬菜水 果類;第五類純熱能物質。使用食譜不只是機械照搬,各學校和家長可根據自身條件及營養需求選擇多樣的食物,盡量使每日食物包含以上五大類,以保 證各種營養成分的供給。 同類食物可相互替換 據介紹,由于各地飲食、烹飪習慣和菜品供應的差異,菜譜中要求的一些肉類、蔬菜、水果,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同類食物進行替換。 營養學會專家表示,如肉類食物可以選用豬肉、牛肉、魚肉等相互替換使用。農村地區由于經濟條件限制導致肉類食品攝入量相對不足的,可以增加大豆類、雞蛋等的攝入,保證學生生長發育所需的優質蛋白質。 此外,由于各地春季時令蔬菜、水果等食物供應有差異,專家建議各地學校和家庭根據當地供應的當季菜品和果類進行適當替換。如青椒、西紅柿、油菜、柑橘等果蔬都富含青少年成長的維生素C,春季不妨多吃一點。 吃好早餐 三餐能量比例3∶4∶3 營養學會專家表示,挑食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導致當前中小學生營養不良。如何在春季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證營養平衡,專家們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很多學生的飲食行為有誤區。”專家們說,現在的孩子大多不能按時按量吃飯。要么是偏愛高脂肪、高熱量的油炸、麻辣食物造成體重超標;要么就是要減肥或者挑食,雖然吃的品種多了,也精細了,但因飲食習慣不好,造成營養搭配不科學。 “三餐要定時定量、比例適宜。保證吃好早餐,避免盲目節食。”專家們提醒中小學生,早餐提供的能量應占全天總能量的30%,午餐應占40%,晚餐應占30%。每天堅持吃好早餐,包括谷類食物、牛奶或豆漿、雞蛋、豆制品,正餐不應以糕點、甜食取代主、副食。 “零食作為合理膳食的部分,中小學生和家長要合理采購。”專家建議,要減少薯片、方便面這類食品的攝入,選擇新鮮、易消化的零食,多選用奶類、水果和蔬菜類、堅果類的食物,同時注意控制吃零食的時間不要距離正餐太近,不要在睡前吃零食。 除了合理膳食,同學們還要注意適量運動。專家們提出,春季氣候變暖,應該增加戶外活動和日照時間,如爬山、郊游、球類運動等。每天堅持至少1小時的運動或3~6次每次1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短時間鍛煉。 “運動的同時,要注意補充水分。”專家提醒,中小學生在春季應每天飲水2000毫升以上,不宜過多攝入碳酸飲料、茶飲料,要多喝白開水。 |
|